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灿
湖北益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435000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大量高层建筑。建筑工程发展期间,相应促进了基坑支护工程的发展。为了全面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必须维护建筑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会受到周边环境影响,具备风险性和随机性特点。在工程建设期间,必须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合理性,以此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志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深基坑的建设直接为建设工程提供稳定的保障,建筑单位必须要特别关注它。针对目前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现有的问题和隐患,根据建设的条例和法规,在实际建设中,应特别加强深基坑的管理,促进深基坑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技术,满足我国对于建筑的需求,促进我国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相关要求
1.1?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建筑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针对施工需求选择最佳的支护技术,才能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
1.2?合理设计外部条件
房屋基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外部条件对其有着一定的影响,房屋建设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周边的环境进行实地的考察,了解和熟悉水源、供电等实际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1.3?保证稳固的施工环境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地基工程的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筑单位需要保障房屋建筑基坑的稳定性,做好基坑的保护工作[1]。
2常见的深基坑技术
2.1钢板桩支护技术钢板桩支护技术施工来说较为容易,通常被应
用在深基坑的支护施工中。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先进行钢板材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带钳口热轧型,在制作支护结构时,要做好钢板之间的衔接工作,保证其稳定性,从而组建成坚实的钢板墙。该技术可以起到有效的阻挡作用,能够把深基坑附近的土和水隔离开来。然而由于该技术缺乏土壤适应力,在地质范围的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应用在山地基坑的施工中。
2.2土钉墙技术
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中,高密度土钉墙与土体结构共同构成了土钉支护系统。土钉支护系统形成的挡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复合性较高,能够有效承载结构水平土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压力,从而为建筑深基坑项目开挖过程的顺利实施及项目整体推进提供有效保障。同时,采用土钉墙支护施工,还可以有效避免墙后土体发生变形的概率,使边坡的稳定性更强。
2.3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在房屋建筑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开挖深度比较深,很容易破坏施工现场原有的土质结构,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房屋建筑在深基坑施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支护,开展基坑加固。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挖掘机械沿着地基周边进行开挖深槽,在槽中放入钢筋笼,同时浇筑混凝土,保障地下墙壁厚度满足设计需求,充分发挥出其挡水、挡土等支护作用。该技术有着施工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比较小,广泛应用在不同地质环境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主要的操作流程有以下几点:(1)导墙的开挖,导墙的形状和地下连续墙的形状基本相同,导墙的开挖深度要在标准范围之内;(2)泥浆护臂,将泥浆灌注到深槽内,槽壁上形成一层泥皮,泥皮表面比较光滑,保障了深基坑表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2.4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深层搅拌桩支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在软土中加入固化材料,使其形成桩体达到支护能力。该技术的主要固化材料一般采用水泥和石灰,借助搅拌装置将材料融进到软土中完成桩体固化。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的应用要求统一性能指数。在实际施工中,二三级深基坑的总深度在7m以下,坑边与红线间距发生重合时,施工人员就可以选择应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2.5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是通过布置排列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挖孔桩而形成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挡土防护功效。排桩支护技术工艺的要点是要控制好各桩之间的距离,若距离太远,就会使排桩对岩土起不到阻挡的效果,极大地降低使用作用;若距离太近的话,就会浪费部分钢筋混凝土,造成工作量增加,施工成本增加以及工期延长等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前,需要根据地质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桩距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3.1注重周边保护处理
深基坑施工建设中,应当围绕岩土工程开展操作。实行挖土工程建设时,必须高度关注周边地质保护工作。当产生地下水渗透影响,继而会产生裂缝,裂缝宽度会持续增加,从而出现支架结构破坏问题。为避免出现该类问题,施工企业应适时堵塞地下水。采取施工建设之前,必须科学分析周边环境,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维护施工措施的适用性与有效性[3]。
3.2合理选择施工方式
如果施工基坑面积比较大,基坑表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地基土壤容易变质。例如地下水渗透影响、太阳光线照射、气候降水等,都会引发土层变质,影响施工现场土质的均匀性,还会危及施工质量与安全。在施工建设期间,应当采用边开挖边浇筑方式,以分层分段施工法开展操作,以此保障施工建设的顺利性,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3.3合理选择支护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支护技术随着工程项目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因此要在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支护技术,比如重力式挡土支护结构,是利用自身重量,使主体和基坑间存在平衡的受力;混合式挡土支护结构是充分利用喷射混凝土、其他锚杆材料等,实现其自身功能;悬臂式挡土支护结构,其操作要点是在基坑底部主体基础上有效地嵌入稳定支撑,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稳定牢固。每个支护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因此在进行技术选择时,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从而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和效益。
3.4深基坑水体防护
随着我国建筑深基坑的挖掘深度不断加深,深基坑支护施工越来越多的面对复杂的地下水系,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极大增加,并且对竣工后项目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当注重深入推进深基坑水体防护,通过在深基坑周边进行防水幕、防水墙建设,在岩石层打入基坑底部,避免地下水的渗透。同时,利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连续性排桩、支护挡墙、特质钢筋板等,借助材料自身以及特殊制作工艺,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的防水防渗效果,同时增强深基坑支护系统的强度与刚性,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在深基坑底层如果存在涌砂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做出反应,通过井管内部降水等途径,有效阻止底部涌砂。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回灌点,来降低人为降水对周边建筑施工及工程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有效防止项目周边土体发生下沉的情况[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趋于大型化和高层化,因此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需要有关人员充分分析深基坑技术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提供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珩.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24-25.
[2]王延海.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49-50.
[3]刘亮.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83+219.
[4]常国瑞,王淑文.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