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於国锋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路桥工程建设质量大幅度提升

        於国锋
        长春城市设施建设集团股份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路桥工程建设质量大幅度提升,路桥工程在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安全出行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环境。但路桥工程施工复杂,涉及工序较多,其中,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压性以及成本低、取材方便等优势,在路桥施工中应用广泛。基于此,本文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
        引言:道路交通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应不断促进各地区路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阶段发挥了重要效用,不仅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还提升了路桥结构的使用功能。而如何在路桥工程施工阶段强化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是道路桥梁工程发展阶段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应用现状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也是核心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艺不断完善,其性能也得到充分的发挥。但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逐渐发展,混凝土质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必须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由于混凝土自身具备热胀冷缩的特征,在实际施工阶段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环境、湿度的影响,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而此时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而产生变形以及裂缝,降低了整体结构质量。其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较为繁琐,从原材料选择、配比、振捣、搅拌到拌和等阶段需要遵守的技术要求、标准都十分严格,一旦任何一个阶段存在问题,都将对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此外,由于混凝土由大量水泥构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温度大幅度提升,进而产生裂缝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为此,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强化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从根源上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而保障整个路桥工程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阶段的应用
        1、加强小规模工程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阶段,尤其是小规模工程,应结合不同的施工特征,选择合理措施,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效果最大限度上满足实际需求,避免产生资源、资金浪费现象。在路桥工程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应针对可能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潜在风险因素深入分析,制定科学的防范机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方可开展相关操作。与此同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比较常见,但对工程后续运行产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不及时处理还会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在保证施工任务量的基础上,要确保实际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从根源上保障整体项目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相关人员在开展管控工作时,也需重视对于施工风险的权衡考量,确保能够及时对于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处理对策,选择有效的风险防控方案以及防控措施,以达到施工成本以及质量的平衡。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应用的技术以及设备仍然较为传统化,对于小规模混凝土浇筑阶段仍运用全方位分层浇筑法。但这种施工方式需要从上至下分层实施,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工期,通常会选择整体浇筑的方式,或在第一层初凝不稳固的情况下开展第二层浇筑工作,对于整体结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只有严格开展分层浇筑工作,才能从根源上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切不可忽视小规模混凝土结构质量。


        2、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管控
        强化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的控制工作,能够从根源上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形成。因此,应对具体负责施工的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保障施工人员能够对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够进行精准控制,充分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质量,保障整体路桥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阶段,不仅应保障施工材料质量,还需保障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相关人员应在施工前期,需积极开展施工材料外观、质量规格控制工作,确保进场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图纸需求。此外,在实际施工阶段,还应配置有效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一旦某一环节不能满足施工标准,应及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返工和整改,从根源上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3、施工工艺
        在路桥工程施工阶段,可充分将激光整平技术运用至桥面铺装阶段,而施工流程也应严格遵循确定基础部分、浇筑混凝土、结构平整、拉毛、复测标高进行开展。首先,确定基准点工作较为重要,应在基准点部分设置帽石、防撞墙,并且每隔5m处可设置断面,结合原始标高实际情况明确桥面铺装的标高,引进整平机械,保障标高与施工图纸相符合。第二,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直接将混凝土铺设至钢筋网片上方,混凝土的人工整平机具应一次性完成密实、整平以及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表面均匀,并且能够达到实际的标高部分。第三,应重视拉毛环节。由于混凝土初凝完成后,表面平整度不高,因此,应重视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拉毛工作,确保后续施工的良好开展。第四,复测标高。在混凝土终凝后,相关人员应结合施工图纸情况开展激光整平工作,确保复测的标高与实际复测标高相符合,能够满足规范以及设计要求。
        4、后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结合混凝土材质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性质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并对于混凝土气孔、泌水性、模板密封程度等进行及时修复,确保道路桥梁整体的施工质量满足实际要求。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模板拆除后,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应不断强化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勘察工作。对于混凝土结构外界温度、湿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混凝土采用保温、浇水等方式,或覆盖材料进行养护,从根源上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腾速度,保障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下降速度与外界凝结硬化速度相吻合,确保整体结构具备良好的湿度、温度。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大产生的温度裂缝,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的测温设备,确保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为道桥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应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实践,不断强化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完善道桥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引进先进的管控模式不断强化施工技术的创新,从而促进道桥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家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0(12):81-84.
        [2]何平.论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7):276-278.
        [3]张斌.试论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13):119-120.
        [4]焦习龙.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0(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