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免疫力——后疫情时代小学建筑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40卷第6期   作者:李雪妮
[导读]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及人们的习惯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李雪妮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及人们的习惯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在疫情归于平稳后,反映在建筑行业上,人们对新购房产的户型有了新的要求,玄关、庭院被高度重视起来。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和向往。那么作为跟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学校,如何在疫情时期更好管理,如何从建筑设计角度大大减小传染病爆发的风险,具有免疫力的小学建筑应该什么样?成了一个非常有研究意义的话题。本文将尝试结合优秀案例和笔者实际项目来对怎样设计富有免疫力的小学建筑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抗传染    建筑“免疫力”
        在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来临时,我们审视建筑,才发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建筑,存在许多容易容易造成快速传播的空间节点。针对这些节点进行有效的抗传染改造和提升,可以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抗感染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就像我们人体自身一样,免疫力才是抵御病毒的最坚实屏障,让建筑的设计本身能提供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环境,让建筑具有“免疫力”,才是新时代理想的校园建筑。
一、建筑的“抗传染“措施——针对易传染节点的设计优化
        我们尝试以一天的学习生活为线索,梳理关键的管控节点和相应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在既有建筑中可通过改造实现。
1.早晨:错峰进校及进校前测温。
        进校测温程序需要设置多个测温仪,对应在设计上,校园入口广场需要适当放大。或能通过移动隔离装置,确定不同状态需要的入口缓冲广场。
2.突发状况:发现发热学生,需要进一步复查或处理。
        当晨检过程中发现发热学生,需要通过最短,经隔离路径到达临时隔离用房,由医务老师进行进一步处理。临时隔离用房应靠近测温广场和校园外部一侧,并有独立入口。
当上课过程中发现发热不适学生,学生必须经教学楼公共通道到达隔离室。当教学楼有条件分多个组团布置时,不同公共通道相对独立,途径的通道最短。
防疫人员和救护车均可以用不打扰学校正常教学的路径尽快到达隔离用房。临时隔离用房(或备用医务室)应有独立洗手间,独立清洁间、独立出入口。并做到多次消毒。
3.易传染场合——食堂
        疫情期间分餐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一些原本只有食堂供学生错峰就餐的学校因不具备电梯送餐条件,产生了很多困扰。因此,应对该问题,建议教室应有分餐条件。厨房应设置带食梯的备餐间,可通过电梯便捷的把午餐送到教室。
4.易传染场合——洗手间
        洗手间同样是疫情期间重要的传染和扩散源。迷宫式无门的卫生间因大大减少了开门几率,避免了手与手的间接接触,可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洗手间及前室的通风效率也至关重要。有条件的学校,应在前室设置免接触的酒精消毒洗手液装置。
二、打造建筑免疫力“
        除了上述的防守措施,我们提倡在生态环境可能面临严峻考验的新时代。多创造能给孩子们带来健康,有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建筑。建筑的免疫力如何筑造呢?
我们提出,“阳光、空气、运动”,这是新时代健康小学建筑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并结合广州船厂地块小学项目进行探讨。
1.阳光——优化教学楼光照环境
        设计应尽可能的为建筑引入必要的阳光。《中小学设计规范》要求普通教室应满足3小时冬至日日照要求。对其他功能房间不做要求。在实际项目中,不鲜看到,一些常规的设计,除了教学楼的南走廊满足日照要求外。其他房间对日照的要求被降得很低。也就出现了昏暗的洗手间、东西向的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内廊北侧的实验楼等等……在南方湿冷的冬天,孩子们只能站在走廊这一有限的区域晒太阳。我们认为,这样的校园,做的还远远不够。设计应该主动争取阳光,优化建筑组合方式。在有限的用地内,让学生活动频率高的房间,例如活动室、洗手间、休息大厅、展厅、食堂等都良好的光照条件。
当下,在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中国不乏出现一些新颖的布局,比如深圳红岭实验学校中的下沉庭院、露天台阶和鼓型教室组团相结合创造了很好的采光环境。审图机构通常也能灵活的去研判规范,对新颖设计的控制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教条死板。这也是对创新思维的健康校园设计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利条件。
        在广州船厂地块小学设计中(如图),因用地紧张,我们设计了紧凑型的教学综合体,南侧为退台式的普通教室单元,北侧为专业教室,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在剖面上构成了梯形的中庭空间。设计为了优化建筑光环境,将阳光引入建筑内部,我们采取了敞廊采光、天窗采光、架空层采光的多种方式综合的设计手法。在顶部选取了最恰当的位置设置天窗,阳光从顶部多个采光窗口洒下,穿过教学楼和专业教室的走廊、休息空间,最后洒在一层架空活动区的地面上,达到了理想的光照效果。

