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40卷第6期   作者:芦丽颖
[导读]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
        芦丽颖
        中海(天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都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协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以此来切实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房屋现场施工管理因遵循的基本原则
        1.1经济可行性
        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首先需要对施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管理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和计划要求进行规划,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既保证项目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又不影响工程质量。如若脱离了施工成本而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与进度这与建筑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相背离。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在确保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应当坚持经济性原则,尽可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1.2管理科学化
        项目施工建设的管理科学化,决定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即,通过遵循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制定全面的科学管理计划,优化施工环境,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施工材料的合理利用,从而确保项目在有效的资源配置下,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1.3管理的标准规范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管理的标准规范性是施工项目保证项目有条不紊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条件。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确定,能够规范现场施工的操作,包括材料和机械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等等,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内容,有序开展,确保规范化操作,提高标准,保证质量,保证效率。
        2房建工程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是地基结构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防止地基发生沉降、变形等问题,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施工中。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测量放线,同时做好复核工作,保证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同时在打桩工作开始之前,要对打桩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打桩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测桩,从而保证地基施工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房屋建设施工更加的机械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机械设备施工。在地基施工时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地基挖坑,严格把控制施工质量。在挖坑前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规划,精准放线,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保证施工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因施工现场混乱影响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地基挖土规划工作,为基础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2.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在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因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支出。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因为层数较多且结构复杂,选择胶合板模板,需要在胶合板模板周边进行拼接,设置5mm×100mm的方木立档,控制间距为30cm,采用逐段拼接的方式,对模板进行牢固固定。对诸如楼梯预留孔洞等复杂部位,可以采用多层夹板模板。在对模板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满足工程结构在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模板结构应该尽可能简单,便于安装和拆除,模板的接缝位置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环节,需要关注可能引发模板变形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2.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钢筋捆扎结束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砂石、水泥、水等材料,严格控制砂石的颗粒大小、水泥标号、水的酸碱度等建材参数,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要求,确认材料符合要求后,将建筑材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搅拌。在施工中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地点有一定距离,要提前规划好运输路线,避免浇筑时混凝土浆液发生初凝和脱浆。将混凝土浆液注入模板铺平后,需要进行振捣,振捣时要寻找合适的振捣设备以及振捣频率,一般要经过测试后进行振捣操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天气情况,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湿润。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
        3.1生产管理的优化
        生产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主体管理内容,它包括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的控制。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有序保证,必须进行生产管理的优化,以防止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管理也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系统和管理软件的专业性开发定制,从而实现系统化和合理化的生产管理优化,对人工、材料等通过系统等大数据的匹配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了解管理人员的各项成本开支动态,从而避免超支或者腐败等问题,这样将极大优化资源分配的能力,达到优化生产管理的目的。
        3.2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力度
        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采购、进出库、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同时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购买施工材料时,采购人员根据施工方案的需求,选择符合要求、质量过硬产品。采购人员要加强供应商资质的审核,选择信誉高、产品质量好的生产厂家,同时充分了解市场情况,降低采购成本。在建筑材料进场时,必须要有质量材料检测报告,在验收建筑材料时,要保证进场材料和采购合同一致,材料进场后要加强建筑材料的保管工作,根据建筑材料性质建立仓库,避免建筑材料出现质变,例如发生水泥凝结、钢筋生锈等情况,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仓库保管人员要建立详细的原材料进出库台帐,对建筑材料出入口库进行记录。原材料台账要清晰的记录和统计进入出库数量、以及相应批次,做到有据可查,方便对建筑原材料进行追溯。建筑企业要制定建筑材料领取制度,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进度领取建筑材料。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使用量,若有材料剩余,要及时归还库房并做好入库记录,最大限度地避免材料浪费,从而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
        3.3借助现代化技术,完善现场施工的规划管理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领域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挑战。那就是随着建筑项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同一个项目中所采用的施工单位数量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同的单位需要结合自己的特长优势复杂项目中的其中一个环节或者板块,这就导致整个施工现场相对比较混乱,不同单位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很难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也难以实现最大化的共享利用。尤其是对于部分施工人员来说,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这样比较混乱的场景下很可能会出现施工环节错乱或者操作失误的情况出现,不仅仅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将其与相关的建筑项目需求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推进建筑施工领域实现创新化发展。
        结论
        为更好地发挥工程建设作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明确当前的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全面统筹质量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控,实现施工建设质量的高效优化,让所有的施工工作都能够充分地覆盖在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建设质量问题,从而深化建筑工程项目管控作用,实现建筑工程任务目标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许翔.探究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研究与运用[J].消防界(电子版),2019(20):46-47.
        [2]孙淑萍,肖志娟.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与创新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22):165-166.
        [3]郑涛,刘常超.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4):98.
        [4]罗伟.对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9(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