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
钦州市滨海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在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的情况之下,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一直是我国城市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民生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为了解决我国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全国范围内兴建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保障性住房与普通房地产工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住房建设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的关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从而确保保障性住房工程的顺利竣工。本文通过探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和谐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基础性工程项目。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的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资源,有效提高了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的水平,通过广泛建设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以及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工程,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提升了市民居住品质,构建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中仍旧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给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品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1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保障性住房的结构规划不合理
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所推出的住房工程项目,一般以大规模的建设方式进行集中兴建,在实际的设计规划过程中,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用途,容易导致在一个大型集中的城市社区出现低收入人群扎堆的问题,难免被外界贴上标签,长此以往保障性住房社区内的居民与其他社区间的差异会越加增大,成为城市中的边缘地带,难以为城市经济、文化、民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区域较为偏远
目前,土地资源的日渐紧缺是制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价格水涨船高,且存在着明显的土地级差,城市中地段好、交通便利、经济效益较高的低段一般都会用来建设一些投资收益较高的房地产项目,而城市用地的饱和以及经济方面的诸多限制使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选址只能被动的选在城市边缘地带,这无疑会加速城市内的贫富差距,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长远而言不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比较尖锐的矛盾冲突。
1.3保障性住房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保障性住房的兴建是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因此保障性住房工程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实用性,尽可能容纳更多住户,但是在实际的保障性住房工程中,由于过于重视建设数量,很多保障性住房工程都忽视了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加之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本身就在城市边缘地区,如果配套设施不完善,必然会造成交通不便,周边居民的教育、医疗、休闲、文化生活的需求难以被满足,生活品质得不到保障[1]。
1.4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能力不足
保障性住房工程由于规模大、工期短,且其中需要多个参建单位共同参与项目施工,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施工当中牵涉到较为复杂的沟通和决策流程,加之施工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很容易造成沟通协调上的问题,造成各个参建单位之间沟通不畅,互相推诿,造成工期拖延,问题频发。
此外,由于保障性住房工程一般都属于政府工程,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从项目规划到实际的施工再到后期验收,都有严格的工期要求,但保障性住房工程规模巨大,占地面积广,需要做好拆迁户的动员和安置工作,才能保障顺利开工,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及时入住,如果不能协调好其中的诸多关系,也会造成激烈的矛盾冲突,影响保障住房工程的顺利开工。
2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优化对策
2.1借助多轮驱动模式提高保障性住房工程的经济效益
我国传统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这种模式的优势是管理力度强,可操作性高,但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大,在建设管理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长远而言不利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大范围推广。为了优化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模式,应当结合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情况,依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长远的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设规划,避免盲目建设带来的诸多问题;此外,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上,也可以由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政府部门、地方财政部门、企业等多轮驱动的模式,从而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2]。
2.2科学合理的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所谓“城中村”现象,为居住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造成了保障性住房项目逐渐被边缘化的负面发展趋势。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保障性住房工程的经济价值,需要科学合理的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工作。一方面,要在保障性住房工程的选址上下功夫,既要考虑大型保障性住房社区兴建的土地需求,同时也需要兼顾保障性住房社区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周边环境以及住房品质,通过打造优质的保障性住房工程改变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刻板印象[3];另一方面,要避免保障性住房工程在城市边缘的过度集中,通过合理的将保障性住房工程与商品房项目进行混合,避免两极差异的逐步拉大。
2.3打造精品化的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
在以往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为了尽可能满足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居住要求,容纳更多居住人口,往往在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上都需要考虑低成本、高容量,这就使得保障性住房项目与一般的商品房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长远而言并不利于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当兼顾经济性、实用性与美观性,通过优化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规划,打造更多精品化的保障性住房工程,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并与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匹配。
2.4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管理水平
为保障保障性住房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效协调各方关系,提升建设效率,在参建部门和人员重多,工作内容繁杂的情况下,应当从管理角度出发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管理水平。首先,加强对安全和质量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参建单位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岗位责任,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推进;其次,充分借助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提升保障性住房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保障各参建单位能够实现高效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信息对称,保障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的效率;再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监管作用,对相关的投资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严厉杜绝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过程干预,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范化与合法化,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现实困难,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住房工程。
结论:
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设关乎民生,也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息息相关,保障性住房不能盲目建设,而是需要结合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情况,根据城市长远的发展规划,做好整体层面的统筹,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品质,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缩小城市贫富差距,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秦远海.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居舍,2021(07):19-20.
[2]毛思夏.试析我国保障房建设管理的新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5):45-47.
[3]高恒,张璐,焦怡雪.我国城市住房发展规划编制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住宅产业,2020(0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