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云岚
金华市鑫畅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摘要:现阶段,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规模不断增加,这种路面表面平整度高、没有接缝、施工工期短及养护工作量小,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日益增多,但这种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不当,不仅影响路面施工质量及施工质量,也会降低道路使用舒适度。因此根据上述情况,本文首先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特征及材料使用要求,并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以期为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当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多采用沥青路面,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及抗压耐磨等诸多优点,提升车辆行驶舒适度,并且路面施工时间短,对于道路交通影响小,便于大众日常工作生活。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研究意义重大。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特征
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及抗疲劳特性强,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性,满足道路交通需求,防止路面使用期限内过早发生疲劳损坏情况。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要求高,这主要参考路面服务性及实用性,避免行驶车辆出现振动及颠簸,确保行车速度及安全性。如路面平整度不足,易发生积水情况,其会降低车辆行驶安全,增加路面损坏速度。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体稳定性好,尤其表现为结构稳定以及路面稳定方面,尤其环境温度变化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可有效抵抗车辆反复压缩变形以及侧向流动,特别是环境温度过低时,路面应具备良好的抗裂性,避免产生大量裂缝。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材料要求
通常施工过程中,基于确保混凝土和易性前提下,水利工程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也具有一定要求,其中和易性主要在混凝土运输、搅拌及浇筑等诸多环节,拌合物不仅能够确保自身成分搅拌均匀性,并且密实程度高,其可以便于各种操作性能,通常和易性具体包括保水性、流动性及粘聚性等方面,而混凝土和易性与沙率、水泥品种及水灰比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一般来说,水泥和易性与其类型具有明显关系,与火山水泥及矿渣水泥比较来说,普通水泥和易性相对较高,尤其砂石空隙减小,其级配相应提升,这样使得混凝土轻度及密实性明显增加。因此基于增加混凝土保水性及粘聚性的目的,重点提升水泥细度,尽量降低离析分层发生频次。混凝土强度、黏度均和水灰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假使水灰比减小,其强度明显增加,并且施工现场条件差异较大,可使用的施工材料基本不同,这样对于混凝土材料要求、数据差异较为明显。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
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过程中,涉及施工技术多,技术内容及要求也不相同,基于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人员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参照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要求,这样才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而这些施工技术应用大体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
实际施工作业前,相关质检人员应对于各种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尤其确定厂家技术检验合格说明和相关质检报告与实际材料性能是否一致。同时质检人员还应核查相关原材料标号、品种等级以及出厂批号,必要时对于上述参数进行二次复检,确保全部参数均满足工程要求后,才可准许这些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依据材料布局要求进行具体存储,严格禁止各种原材料混放,实际施工前,质检人员还需对于各个批次的原材料实施严格的性能检验[1]。
2、沥青混凝土材料拌和
施工人员应依据相关设计配合比参数进行具体混凝土拌和,尤其减水剂应先称量重量后再装袋。实际混凝土拌和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先称重各种原材料,并将其送至上料斗,然后进入搅拌筒。然后称重水或其他类型的液态添加剂,搅拌筒进料过程中同步注入。一般来说,混凝土原材料品质对于整体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所以应当重点控制。实际施工配料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称量不精确以及没依据砂石骨料含水率变化换算具体的施工配合比,这样导致实际材料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与设计要求存在差异,其会明显影响混凝土相关性能,诸如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和强度等级等[2]。
3、混合料摊铺
具体摊铺作业开展前,施工人员应当核查立柱横坡度及厚度等各种参数,如查找出问题,便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问题处理。同时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管部门应对于现场摊铺质量进行严格质量控制,避免混合料出现离析问题,保证摊铺作业质量问题。混合料摊铺作业过程中,摊铺机匀速行驶,避免出现作业间断情况,降低施工缝发生频次。另外,根据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质量工作人员对于材料料配比和沥青含量进行质量检测,假使质量检测不合格,应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拌合站,再由现场工作人员对于材料料配比实施调整。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检查混合料摊铺作业质量,及时发现摊铺阶段粗细集料离析问题,并将质量问题细节反馈给技术部门,利用相关材料实验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3]。
4、混合料碾压
具体混合料碾压作业阶段,基于确保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等要求,仅当混合料温达标后,施工人员才可开展碾压作业。混合料初压作业过程中,要求料温高且作业时间短,拌和机及摊铺机产量相互匹配,确保混合料摊铺稳定均匀实施。假使作业过程中出现混合料碾压推移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材料级配均匀性不足,施工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好材料级配工作,适当调整碾压参数,从而强化混合料碾压作业质量[4]。
5、强化混凝土养护力度
强化混凝土养护力度可明显降低混凝土收缩程度,而养护条件对于混凝土收缩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如果混凝土养护14天后,与养护3天相比,其混凝土收缩比减少20%。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及相关规范实施具体养护处理,这样能明显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及湿度达到施工及使用标准要求。另外混凝土散热时间增加,明显增加混凝土强度松弛效果,这样由于混凝土温差变化程度影响易出现各种裂缝。通常混凝土始终保持潮湿条件,进而使得水泥水化较为充分,并明显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这样有利于强化后期裂缝抵抗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实际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这样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也对整体道路工程项目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因此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进而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于瑞华.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35):201-202.
[2]李春蕾.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 建材与装饰, 2020,607(10):289-290.
[3]翟志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594(33):113+118.
[4]林秋洁.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索[J]. 四川水泥, 2020,291(11):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