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锁钱
云南营造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93
摘要:“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点工作方向,因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乡村的美不仅仅要体现外在的美,更要体现出和谐的美。如今城市化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常态,它作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城乡应当怎样进行规划建设这个问题被再一次聚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在城乡规划中如何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建设
前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完备的美丽乡村,仍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城乡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及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更好更快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
1 城乡规划和美丽乡村的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大多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前几年出现的大规模城市化现象使得人们对于现代化有一种盲目的追求,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这种不良风气在近些年间已经被扭转。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乡村的发展早已不同往日。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当今城乡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乡之间良好的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美丽乡村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合理的城乡规划,才能更好的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同理,只有美丽乡村不断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才能验证和促使更加合理的城乡规划方案出现。
2 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
2.1 环境污染的问题
过去那种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带来了相当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乡村的空气、土壤及水资源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少地区连农作物的生长都受到了污染的影响,一部分农村的水质连饮用都出现了问题。这种只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模式对农村自身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2.2 城乡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一段时间内人们开始盲目追求现代化,不考虑乡村的环境、历史和人文风情等客观的要求,刻意追求城市的环境和文化,不仅破坏了乡村本身的风俗地貌,也严重破坏了乡村特有的建筑模式,丢失了乡村的建筑文化。这种不考虑实际情况,单纯追求现代化的建设使得一段时间内国内大小村落样貌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同时,杂乱无章的“现代民居”不仅使乡村丢失了原本的风貌,也阻碍了乡村日后的发展和进步。
3 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
3.1 摒弃传统发展模式,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与时俱进,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也为了资源能够合理的分配和利用。需要将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放在首位,让乡村恢复本来面貌的同时进行新产业的建立,全方位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
在规划建设时,要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规划。主要包含以下这几个方面的要求:(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保护,它的主体对象都是人,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建设时,一定要从村民的需求出发,从实际的情况出发,统筹处理好环境、产业、人居之间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要求面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在规划和建设问题上就是要因地制宜,要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及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乡村的文化和特色以及环境。
(3)当下分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为了弥补以往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过往的经验表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行的,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在经济和环境出现分歧的时候,要优先考虑环境的问题。
3.2 把握乡村特色产业,进行集中产业模式的大规模创建。
各个乡村的特色产业不尽相同,比如临沧市双江县冰岛村的支柱产业是茶产业,文山州的三七品质非常高。云南省的乡村多以旅游业为主,不同的乡村拥有的特色支柱产业不尽相同。要充分发挥支柱性产业的优势,把支柱性产业做大做强,过去这些产业是乡村脱贫攻坚的关键,现在和未来也同样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支柱性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政府对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进行集体的产业模式规划以及落实,集体产业模式通常颇具规模,需要有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及运作。当地政府要增强对当地支柱性产业的重视程度,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同时,力图实现当地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早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目标。
3.3 突出乡村民居特色,协调建筑与环境及产业的合理性
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拥有不同的文化,这些不同不仅体现在地理环境、人文风貌等方面,也体现在建筑风格中。北方的建筑风格偏向浑厚大气,南方的建筑风格偏向婉约精致,但这只是一个粗浅的差异划分,现实中每个乡村都有能体现自身文化和历史沿革的特色建筑。
但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整体的规划,“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整个乡村的建筑与环境规划相互协调,美观整洁,才能更好的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各个乡村需要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基础之上,既要实现乡村民居的统一、美观、整洁,也要体现出当地的地方特色,更要确保地方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3.4 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
如果说乡村经济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躯干,那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要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文化振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在进行乡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兼顾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乡村文化,淳朴的家风和民风,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与村民传统的美好品质相结合,使得乡村建设在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很好的成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3.5 完善乡村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不管是支柱产业的大力发展,还是乡村特色的不断传承,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乡村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的最基本要求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农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上。
随着乡村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很多都回到了村里,过去农村人口稀少,老龄化严重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村常住人口的增加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要保障村庄的基础生活设施例如道路、水电,通信等方面能保持正常的状态。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要切实解决广大村民的就医、就业、社保、上学等问题,完善公共服务和农村的社会福利制度,让村民不再有后顾之忧。
4 结语
总之,农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只有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我国的发展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支持,更需要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支持。同时,美丽乡村的建成对于国家的经济政治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也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慧.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 装饰装修天地, 2017, 000(022):162.
[2]杜可成.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简述[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 No.498(13):265.
[3]毛思懿. 刍议城镇化建设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00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