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5期   作者:吴燕
[导读] 市政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吴燕   
        身份证号码:321121198610150***

        摘要:市政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快施工单位的发展速度。施工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使得市政工程施工工作更加规范,也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减少市政工程施工对周围居民的负面影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环境保护
引言: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措施。加强市政工程的建设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工作中,部分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并没有认识到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是将建设的重心集中在质量控制与成本压缩方面,对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这两项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对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新形势下,施工单位要对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此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中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的意识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薄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导致施工过程中风险事件频出,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还会威胁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而且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对安全施工的认识较为肤浅,并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违规操作较为常见。而且在以往工作中,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的宣传较少,导致施工人员对其认识不够充分,并不能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1]。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职责不清晰
        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职责不清晰是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工单位应加以注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的关注较少,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制度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难以满足当前工作的要求。由于制度不完善,施工人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是依据自身的经验开展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风险事件的出现概率。另外,还有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并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管理制度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
(三)施工中材料及安全设备配置不达标
        施工材料及安全设备对市政工程安全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材料及安全设备配置不达标的问题,对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施工单位在市政工作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意识及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能严格按照要求采购和使用施工材料,施工材料难以满足工作的需求,导致安全问题频出。还有部分施工单位不能按照要求配置安全设备,导致安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事件的出现概率[2]。
二、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管理,增强文明施工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要想提高安全施工管理的水平,并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现场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3]。而且施工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此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风险事件,降低风险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另外,施工单位应注意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对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加以奖惩,以此在施工现场形成良好的氛围,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以此实现规避风险事件的目的。
(二)加强监督,落实安全责任
        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以此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应对以往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明确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据当前工作的需求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补充,从制度层面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能够明确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其能够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以此避免风险事件的出现[4]。
(三)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施工单位应明确施工材料及安全设备对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影响,并正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对施工材料及安全设备的管控,以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应树立较强的质量管控意识及责任意识,规范材料采购工作,并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以权谋私”等情况的出现,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市政工程施工需求。另外,施工单位应按照工作需求配置安全设备,并检查安全设备的性能,确保其能够在规避风险事件发生方面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5]。
三、市政工程中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一)噪音污染及水污染的防治
        噪音污染及水污染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对周边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噪音污染及水污染的防治,以此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注意避开发声的敏感点,以此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噪音污染对周边民众正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此外,施工单位应注意对施工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并集中进行污水处理,确保污水符合相关标准后将其排放到周边环境中,以此实现防治水污染的目的。
(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施工单位应明确保证施工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而且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环境清洁工作,并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对人员进行惩处,以此规范人员的行为。而且施工单位应注意对污染性材料进行集中存放,避免其流入到周边环境中,以此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另外,施工单位应注意对施工手段进行革新,并合理规范运输路线,种植绿色植物,以此减少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6]。
(三)固体废料的处理
        施工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固体废料的处理,以此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施工单位应对固体废料进行集中存放,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对有利用价值的废料进行回收利用。此外,施工单位应注意在回填工程施工应用废土、沙石、碎砖头等,以此减少废料的堆积。
结论: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安全意识、管理制度不完善及施工材料安全性不达标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加大了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针对上述问题,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监管,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得到较好的落实。对于施工人员而言,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其思想的影响,使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而且施工单位要保证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要符合安全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噪音、污水及固体废料的防治和处理,努力的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进而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黄赛红. 浅谈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J]. 建材与装饰,2015(49):158-159.
[2]宁海龙.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效益及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3]林幽. 浅谈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 低碳世界,2017(20):142-143.
[4]张颖. 市政施工中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0):73-75.
[5]王兴民. 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70-171.
[6]余斌. 市政工程安全的施工特点及风险防范策略探讨[J]. 低碳世界,2021,11(03):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土木...
•   ...
•   建筑...
•   ...
•   ...
•   ...
•   绿...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