玉树伟 黎海滨
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钦州 535008
摘要: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EPC,能够有效解决潜在的管理风险。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运用时间较短、管理经验较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探讨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其控制,提出有效的措施对EPC总承包项目合同进行管理,有效规避和消除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EPC总承包工程的项目合同是为了保障业主和总承包方双方的利益,由合同规定固定的价格和工期,从而保证项目工程风险的可控性,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但是,在实际的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双方权责不清、合同设计脱离实际等问题,都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诸多风险,需要针对工程项目展开深入的研究,并采取针对风险的可控对策,保证双方的经济效益。
1.EPC 总承包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合同双方权责不清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不仅需要统一管理设计、采购、运行等项目环节,同时,全权负责上述项目的工程承包商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相比传统的工程承包项目,总承包合同关系比较简单,主要由总承包方负责协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厂商的沟通。业主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通常在总承包合同中扩大自己的权利,并缩小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范围,或者双方责任没有明确划分,对于权责的表述过于模糊,导致双方无法各自承担合同中的风险[1]。目前,我国总承包方在管理方面的理念、方法、模式尚未成熟,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导致总承包方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签订的合同缺乏一定的公平性,无法充分体现双方的平等关系。
1.2 EPC 总承包合同管理不够专业
EPC总承包工程有利于实现工程施工管理一体化,能够有效简化工程管理环节,缩短施工周期,实现工程资源、设备和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能够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国外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现代化企业发展较晚,缺乏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仅凭低成本在市场价格上提高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方面也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这些都限制了企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1.3 EPC 总承包合同设计脱离实际
在我国的EPC总承包工程中,总承包方负责采购和施工方案的设计。在招标过程中,总承包方对于中标的项目,总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环节进行分包,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但是,在实际的合同风险管理过程中,设计和施工分包合同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施工体系一体化后,总承包方没有严格审核设计方案,设计人员不够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导致设计方案脱离实际,影响后期的施工作业。某些部门对于总承包模式不够了解,认为总承包工程的设计方案缺乏可行性,严重阻碍了总承包企业的发展。
1.4 EPC 总承包合同的价款存在风险
EPC总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数据错误、条款概念模糊、权责不清等问题,如果不及时修正这些问题,就会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引发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损害总承包方的利益[3]。在完成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之前,业主方和总承包方就要确定好EPC总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总价,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合同价格。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如:物价的大幅上涨、工期进度延误等,因此,需要在合同内明确相应的风险。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非人为因素影响的工期延误,总承包方都需要根据相应的合同条款进行资金赔偿。对于一些特殊工程建设,如:铁路工程,招标范围不包括一般征地,拆迁工程纳入总承包范围。由于征地、拆迁等环节花费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延误工期,给总承包商带来很多的合同风险。
2.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2.1风险产生过程
在EPC合同管理模式下,业主方需要承担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问题,如:意外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等。在分析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时,根据国家机构编制的内容,并结合业主权益的考虑,在设定内容时明确分摊风险,将大部分风险分担给承包方。除了上述不可抗力风险外,还包括其他的基本风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补偿的机会。但是,EPC合同条款存在的不均衡性,也会导致承包商需要承担大部分投标报价风险计费,只有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采取有效的手段识别合同风险,才能基于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承担相应的风险以及索取相应的赔偿[4]。由于合同管理中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很容易引起相应的项目风险和项目损失,基于此,承包商需要充分认知不同的风险类型,并深入了解风险产生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控合同风险。
2.2投资费用的风险控制
项目业主方需要加强与总承包方的沟通交流,在签订总承包方合同之前,需要深入了解项目的背景情况、概算、项目特点以及项目现场的施工难点等,根据前期的研讨报告对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具体的判断,认真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确保与总承包方签订合同时,实现科学化、合理性的设定里程碑。除此之外,采用进度节点结合工程节点的结算方案,严格把控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并详细审核每期支付工程费用的工程量,从根本上尽量减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对整个工程项目采取动态化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施工进度的变化及其施工方案的调整情况,从而及时控制住投资费用存在的风险。加大项目施工过程的审计力度,有效保障使用资金的合理性。
