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圳城市美丽街区规划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薛 平
[导读] 城市街区是一种可感知、可传承的城市生活肌理。生活中的情趣,
        薛  平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城市街区是一种可感知、可传承的城市生活肌理。生活中的情趣,流露于城市街区,才能有持久的各美其美。这是激发创造性的生活美感,更是全方位的人性化魅力。关注美丽街区与城市生活的交感共鸣,深圳也终将成为人文丰厚之城。
        关键词:美丽街区;规划设计;策略
        深圳从工业经济特区发展为国际创新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环境加速进步。但相比人文绵长的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城市,深圳人总觉得自己的生活缺点儿可以漫步的、令人沉醉的美丽街区。深圳已是一个高密度城市,街区功能发育较为完善,但因时间和规模等客观原因,各类街区的风貌特色差别不明显。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的魅力,在街区环境上的反映还缺少丰富的体验感,应通过美丽街区行动进一步凸显街区的多样之美。
1当前深圳城市美丽街区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1.1 街区建设统筹规划有待完善
        一是规划管理缺乏统筹性,该工作涉及市区多个部门,没有明确的工作统筹领导机构,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考核评价和保障机制;二是规划功能缺乏整体性,片面强调或突出街区单一功能,尚未达到统筹兼顾沿街建筑、商业广告、街道路面、道路交通、人文小品及植被绿化等综合规划景观建设的要求;三是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或“碎片化”设计,杂乱无章;或简单复制,“千街一面”。四是规划统筹缺乏行业协会与专业平台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任务层层分解下放,设计与施工队伍参差
不齐,难以保障街区建设的整体品质。
1.2 街区建设的美誉度有待加强
        一是我市街区面貌二元化现象依旧普遍。原关外大量老旧街区普遍存在粗糙施工、粗放管理的现象:沿街建筑景观外表颜色杂乱,建筑风格陈旧,墙体斑驳,缺乏特色;商业广告风格不一,形式各异,个性突兀;街道路面坑洼不平,污渍隐现;道路交通拥挤不堪,占道停车,人车混行;绿色植被断续分布,层次不足,树种单一,花卉稀缺,色彩贫乏;人文小品缺失,内涵不丰,保养不足,乱涂乱画等。二是在已改造的“双宜小村”中,大多数社区街区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了“安全、整洁、有序”的初步成效,但整体上依旧缺乏美感,街区风貌有待提升。
1.3 街区建设的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
        一是虽街区建设与居民、商户利益息息相关,但居民和商户或囿于短期经济利益,或认识局限性,主人翁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对街区建设项目规划缺乏公示程序,居民参与度较低;三是缺乏国际化、有品位、有影响力的美丽街区改造提升的成功样板推广展示,对群众缺乏引领作用。
2建设深圳美丽街区策略要点
2.1 以整体视角统筹街区特色化营造
        将街区看做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去纠正碎片化和特色趋同的问题。精致整合的街区让深圳城市生活特色更加可见、可感。深圳美丽街区行动将依托“城中村、居住街区、商业街区、产业街区、公园广场、市场市集”六大类街区场景体现深圳街区多样的美,以整体视角推进街区空间要素统筹,使得街区场景具有相同价值、不同风貌,展现深圳“各美其美”的街区风貌。
2.2 结合街区要素精细提升街区美感
        从深圳街区现状问题出发,对“沿街建筑、道路交通、广告招牌、绿化植被、街道家具、公共艺术”等6大重点要素提出优化设计导则,精细化地提升街区环境的质感、美感和温度。不仅要对接设计之都的创意生态,而且面向不同街区的环境本底,让包容的、多元的创造力长出新的花朵,从街区要素的细节品味深圳的设计力量和人文关怀。
2.3 让社会公众力量共治共建美丽街区
        深圳城市街区发展有明显的时差,因此美丽街区行动必须是动态并富于参与感的。政府工作职能应逐步从管理监督和提供服务,变为培育引导和提供公共资源。可探索建立设计联盟,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推进社区多元共治。

通过多种类多群体的街区活动和城市事件,提升社会共建美丽街区的价值共识。
2.4 加强统筹推进,积极创建美丽街区
