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洪
身份证号码:321028197202130***
摘要: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公路建设工作获得了较快发展,公路建设的里程不断增加,且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从仪器设备和操作标准等方面,对公路测量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托工程实例,提出解决公路测量问题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测量工作,应了解并掌握测量技术要点,并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在提高测量质量的基础上,避免测量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公路;测量;问题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交通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提升出行方便度,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提升了民众的出行效率。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测量与测绘技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来确保公路工程的科学性以及正确性。
1公路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1仪器设备问题
公路测量设备未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在使用之前,没有派专人调试设备,难以保证设备的精准度,对测量结果带来一定程度影响;测量设备日常管理不到位,忽视设备维护工作,降低了设备测量精准度;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省资金,没有及时更新测量设备,使得部分测量设备的技术性能较为落后;在公路施工中,部分测量人员未能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影响测量结果;测量设备属于精密仪器,在长期处于野外作业的环境下,会受到温湿度、电磁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测量精度。
1.2操作标准问题
在公路建设中,测量人员对操作标准的掌握和执行程度直接影响测量精准度。但是,部分测量人员未能做到在设计图纸上进行细致对比,对公路施工路线的确认存在一定偏差。尤其在纵横面测量、主要施工点测量、控制网点地物高测量中,未能认真按照施工图纸和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易使坐标放样和高程计算中出现较大误差。
2解决公路测量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布置加密点
2.1.1导线加密点
在对导线加密点进行布置的过程中,点位的选择应与以下要求相符:邻边的长度应在350m以内,最短边不得低于100m,长短边的距离比控制在1∶3;所选的点位应与施工现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并在导线点位置不明显时,设置指示桩。
2.1.2高程加密点
依据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对高程控制点的复测精度进行评定,高程加密点的精度执行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规范;为便于高程加密点的长期保护并使其使用更加方便,可对施工区域内的导线点加以充分利用;可将加密水准点的间距控制在300m左右,并在远离施工现场的区域内布设点位,从而保证布设的位置稳固;布设的水准点应便于引测,观测可以在标石埋好后进行;当水准点的位置不明确时,应设置指示桩。
2.2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要点
在公路测量工程中,施工测量的主要项目包括桥梁、隧道和路基。通过全站仪与GPS坐标法进行测量放样。
2.2.1桥梁测量
(1)测设出桥梁地面中线,确保中线点的横向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即±10mm;以中心点对桥墩桩位中心进行控制。
(2)先对桥梁的桩基中心进行准确测量定位,随后对护筒的顶面标高进行测量,以此作为桩顶混凝土标高的控制依据;承台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对桩位的位移偏差进行测量,确保纵横向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即±50mm。(3)对承台中心及四个角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并在承台模板支立后,对墩柱预埋钢筋位置的纵横轴线进行准确定位,确保误差在±5.0mm以内。以承台模板为基础,测量出承台的顶面标高,据此对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标高进行控制。(4)通过计算得出承台顶面与墩柱顶面之间的高差,并将具体数值提供给技术人员,据此计算出墩柱高度,该高度可对现场施工提供指导。对于高度在8.0m以内的墩柱,可以采用锤球阀对墩柱模板的垂直度进行控制,当墩柱的高度超过8.0m时,应使用经纬仪对墩柱模板的垂直度进行控制,最大允许偏差为1%。采用三角高程控制墩柱顶面混凝土浇筑标高。
2.2.2隧道测量
(1)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将隧道外的精测点引入到隧道内部并布置成闭合导线,利用相关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对隧道中线进行精确控制。可将隧道口的导线点埋设在较为稳固的区域内,通过混凝土对桩位进行固定,确保点间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当点位布设好以后,可利用GPS点作为基准,对导线上的各点高程进行测定。(2)在对隧道内的导线进行控制测量的过程中,应以洞外控制测量为基础,依据施工特点对导线进行布设,起始点可以选择隧道口的投点,然后沿中线进行布设,从而形成导线环。(3)借助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布设,若工程中有特殊要求,则应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可以按照四等水准控制对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当两次观测的误差全部超过限定值时,必须进行重测,如果重测的结果与原测结果比较并未超过限值,则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2.2.3路基测量
(1)通常情况下,路线的勘测工作都是在施工前进行,在此时间段内,部分中桩可能会丢失。因此,应在正式开工前对中线进行复核,以此来确保位置准确。(2)在对路基边桩进行测设的过程中,应用木桩在地面上将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之间的交点定出,通过两侧边桩与中桩之间的距离,对边桩的位置加以确定。(3)测量原地面时,应先对横断面的方向进行确定,据此对地面坡度变化点的距离与高差进行测定。按照路基填挖的尺寸、设计的边坡大小以及施工现场的地形特征等,对横断面测量的宽度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中线两侧各测量10~50m即可,如果为重点地段,则应进行加密测量。(4)在路基施工前,可以利用横断图中标注出来的与中线支距尺寸,分别对挖方开口线及填方坡交线三维坐标进行控制。当现场的高程数据与设计高程数据存在偏差时,应进行微调,以此来确保路基尺寸准确。
2.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现场测量工作的开展中,应对现行测量技术规范标准进行严格执行,从而使所有测量成果的精度与可靠性达到要求;隧道施工测量阶段,应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施工单位对隧道内外的控制点进行联测,以此来确保点位的准确性;由专人负责对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进行审核并在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数字资料进行抄录时,应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所有测量的原始记录应在现场同步完成,不得事后补充,不允许对原始资料进行涂改,若是发现问题,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新测量;外业应多测,内业应为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进行相互校核;工程中较为重要的定位及测量放样,应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在对已知点进行利用时应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工作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当仪器设备使用者发现异常时,要及时上报并对仪器设备进行重新检定。
结束语
公路测量直接影响后期的建设质量,新时期,人们对公路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公路测量的任务与测量技术发展要求,规范化使用公路测量新技术,以提升公路测量的精度,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促进公路建设工程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立军.高速公路测量中常见问题的对策与GPS技术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8(3):63-64.
[2]陈义军.公路测量中常见问题及主要应对措施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9(4):206-208.
[3]冯谊.测绘新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运用[J].智能城市,2019(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