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丕义
山东济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50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类型,接着分析了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型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引进和高效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浇模板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1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类型
1.1现浇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施工离不开模板材料的支持,模板的质量会对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通常需要对模板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质量缺陷等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材料要禁止使用,否则势必会对内部结构的整个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想合理应用建筑模板施工技术,需要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是针对模板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对模板的运行制作、组装以及具体使用等。模板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包括木模板、钢模板等。而各种不同类型模板自身的优势特点、适用情况等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现浇模板在施工时要尽可能地满足项目建设时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够实现合理的应用。在具体应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时,要对混凝土自身的结构以及构件尺寸、位置进行确定,包括混凝土构件的平面标高、截面尺寸以及具体的形状等。只有对这些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满足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要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以避免其对混凝土构件、结构等造成严重的威胁。
1.2现浇模板类型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涉及的现浇模板类型相对比较多,可以从形态各异的结构、施工工艺要求以及材料等方面将其分为不同的形式。其能够与不同结构相结合,通常以基础性模板、梁模板以及墙模板为主。与现有的各种不同类型施工工艺手段结合,可以将其直接划分为固定、移动以及可拆卸模板这几种类型;与施工材料的情况结合,可以将其划分为木质、钢木以及钢制模板等形式。
2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科学制作现浇模板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要想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真正效用,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科学制作现浇模板,使之成为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首先,在准备环节,需精准测量现浇模板所需数据,如混凝土浇筑位置、水平轴线等。之后确定模板材质,并充分结合施工场地的特点合理布局,以免发生施工问题,造成施工单位承担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还应安全搭设脚手架等施工工具。在高度高于25m且未超过50m时,脚手架可借助连墙杆等构件缩小间距。若超出50m,此时应运用双立杆形式缓解荷载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最后,需参照建筑物施工要求制作适合尺寸的模板。同时,还应注重模板制作过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如隔离剂,针对混凝土浇筑制作的模板需先行实施洒水养护,并且还应科学配制模板制作原料的比例。以现浇墙模板为例,在制作时,可借助56:27:8或65:33:12的比例配制磷石膏粒料、塑脂粉与胶料,其中磷石膏粒径需低于23μm且高于21.5μm。确保制成的现浇模板符合建筑施工要求。
2.2注重梁柱安装效果
在现浇模板制作完成后,需将其安装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施工人员需先行测量模板梁柱结构,确定是否与模板尺寸相互匹配,以免出现拉线问题影响现浇模板施工安全性。另一方面,在模板安装环节,施工人员还需做好校正工作,确保梁柱模板与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尺寸保持一致。由于现浇模板施工技术专业性要求较高,为避免梁柱模板安装失效,还需聘请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予以指导,始终将梁柱模板的间距控制在30cm范围内,并且需要预留缝隙,便于后期准确调整间距,确保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体现出真正的价值,为建筑施工安全与稳定性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在模板安装阶段,还可借助架子管在模板内外两侧进行固定,其内侧间距应处于60cm左右,外侧宜保持在90cm。同时,还应在模板安装后对其位置进行检测,一旦发生移位问题,需立即展开纠正,根据工况要求判断混凝土浇筑中拉杆是否需要抽离,在验证现浇模板关联节点、顶部标高等数据无误后,需确定现浇模板安装成功。
2.3妥善处理施工缝
在现浇模板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施工缝实施封堵处理,以免施工缝预留空间较大,导致杂质误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在施工缝处理阶段,可采用布置钢筋网的形式完成加固任务,并保证模板中所使用的木条宽度低于0.25cm且高于0.13cm。同时,施工缝处理后,其宽度应保持在100mm到150mm范围内,若不符合统一标准,应二次予以加固。此外,还可采用添加界面剂的方式,增加现浇混凝土模板的粘合力。在选用界面剂时,其抗拉强度应为200%纯水泥浆。而且还可运用分级配制的方式,将施工缝2m处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分级设计,而且也可运用止水带在施工缝两端予以防护,其钢板止水带厚度可设置在2mm左右,最终凭借止水带等结构降低漏浆渗水等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施工缝的处理是保障现浇模板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理应加强施工缝管理效果,确保现浇模板施工技术为高品质建筑物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4实施合理化拆除
在建筑施工阶段应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时,需要在后期对其进行拆除,以此确保混凝土结构满足高强度建设要求。在拆模阶段,一要注重拆模时机;二要实现拆模后的合理养护,以免发生开裂问题,造成建筑结构失去原有性能。在施工人员评判现浇模板是否达到拆模标准时,可采用涂刷脱模剂的方式,在其内部涂刷一层脱模剂,若干燥后并无明显粘连现象,可对其予以拆除。常见的脱模剂有水性脱模剂等,并且还应在外界气候条件处于15℃情况下进行拆模,以免温度不适宜,致使现浇模板混凝土强度受损。若温度超出额定标准,可适当延长拆模时间,静待12h拆除模板。同时,在拆模后,施工人员需借助强度测量工具对其抗压强度予以测量,务必将其提升至10MPa。在选择拆模设备时,多以电钻、斧子、撬棍为主,参照现浇模板施工方案确定拆模方法。以墙体模板为例,在其抗拉强度高于4MPa时,借助撬棍对其下口处予以破拆,并搭配着锤子对其进行施压。在这期间,应防止墙体受到损坏。具体的拆模顺序应根据安装顺序的反向步骤予以处理,最终经过拆模后,可保证建筑结构性能良好,实现建筑优化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若能加强现浇模板施工管理,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施工隐患,由此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据此,应从科学制作现浇模板、注重梁柱安装、施工缝处理、模板拆除等方面着手,促使建筑工程能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辅助下保持良好的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周连荣.居舍.2020(01)
[2]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运用[J].文强.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
[3]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蔡彤.居舍.2020(03)
[4]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杨丽琴.河南建材,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