        统筹规划街区项目建设,发挥集聚思维,通盘考虑街区沿街建筑、商业广告、街道路面、道路交通、人文小品及植被绿化等项目内容,确保全覆盖,注重整体协调美,避免短板弱项。系统设计各街区特色定位,发挥差异思维,充分借助高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与空间设计专家资源团队,深入研究街区历史人文资料,发掘街区特色亮点,坚持“一村一策、一街一定位、一路一特色”,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营造更多适合年青人创新生活、满足国际化需要的休闲空间,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街区、文化街区,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3 美丽街区各要素规划设计
3.1 城中村
        城中村的本土化、流动和包容特征,蕴含着美丽街区的无限可能性,承载着很多在深务工人员的居住生活。但未经改造的城中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等环境问题,治理好城中村将会为居住在其中的人带来深圳最大的善意和温暖,着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塑造环境舒适、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古朴、安静、和谐、亲切的街区环境。
3.2 居住区
        居住街区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深圳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2000年前建设的小区逐渐“老去”,如莲花村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齐、公共空间品质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美丽街区的提升改造应保障居民邻里沟通、交往的需要,鼓励通过宅前屋后闲置空间的改造升级、拓展,增加街区公园、农园等空间,鼓励居民参与街区共治共建。
3.3 商业街区
        商业街区是购物、娱乐、文化、交流、公共设施集中,人流活动频繁的地区,宜营造活力、多彩、生动、热闹的气氛,突出商业文化特色,结合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与当地艺术团体合作,举办各类丰富的街头表演和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为市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聚集人气,营造商业街区活力。
3.4 产业街区
        产业街区主要包括商务办公和创意办公两种类型。商务办公街区集中了大量的商务办公楼宇和酒店、公寓等设施、汇集商务、商贸、文化等功能,如福田中心区、后海中心区等。创意办公街区则是汇聚了众创空间、小型孵化、新媒体、创意展示、体验式商业等多种功能的产业街区,如华侨城创意园。引入时尚、轻松、灵活的街景要素,添加独具个性的街道家具和艺术小品,整体营造出积极、轻松、活泼的街区氛围。街区应随处设置休憩停留空间以激发年轻人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进而碰撞出更多灵感。
3.5 公园广场
        社区公园和广场的局部更新改造是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丰富深圳市民公共生活、创建美丽街区的重要举措。应充分利用边角地块,增设花坛树池、休憩座椅、雕塑小品,在居民身边建设“小而美”的活动空间,提供日常生活的休憩场所。鼓励在公园广场安置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艺术装置,形成运动、休闲、游乐、文化等多种主题的趣味街区空间。
3.6 市场市集
        农贸市场和创意市集作为承载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应不断升级改造以匹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高品质的购物环境,给予人们全新的购物体验。农贸市场提升品质:市场内部应明亮、整洁、有序,无异味、无积水垃圾。同时应考虑业态分布,做到功能合理、干湿分区、热销业态带动偏冷摊位,合理布局动线盘活市场经营气氛等。全面智能化升级新风系统、下水管道、农残检测、垃圾处理、扫码支付等设施,给人们提供舒适且享受的购物体验。另外,在环境变好、卫生提档升级之后,鼓励农贸市场展现个性化的装饰装修风格,提高年轻人群的吸引力。鼓励与深圳艺术团体合作,举办各类公共艺术展示、表演活动,既可以作为深圳向世界展示蓬勃设计生态的重要窗口,也对提升街区氛围和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城市街区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建设的热点,如何塑造特色和个性以带动城市经济和品味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提升街区公共空间的质感和美感,精细化改善公共环境体验,让深圳街区更有特色、更有细节、更有温度,营造悦美丽街区追求的不是全面均质、标准化的美,而是“风貌有区别,密度有高低,体验有差异”的多样的美,通过美丽街区行动逐步构建“各美其美”的深圳街区风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