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华
山西长城路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绿色环保技术,可以实现建设能源的循环利用,避免材料的过度消耗,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可分为热再生技术,冷再生技术,厂拌再生技术,就地再生技术。公路建设是推动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公路综合建设水平,论文简要分析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
引言
公路工程是当前交通建设中重要的项目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公路工程规模随之扩大,数量逐渐增加,需要不断创新公路施工技术,转变传统的施工模式,以提高公路施工水平。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使用热再生技术进行施工,主要目的在于修复公路的沥青路面,解决病害问题,保障公路路面的平整性,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舒适、安全的环境,实现公路工程施工效益最大化。
1公路施工中现场热再生技术的相关内容
1.1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
沥青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应用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水功能,防潮功能和抗腐蚀能力,是煤焦炼焦和原油蒸馏的附带产品,也是有部分沥青是在自然环境下天然形成的宝贵物质。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沥青油与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道路建设工程中。但由于国产沥青的生产能力有限,进口沥青价格过于高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沥青消耗量较大,出现资源匮乏的问题。厉行路面再生技术,能够应用专业的施工技术进行力求路面的养护工作,对已使用的沥青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现场热再生技术针对公路旧路面中存在的病害问题,实施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加热旧沥青混合料,添加适宜的再生剂或增添新的沥青材料,使两者充分融合,以达到再生目的。热再生工艺可以分为两种:其一,厂拌热再生技术,在拌和站进行旧沥青混合料的处理工作;其二,地热再生技术,在施工现场进行旧沥青混合料处理工作,需要对旧路面进行加热处理,翻松旧路面,再喷洒一定剂量的再生剂,在现场均匀拌和沥青混合料,做好摊铺和碾压工作。
1.2公路施工中现场热再生技术的优势
(1)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在使用现场热再生技术时,不需要使用过多的砂石、沥青等材料,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2)工期短、效率高。使用现场热再生技术无须封锁所有的道路,只需封闭修复的车道,需要的施工周期不长,施工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尽可能缓解交通压力。(3)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实施现场热再生技术,有利于连接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做好层与层间的连接工作,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质量,防止对剪切力造成损伤。有利于提高路面级配,强化沥青材料的性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热接缝的处理有利于解决渗水问题,可保障公路施工质量。
2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先基于人工、机械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路面的杂物清理,保障路面的干燥与整洁度。同时,还需要注重规避再生混合料的污染问题,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另外,还需要及时清理掉路面上裂缝灌封胶和不同热熔型地表的处理,对路面进行封锁保护,促使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等可以按照规范进场。同时,在施工中还需要规范施工操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加热作业
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将就地热再生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期间需要基于施工道路环境调整加热设备的数量,并基于环境温度以及路面的具体情况调整预加热的设备数量,保障施工需求得到满足,并提高整体施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2.3喷洒再生剂
借助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将喷洒设备运输到车道并进行施工,基于以往的路面沥青检验结果和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规划设计,及时调整再生剂的用量,确保在喷洒期间可以保持均匀与连续性喷洒,杜绝喷洒到中途突然停止,同时还需要注重用量的准确性,提高喷洒施工效果。在喷洒施工期间需要注重对路面具体情况的观察,对额外施工再生剂方面需要尽量提高喷洒的时间,以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2.4耙松原路面
通过对以往沥青路面的加热和再生剂的喷洒,需要基于施工现场的路面具体情况做好路面耙松处理,并及时调整疏松耙的施工气压,保障施工设备的匀速运行,尽可能保障在将路面疏松耙均匀打散的基础上再开展施工。在耙松施工期间,需要基于相关规范要求与内容进行施工,需要做好施工深度、宽度的控制,同时保障耙松施工的有效性。假设耙松的深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则应当及时停止施工并进行处理,在深度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耙松深度调整、控制价热车行驶速度、优化液化气流量等。在深度过高时也应当及时处理。
2.5再生作业
在路面耙松施工完成后及时应用再生设备进行熨平板和前导板处理,同时对以往的旧路面实行材料的输送,并为后续的摊铺碾压施工奠定基础。在路面的横向接缝处理期间,可以采用人工结合再生设备的方式进行处理,适当地优化与改进沥青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并应用相关技术方式对厚度进行检查,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提升摊铺的效率,为路面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6摊铺碾压施工
在摊铺碾压施工过程中,需要时刻注重摊铺的厚度。同时合理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路面再生层的表面铺设新的沥青混合料,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厚度,保障均匀性,并在再生层、上部加铺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碾压,从而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借助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效果,促使2个施工层之间保持相互粘连,保障路面整体与稳定性。在施工期间应当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保障路面加热温度控制在180℃,初压的温度应当控制在125℃,在碾压完成后温度应当控制在90℃。碾压开始之前应当做好路面混合料的全面清扫,并基于初压、复压、终压3个碾压施工步骤。初压可以应用12t的双钢轮振动碾压机进行施工,碾压次数与时间应当控制在2次、3km/h。碾压施工应当保障先低后高、先慢后快的原则。在纵向接缝位置施工中,应当保障重型车辆碾压,以保障路面施工质量。
2.7恢复交通
在碾压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路面质量的检测。质量检测应当对外观、接缝等部位进行检测,外形应当符合标准,不存在轮迹、裂缝、挤压以及油包等问题;接缝应保持平整与顺直。对压实程度实行检测期间需要保障5个/km以上监测点,保障最大理论密实度控制在95%左右。在路面平整度方面应当控制在3m左右,压实的密度应当控制在5mm。养护与维护、质量检测等施工完成后应当在路面温度自然下降到约50℃时开放交通。但是,需要规避重型车辆的碾压,以交通管制方式进行控制,不断提高路面综合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合理应用路面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综合建设水平,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旧路面的材料应用价值,还可以更好地降低路面的维修维护成本问题,降低交通事业的发展影响,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在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热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公路综合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敏红.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市政设施管理,2019(4):37-42.
[2]郭辉,程曦.高速公路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26):22-23.
[3]郭永,平刘涛.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