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下6期   作者:丁倩
[导读]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
        丁倩
        13082619881105****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正是由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提升,施工企业更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为工程裂缝质量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建筑企业的有序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分析。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全面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以此保障工程项目成功率。然而,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极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严重威胁结构质量与安全。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将会威胁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消除建筑安全隐患。
         1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危害分析
        1.1 减弱建筑整体强度
        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使混凝土存在裂缝隐患,无法发挥出钢筋材料的作用。由于钢筋材料暴露在环境中,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钢筋表面极易产生锈斑,降低钢筋结构的支撑能力,还会减弱结构主体角度。当此种影响持续存在时,将会加剧结构裂缝隐患,使建筑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
        1.2 减弱结构刚性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结构各位置都会出现裂缝延伸现象,相应地加大了破坏力。裂缝持续延伸会减弱建筑结构刚度,同时改变结构构件形状。当建筑结构发生刚性改变时,将会影响建筑荷载的承受能力,对建筑使用安全的影响非常大。
        1.3 减弱结构抗剪承载力
        当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不仅会破坏结构质量,而且会降低抗剪承载能力。建筑结构刚度与强度发生变化,会相应地改变结构体系,降低抗剪承载能力。当建筑结构抗剪性能受到影响时,若外部荷载力持续加重,将会导致建筑结构倒塌。
        2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2.1 优化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必须优化配筋设计,科学应用建筑加固技术,以此提升梁板与结构板质量。建筑企业在开展结构加固处理时,需要选用双向双层施工法。通过此种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梁板与结构板质量,增加建筑内部温度,而且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注重工程结构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施工人员应当科学把控钢筋间距,以此减缓裂缝产生时间。注重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科学化使用,适当地添加外加剂,缓解混凝土热胀冷缩特性,避免产生结构裂缝。
        2.2 合理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
        (1)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在选用水泥材料时,应选择低水化热反应水泥。(2)在搅拌水泥时,添加适量的缓凝剂或减水剂,同时对水泥使用量进行控制,以此降低水化热反应,确保混凝土温度的适宜性。(3)使用细粉煤灰代替水泥,选择高和易度混凝土,注重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建筑施工期间,合理降低混凝土温度,缩短搅拌站到入模时间,以此控制混凝土的结构裂缝。
        (2)减缓混凝土降低速度,可通过科学保温措施,高效管理和养护混凝土。如果在高温天气下施工时,必须全方位养护混凝土材料,避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产生明显的温度差。值得一提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拆模后,施工人员应快速回填土块,避免施工温度降低时,混凝土降温速度加快。采用此种方式,有助于控制混凝土裂缝。


        (3)注重施工工艺创新,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首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合理应用分层分段浇筑法,有效驱散混凝土的内部热量,降低内外部温度差。其次,配筋操作时,应加强材料的抗温能力。施工操作期间,应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小于25℃,全面落实温度检测工作。最后,加大施工管理规范与力度,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遵循规章制度开展操作。
        (4)注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由于多种施工裂缝都是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要将保温板等工具放置在初凝混凝土表面,避免阳光暴晒混凝土,从而产生膨胀裂缝和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处理,避免水分过度挥发,降低凝结稳定性。为了避免浇筑施工裂缝的产生,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管理,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混凝土板块,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平整性。管理人员应注重监控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混凝土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加大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做好施工裂缝检测与保障工作,以此减少浇筑施工环节的温度裂缝。
        2.3 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掌握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要点。在施工操作中,应该合理应用技术工艺和方法,全面确保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效果。(1)填充法。工程竣工后,当发现裂缝问题时,应沿着裂缝混凝土表面开凿U型槽,之后在缝隙内部充填树脂砂浆。如果缺少树脂砂浆,也可以选用沥青或水泥砂浆填充空隙。(2)表面修补法。针对细小结构裂缝,可以应用表面修补法。通过修补方式,可以提升结构的耐用性与持久度。在修补操作时,沿着混凝土裂缝表面,全面铺设薄膜材料,以树脂类材料最佳。(3)注入法。当结构裂缝宽度小、深度大时,可以在混凝土内部灌注修补材料。在检查期间,当混凝土裂缝威胁工程安全时,需要选用粘贴加固法、箍筋加固法、围套加固法,以全面确保裂缝处理效果。
        2.4 砌体结构缝隙控制与处理措施
        (1)控制砌体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材料性能与品质,材料入场前,必须对材料龄期、吸水率进行检测。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地基差异沉降,影响构件的使用效果。注重释放温度应力,增加芯柱、构造柱数量,加大水平拉结力。此外,合理选用配筋方式,以此控制温度应力,避免由于温度应力所致裂缝,加强裂缝的控制效果。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施工规范与管理制度,以此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结构裂缝的产生进行控制,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
        (2)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技术:(1)水泥灌浆法。通过实践调研可知,通过水泥灌浆方式,可以有效补强和加固砌体裂缝。压力灌浆、重力灌浆为常见灌浆方式,裂缝修补处理后,可以明显提升墙体强度。(2)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墙体承载量、承载性能不佳时,应做好加固处理。在处理操作时,去除加固砖墙表面粉刷层,之后喷射砂浆,科学控制工程裂缝。(3)增加预应力撑杆。当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不足时,可以应用增加预应力撑杆方式,注重加固原有结构,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固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与工艺的快速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和讨论建筑结构缝隙施工技术,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裂缝问题。在应用实践中,围绕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选择施工技术与方法,科学控制和管理施工各环节,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施工人员基于设计角度、材料角度、施工管理角度,全面加强裂缝预防与控制力度。深入分析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预防法、处理技术,维护建筑结构质量与安全。本文深入分析并讨论了建筑结构裂缝特征,探索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阐述结构裂缝的不良影响与危害,提出科学的控制处理措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丙垒,徐智丹,徐可.FQY防水系统解决方案在住宅建筑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11).
        [2]?鄢栋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途径[J].大众标准化,20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