2.3资金风险的控制
对于总承包方来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在签订EPC合同之前,业主方需要联合总承包方充分调研项目内外部环境,提前规划好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税款、结构和条款等内容。与当地的项目外部管理的有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有关项目的政策,包括税务、产业等,争取项目外部管理单位的支持,建立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从而有效降低企业产生的资金风险。总承包方应该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风险,有效转移资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履行合同的能力。
3.严格管理EPC 总承包工程中项目合同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在国际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管理机构尚未完善。企业缺乏独立的法务管理部门,在法务与合同管理方面缺乏高水平、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对于合同的管理过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管理制度使整个管理过程秩序过于混乱。针对以上的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调整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合同管理模式,强化管理人员对合同和法律等方面的认识,选用技能高超、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法律人才参与合同管理工作。
3.2划分EPC合同双方的职责
由于项目工程的施工范围较广、技术要求较高,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双方需要对项目工程的实际范围以及各自的职责进行划分,确保合同内容详尽,根据项目工程量以及实际的工作内容合理分配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中。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应对物价大幅上涨的问题,在签订合同之前,及时调整施工成本及其施工计划。此外,必须保证总承包方全面掌控市场的动态变化,并监控整个项目工程。根据分包合同的方式转移总承包方的风险,通过相应的合同条款对分包方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避免后续出现索赔事件。加大对重大分包合同的管理力度,对于存在较多风险或者采购重要设备的合同安排专门的小组进行监督[5]。
3.3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合同审核人员作为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并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一个高水平、综合素质强和专业团队,保证整个团队熟练掌握工程管理的技术、程序和方法等。拥有过硬实力的团队能够提高业主方的信赖程度,施工企业也能够顺利承包整个工程项目,为业主方提供优质、合理的服务。国家需要重视总承包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力扶持拥有相应资质的企业,促进整个行业朝良性的方向发展。项目的企业经理人需要统一工程项目的权责,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定好施工工程项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责任人,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企业人员需要提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实现合同风险管理的高效性。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管,基于树立完美的企业形象的基础上,落实好监督队伍的职能,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承包方和业主方创造最大的效益。
3.4加大合同设计方案的管理力度
在EPC总承包方的建设过程中,施工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后期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控制,因此,必须加大设计方案的管理力度,做好相应的设计方案审核工作。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必须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和数据计算工作,收集的数据需要准确无误,并且没有遗漏过多的数据,保证每一个环节不会出现问题[6]。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及时发现施工方案在技术、材料、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后续施工过程出现安全事故,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采用包干、非包干两种形式处理不能确定的工程量,降低一定的成本风险。 3.5 EPC 合同履行方面的管理
重视EPC合同履行方面的管理,就必须做好投标交底工作、充分发挥设计核心的作用以及加大EPC合同履行日常管理和监控力度,相应的合同履行内容包括设计分包、施工分包、货物运输等合同。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设计、施工及采购等环节一般由承包商负责,承包商可以同步进行采购和施工,根据采购和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部分海外承包商在签署合同外,都采取团队独立管理的模式,一旦签订合同后,即刻进入执行阶段,有关人员需要做好资料交接手续,确保各方人员能够全面、详细了解合同内容,并掌握合同的具体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作为大多数企业最新采用的合同管理方式,能够针对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见性地防范。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具有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有机结合的特点,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消除和规避合同中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对风险的防范能力,最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晴,王赐华.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控制[J].中国有色金属,2020(10):62-63.
[2]王学军.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8):232.
[3]杜鹏雁.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风险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7):94-95.
[4]李蕊,孙晓帅.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9):33-34.
[5]林树奎. EPC总承包模式下国际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6]龚裕锋.核电EPC总承包项目的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J].财会学习,2017(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