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质量监督机制创新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王成
[导读] 此文通过对项目安全质量监督机制体系的思考

        王成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 咸阳71200
        摘要:此文通过对项目安全质量监督机制体系的思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监”“管”措施,通过对现行体系运行进行分析,结合其他单位的做法,最后提出对项目安全质量监督机制的几点想法及实施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安全质量监督;过程控制;责任
        1.安全质量监督现状
        2018年股份公司18家施工企业报送的专职安质人员统计数据信息显示,18家施工企业12500人专职安质人员中:劳务派遣和外聘人员占27.4%;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占66%;第一学历本科以下占74.2%;年龄在20-30岁占39.4%;土木工程等对口专业占45.3%,电力、机械、爆破、压力容器、劳动保护、环保等方面技术管理人员欠缺。存在专职人员学历较低、专业覆盖缺口多、职称普遍偏低、经验不足、监督能力不强等问题。项目安全总监虽然进入领导班子,参与项目安全生产、施工组织、技术方案交底,但实际情况安全总监对安全事项无决定权和否决权,对一些违反底线和红线的问题没有权力制止,导致安全监督存在死角和盲区。
        2.构建合理监督体系:
         项目中标后,三级公司根据项目工期、风险等级、项目规格、类型等综合因素,送派合格适当的安质人员,为项目安全做好监督工作,把质检员(质检工程)纳入到安质体系中,受项目安全质量总监领导,做好各工序质量的自检和验收工作,为工程质量设置防线,保证项目质量体系运行良好,项目安质部定期向三级公司汇报项目安质体系运行情况和外部检查评价情况,安质人员的调转由三级公司安质部根据项目进度和考核进行。安质部对项目人员和劳务班组进行安全绩效考核,并把各种形式检查,整改过程融入体系的审核和评审中。考核标准必须与施工风险、施工工序的进度、外部检查、内部检查相挂钩,落实安全质量考核的结果与每个月效益(工资)相挂钩。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安质部有人事任命建议权。加大分包商中安全质量考核比重,推动班组加大安全投入,设置工人和分包商监督名单制度。将安全奖罚制度细化,将各项奖罚的制度对作业人员和班组管理人员进行交底签字,加大对遵守安全制度的奖励启正面引导,同时建立作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多次违反规章制度的作业人员进行清退。
        3.强化过程控制和隐患治理:
        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评价和风险管理主要是识别确定施工生产关键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影响,制订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发生事故后的恢复措施。可能发生的危险、危害都可能引发事故,事故无论大小,都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影响。防止事故发生,将危害和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是安全管理管理休系运行的最佳最直接的目的,而风险的正确、科学评价和有效的管理是达到杜绝事故以及实现事先预防的关键所在。
        安质人员根据项目进程、工程特点,对项目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制定控制措施,对中、高等风险的各项信息进行公示,并及时更新,同时,对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交底,使之明白各工序的风险点防控措施和应急方法。安质人员对存在的重大安全质量隐患在未完全整改前,有权停止工序作业,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和寻求公司的帮扶。
        安质人员对在现场观察员工的行为,安全地阻止不安全行为, 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表扬。平等的与员工讨论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就如何安全地工作与员工取得一致意见,并取得员工的承诺,引导员工讨论工作地点的其他安全问题。对员工的配合表示感谢,通过与员工沟通查找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唤起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认同。


        安质人员以身作则--向员工说明安全质量对员工重要性,建立一个大家勇于把任何顾虑向上反映的文化,公正地处理所有触犯制度的问题,任何隐患都要得到处理创造一个人人照顾他人并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环境,时时地召开有关安全方面的讨论交流会;讨论交流安全风险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程度和隐患的整改。
         4.开展全员化安全培训教育:
        全员的安全培训是实施安全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将安全的理念灌输到在项目部的每一位人员,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作业人员才能得到安全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安全工作也才有坚实的基础。安全质量的培训系统包括专职的培训负责人处理所有与培训相关的事宜,应突出“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角色制订培训计划并实施,所有员工也可以获得自己角色以外的大量的培训资源。如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程序应急响应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现场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入厂安全质量培训、操作培训及考核、应急响应培训、项目部制度培训等。在项目部工作的每一个人,无论是项目管理员工还是作业班组,都将得到安全完成他的工作所必需的培训。
        5.组建高效的安质人员
        对安质人员的要求,一是政治思想素质好,坚持原则,热爱职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二是掌握安全质量技术专业知识和劳动保护知识,三是懂得工序施工流程,了解不同工程类型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危险源,熟悉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和内业资料管理,四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6.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安全监督
        现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充分利用智慧工地、隐患排查系统、门禁系统、安全帽定位、远程专家会诊等网络技术对项目安全质量进行监督。
        7.培养员工对执行制度的认同感
        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制度的执行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切实保障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一是要求各基层领导班子要构建制度执行的保障体系,逐级分解并明确各部门在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领导班子要主动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了解职工思想和各项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每个领导班子要重点帮助指导分管部门加强制度落实,对于严重违规违纪、威胁安全生产的人和事,要落实帮教责任人,有重点地做好工作。二是要求领导班子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觉遵守制度、自觉执行制度、主动维护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权威性,带头执行按制度办事的原则,明确制度执行各个层面的责、权、利,有效授权,合理分工,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执行力。三是培养员工对执行制度的认同感。在员工中牢固树立“执行制度不是对职工的约束,而是对职工的关爱”的思想观念。营造“执行制度就是尊重自己,违规违纪必然受到处罚,遵章守纪就会赢得赞誉”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安全质量监督重点在预防为主,这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和具体表现,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所谓预防为主就是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预防为主就要坚持培训教育为主,在提高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上下共促,最大限度地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第一。

参考文献
世界500强企业安全管理理念   崔政斌 张美元 赵海波著 化学出版社
杜邦十大安全理念透视            崔政斌 冯永发编著         化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