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勇
身份证号码:370121197012303***
山东百地邦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250116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和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市政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到项目施工中,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便利。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一直未得到有效提升,严重限制了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于市政项目来说,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建设周期、成本预算等都会影响整个项目最终的施工水平。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有利于保证技术、设备、材料、人员等得到最大化利用,确保在工期内安全、高质量地完成建设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要点分析及应用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要点分析;应用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多数基础设施的完善都是通过土木工程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居民楼、写字楼等,自然工程规模也有所壮大。这一方面说明土木工程的前景光明,另一方面说明土木工程的质量与城市未来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力度,保证其质量与安全,实现城市建设的又快又好,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在管理上,尤其要针对近几年的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监控,以帮助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必须就当前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方法并加以落实,以实现增强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最终目标。
1市政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首先是施工建筑材料不达标。施工材料不达标往往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也会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的使用寿命,材料不达标主要体现于施工中漏发钢铁,混凝土比例不合理,使用长度不合理的钢铁,另外一方面施工人员本身缺乏施工管理质量的意识,因此工程项目中要质量达标很难有效的保证,尤其管理员在管理质量方面意识问题比较薄弱。其次是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并不完善,责任、权利划分不清,管理比较粗放,在企业单位施工项目中成本管理忽视对实际成本的计算,忽略了对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建造成本控制不足,操作性上缺乏专业理论的支持,制度不完整,某些规章的操作性不强,施工项目中激励机制缺失,造价控制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其真实性也存在不足。
2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要点分析及应用
2.1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同时对监理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以达到对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的目的。业主对监理质量行为的检查和监督,主要查阅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旁站方案、监理月报及监理已审批通过的工程资料等;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主要抽查验收典型、重点(关键)、难点的工序或部位的现场实体质量。监理月报的内容之一,就是反映监理对工程工序部位质量的检查和控制情况的内容,业主通过监理月报能同步、全面、准确掌握工程质量情况。现场实体质量检查和监督是业主代表入驻现场,对典型、重点(关键)、难点的工序或部位进行现场查验,通过查验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监理对施工方法、措施的审查核准情况。例如,在某路面改造工程项目,根据监理月报反馈情况,业主代表对台背回填关键工序进行现场实体质量检查和监督。
现场检查用于回填的材料,一般采用良好透水性的天然砂砾回填,若使用其它材料回填,检查材料的透水性是否良好;检查回填是否分层填筑且每层填筑是否超厚,若超厚填筑,极易出现层填土上密下疏的回填层;检查压实遍数;控制含水量的情况,预防回填土压而不实的状况;因施工正值雨季,现场查验回填的填筑面是否做成3%到4%利于排水的坡度。
2.2施工方案规范
(1)前期设计,不要频繁更改施工设计,避免施工混乱,导致工程质量的控制,因此设计前,做好地质勘察和场地建设的工作,管理者要前往勘察,全面掌控场地情况。(2)设计过程中,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构思、策划、设计、绘图流程进行讨论,以最终的协商讨论的事项用书面的方式确认,以此来依据进行建设,避免过多修改设计,确保工程的质量高度进行。(3)完成设计后,联系地质专家和土木工程项目专家共同研讨设计图纸,对此设计进行研究,研讨通过后,设计人员也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进自己的设计工作,对于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更改。
2.3制定详细的工程签证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变更时要能够严格按照工程签证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项目变更工作。详细的工程签证能够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并且能够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基于此,在制定工程签证时要严格按照以下规定来进行。第一,加大对工程签证表的审核力度,在记录工程签证表要能够记录详细的作业流程,不能只记录结果,要能够将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进行详细记录,为管理人员的检查做准备;第二,要能够及时填写工程签证表,在完成验收工作后便应对其进行填写,不能出现事后补签的现象,这便会出现遗漏的问题,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2.4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市政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帮助所有工作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应为每道工作环节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在其监督和指导下完成作业。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市政工程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施工管理制度显然不再适应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汲取传统施工管理制度的精华,适当调整和完善,提高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比如,针对人员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现场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在制定和落实工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鼓励施工人员也参与进来,根据日常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保证项目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完成管理制度的制定后,必须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发现制度的不足,然后加以调整和完善。针对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中表现较主动和积极的工作人员,可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项目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其参与项目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为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节省项目施工时间,保障项目施工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应积极优化施工过程和方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钊,杜军杰.工程投标风险的分析与控制[J].价值工程,2012(19):70-71.
[2]殷显焕,宋永发.国际工程承包商投标风险的评价模型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5):48-52.
[3]彭锟,强茂山.国际工程项目投标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的研究[J].建筑经济,2005(1):69-73.
[4]张朝勇,王卓甫,邢会歌.基于Choquet模糊积分的工程投标风险评估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7,40(10):98-104.
[5]刘雷.建设项目动态联盟投标风险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2):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