2.空气——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保障健康的空气质量。
        空气流通对学生健康至关重要。在设计中,可借鉴当地传统建筑中结合自然的营造智慧,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在改善建筑通风方面的应用经验,多思路探索,改善小环境微气候,努力提升建筑的空气流通频率,让室内环境更健康。
同时,应选用安全无害的室内及室外装饰材料,为清新空气保驾护航。室外塑胶跑道应选用无毒或低毒害的高分子材料。室内房间的装饰及家具,应优先选用0甲醛,无其他有害成分释放的材料为主。全面的做好材料的把控。
        在广州船厂地块小学的设计过程中,一层设计了两层高的架空空间,二层及以上连廊的末端为间距观珠江功能的观景平台,观景平台作为敞开口,这些由设计创造的有利条件,保证了中庭连廊空间新鲜空气的供应,和架空层、开敞楼梯间一起作用,形成拔风效应,显著的促进空气流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因本设计形体变化已经比较丰富,不需要材质再来变化丰富立面,建筑立面得以用白色外墙涂料、艺术水泥涂料及水泥装饰板为主来呈现,呼应了场地旧厂房的文脉,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复杂装饰。


3.运动——充分挖掘土地价值,为孩子创造充足的丰富的运动场所、活动场所。
        强健的身体离不开运动。青少年户外活动的时间和体质成正比。传统学校体育运动区与教学楼动静分离,相互独立,有的甚至离得很远。动静分离固然是对的,但往往受制于用地限制,教学楼附近,就没有适合活动的场所,许多班主任为便于管理,会要求学生课间不去操场,仅在走廊附近活动。这样的管理是违背孩子天性的。也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的。老师的管理逻辑是考虑到去操场动线较远,一些学生上课不能及时赶回来。我们从设计上应努力面对教师的困惑并解决这一痛点,实现自由活动和管理的平衡。
常用的在教学建筑中增加活动场地的设计策略有以下几种
屋顶增加活动空间——
        在裙房屋顶、教学楼屋顶,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活动场地,即不受25米规范限制,又提供了面积可观的场地。三层四层教学楼中的孩子不必下至底层就可以活动,大大提高了参与户外活动的几率。屋顶活动场地结合屋顶绿化设置,同时还有助于建筑节能,一举两得。
利用架空层——
        在架空层不计容,建筑面积允许时,通过首层局部架空的手法,开辟出不受天气影响的活动场地。这种手法不仅增加运动空间,还带来了穿堂风,有助于建筑通风,一举两得。架空层有多种组合方式,有的可结合上部退台,打造出多层层高效果的的架空层。
立面开洞——
        立面开洞手法类似架空层,比起架空层手法,立面开洞的方式,可以让活动场地分散在各层,立面错动有韵律感,每个教学楼层都有活动场地。这种手法是否适用,需要考量当地面积计算规范是否允许这部分与架空层同样看待,不计入容积率。
创造二层活动空间——
        可以将二层走廊和学校看台联系起来,或利用报告厅图书室等大功能房间的屋顶。在二层营造出面积较大的活动区域。对应该活动区域,可在二楼增设直跑大阶梯,不承担疏散作用,但是动线的便利性大大加强,让孩子们迅速的到达一楼活动,和从一楼返回,对鼓励学生多到运动场地活动,非常有帮助。
交通空间局部放大——
        交通空间局部放大,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实现的,走廊局部放大,可为学生提供最便捷的活动空间,但规模有限,往往只适合交流、阅读等活动,并不适合做运动。
退台式教学楼——
        退台式教学楼,每一层都有下一层的屋顶作为露台使用。理想的退台式教学楼,每个班都由一个推开窗即可到达的活动场地。退台式教学模块立面新颖活泼,非常有辨识度,虽然这种模式需要的结构代价比较大。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但是在名校或甲方有意愿打造创新校区时建议努力尝试实现。
        广州船厂地块小学本次实现了退台式教学楼这种模式,五层退台形成了建筑的主体量。一~四层为教学单元,五层为行政办公,每一层的班级均有可独立的屋顶花园,各班级可做到课间活动独立管理,非常有利于疫情严控期间的分班活动。这种方式学生很方便的到达可以室外活动的区域,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实现了我们理想中健康的、有强大生命力和免疫力的,新时代小学。


结语:
        综上,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小学建筑的空间品质,适应未来可能的社会环境考验,建筑设计师应重视设计在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作用,充分的考虑建筑本身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打造满足“阳光+空气+运动”三元素的健康校园,充分发挥设计的智慧,在有限的条件中创造无限可能,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校园场所。

参考文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51356-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