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庄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地铁供电系统中,接触网隧道需要依据地铁运行标准要求设计施工。注重刚性悬挂形式的改进,结合悬挂形式和要求,分析工程造价下的悬挂接触网操作方案,保证电网空气绝缘隧道的衔接。在不预留接触网下锚空间的情况下,调整截面温度大小,控制事故断线的问题。稳定可靠零部件的种类,减少维护,尽可能的提升实用运营的水平,注重制造设计的合理性。从总体优势上满足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注重接触网电锤打孔施工的稳定性,降低能耗,注重高空作业的安全分析。隧道内化学锚栓打孔作业中,需要实施反复的试验研究,调整水钻打孔的优势方案,实现升降底座打孔操作应用。
关键词: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打孔;施工技术
1 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打孔施工中升降底座打孔设计分析
按照水钻打孔稳定的操作,通过升降式打孔模式,实现整体施工流程的清晰完整,提高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水平,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比例量,提高安全性系数。传统打孔模式中,需要人工肩扛向上打孔,电锤的振动大,消耗的人力资源多。前期的钻孔偏移性高,风险大。而是用升降机打孔作业,可以对电锤与梯车之间固定,保证打孔过程中的稳定,减少摇摆,节省人力资源,稳定打孔操作过程。地铁接触网打孔过程中,需要调整相关的参考数据,保证升降底座打孔的合理性。
2 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打孔施工流程分析
2.1 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打孔施工中劳动力组织分析
现场按照施工要求确定负责人和防护人员,由专人负责安装,保证全面设备的安装合理性。根据施工工序,调整施工的协作性如表1。
2.2 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钻孔流程分析
通过使用电锤和水钻,升降装置,调整电锤打孔的钻头深度,保证钻孔深度和效果,提高垂负荷效果。在制作中,需要明确底座的具体材料,使用电锤、水钻、焊接槽、钢丝等处理,如图1。按照人员、梯车进行配合,保证钢筋深度测试仪的确认,做好打孔周围的操作。根据电锤与升降底座调整,确定梯车固定,调节底座的水平位置,调节钻头竖直向上,控制钻头的深度。按照电锤位置调整确定打孔档位。调节升降装置保证钻孔标记的合理性。电锤实施低速隧道入孔操作,缓慢的摇动用力加速提升,直到最大,不断旋转摇动电锤高速转动,直到合理的深度为止。
2.3 机械设备施工配置标准
施工操作中需要严格依据机械设备的管理细则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控制管理方案,通过仪器、仪表严格遵照检验标准测试原则,做好数据的试验设备控制,明确实际控制管理的办法和基础要求,注重提升施工机具的整体运行状态合理性。
依据仪器仪表的实际使用效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仪器仪表的合格性,详细的记录具体操作情况,依据机器设备、仪器表对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
2.4 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打孔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分析
在整个作业区域内需要配到安全防护装备,安全帽、安全眼镜、安全手套、防护背心等。根据作业地点进行防护,配置防护员,通过监督口哨对讲等方式,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降低安全风险。重视作业用电的标准,安装中需要明确安全用电防护的工作流程和级别,注重施工现场的专业监护管控。
3 地铁接触网隧道锚栓打孔施工中锚段关节制定预防及整治措施
1)在日常巡视、检测、检修过程中要注意定位器的偏移,要根据安装曲线进行分析调整,保证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拉出值不超过450mm,发现拉出值不符合要求要安排天窗及时处理。
2)在日常巡视、检测、检修过程中要注意补偿装置的a、b值,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满足最小值200mm,要符合安装曲线。观察补偿定滑轮滑道是否倾斜,补偿绳是否偏磨,检查开口销是否丢失,各部螺栓与弹簧片是否密贴,检查承锚、线锚角钢安装是否达到平直状态,同时对坠砣进行托举检查,观察补偿装置转动状态是否灵活。观察补偿绳是否存在与双环杆互磨。观察电联接和隔开引线的弛度是否过大或过紧,能否满足在极限温度下线索伸缩的要求,发现问题利用天窗有针对性的及时调整。
3)在日常检修中注意检查、观测各零件及其连接部件状态是否良好,各种线夹是否入槽,受力面是否装反、是否有松脱。电联接线夹是否存在型号用错,打开检查并涂导电介质,螺栓要按规定力矩紧固,以免造成紧固力矩过大造成材质内部断裂;紧固力矩小造成零部件松脱。
4)非支接触线与定位管互磨处所,在满足非支接触线抬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吊弦或调整非支P腕臂抬高的方法将非支接触线导高抬高或降低,使接触线与非支定位管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5)下锚处承力索补偿绳与接触线下锚双环杆互磨、下锚处补偿滑轮偏磨问题,我们可以调整承锚、线锚角钢的安装孔位或调整承锚线锚角钢的位置,使得两根补偿绳之间、承锚补偿绳与线锚双环杆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结语
综上所述,锚栓在地铁接触网隧道结构承载中有着一定优势,可增强地铁接触网隧道结构安全。施工单位在地铁接触网隧道基础结构施工中,应运用锚栓打孔施工技术,规范锚栓技术施工中施工准备、预埋件留置、下锚板控制、定位调整、组装、工艺验收等每一个施工环节,以科学的基础施工方式,达到施工效率高、工程工期短、综合效益高的施工效果,保证地铁接触网隧道建设水平,从根本上杜绝地铁接触网隧道使用问题。
参考文献:
[1]谭晓燕.客运专线隧道内接触网基础预留锚栓组方案探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06).
[2]杨广英.接触网用力矩控制式胶粘型锚栓适应性探讨[J].铁道技术监督,2017(12).
[3]刘让熊;李日福.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运行与管理.教材开发研究中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