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环
内蒙古和信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00
摘要:BIM历经多年的发展、推广和完善,已然成为继CAD之后对国际建筑领域影响最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化技术。BIM技术于2003年被我国引进,之后政府相关部分陆续出台政策推动BIM的应用。近年来BIM技术在各市政工程各领域得以推广并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BIM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阻碍BIM在我国建筑领域中的推广进度。
关键词:市政工程;BIM技术;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引言
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应用中,三维建筑信息BIM模型的建立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作。但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BIM模型的内容、细节该如何掌握与要求,各行各业都一直希望能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可以遵循。特别是当项目合同中涉及BIM模型的交付时,项目合同的甲乙双方更需要在交付BIM模型的内容、细节上达成共识。尤其是对于乙方而言,明确掌握甲方对交付BIM模型的预先期待与要求,才能精准估算构建BIM模型所需投入的资源与成本,并确保所交付的BIM模型能符合甲方后续的应用要求。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可以被用于建立与建筑物信息内容有关的模型,是一种集设计、管理模式和构造为一体的新方法。与CAD和完全手工制作的图纸相比,该技术应用的主要原理可以反映在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例如工具的使用、文化内涵等。在形式和使用方法上,BIM技术比CAD技术更高级,是一种三维思维模式,它的三维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平衡各种管线垂直平面之间的距离、垂直高度差和节点设计方法,因此BIM技术被普遍推广和应用
2 BIM技术在我国市政工程设计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关键问题分析
2.1应用现状
市政工程是一项专业复杂、工序繁多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专业协同设计、各工序紧密衔接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并发挥其预期的效益。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城市道路、桥梁、市政管线(给排水)、交通安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的设计成果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与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对包括市政工程在内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市政工程设计更加高效,并且考虑更全面、更具体的信息,使得不同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频繁,工作压力倍增。
2.2关键问题
BIM技术的出现及引入,为我国市政工程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在我国市政行业中,BIM技术的发展主要遇到了主体不明、推进乏力、缺乏主动、发展缓慢等问题。BIM技术滞留在“贵族阶层”,基本停留在国家政策及一些大型项目层面,极力推广的主体只是政府和软件开发商,很难在广大普通工程项目中得到积极响应。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效益问题和技术问题。在设计阶段引入并应用BIM技术,由于全国各行业部委尚未出台统一的BIM设计收费标准,各个设计行业的单位在项目前期BIM设计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尚未建立针对BIM设计成果的统一交付标准,尽管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了BIM模型,但是在项目设计成果的交付阶段,具有法律效力的项目设计文件仍然为二维设计图表。并且,目前大多数应用BIM技术平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尚不具备输出二维设计图表的功能,再加上绝大多数应用BIM技术平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体操作起来相对较为复杂,从而导致大多数习惯于传统的二维设计流程的设计人员难于上手操作BIM软件平台。最终导致在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设计人员仅仅将BIM技术作为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辅助”方式,而并非作为一种主流的设计与分析手段来加以掌握并推广应用。
3 BIM技术在我国市政工程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技术路线展望
3.1提高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利用BIM配套软件包含的施工模拟技术及建筑碰撞模拟技术对项目质量进行审核,通过两种模拟技术对项目方案与施工设计中存在的建筑碰撞点、施工冲突等问题进行排查,降低施工进度计划的变更几率。还可利用3D数字化模型计算建筑施工所需的建材数量,依据计算数量进行建材采购及使用工作,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库存量的同时杜绝浪费的事件发生,依照模型对施工现场及施工流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科学摆放施工用料及施工设施,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3.2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监管。
市政项目在造价上的管控不同于常规市政工程,其的预算管控无法完全适应相关市场情况。利用BIM建模,可弥补此类缺陷,实现跟踪式的造价管控,比如,利用5D模型,综合运用在选材、建设技术评估等环节中,以此把控工程量。此外,设计工程师在实施限额设计时,可借此掌握结构的细节部分,合理调整结构规划,从源头处变动建设支出,以免出现应用性价比低的材料,导致超出预算。借助数据分析处理,将此及时传给有关人员,保证内部通信无阻,消除沟通成本,避免设计与实物出现偏差,使得项目可在约定时间内完成。
3.3参数化设计
通过建立BIM模型,所有施工图纸都可以清晰地反映在相同的基本模型中,该基本模型包括了三维视图和二维视图,而且施工图纸的设计参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大型数据库会及时处理更新设计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其进行修改。例如,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单位后期,二维平面布置将随着消防设备的变化而逐渐变化,模型最终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可以保证基本物料清单数据的连续有效性,并为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另外,与传统的通过数据表进行编辑和修改的技术相比,BIM技术可以直接选择从建模方法中读取某些相关设备的实时信息内容,如管径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其合理化,从而满足实际运行中给排水的潜在需求。
3.4完善BIM标准规范及法规制度
IFC是BIM的数据标准,在国际上已有自己的标准,我国参照这一标准,提出了《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标准,也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BIM标准文件,如《BIM应用统一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制造工业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等,分别对BIM技术的分类编码、数据模型、过程交付等多项内容制定了相应规范制度,但在职责划分、发展规划、项目收费标准、协同机制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地完善。首先需要借鉴发达国家BIM技术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聘请专业人员通过意见采集的方式制定出详细的BIM发展规划纲要,引领BIM技术发展方向;其次进一步细化BIM相关标准规范及法律制度,如设计协同、施工管理及业主需求有详细且统一的表达内容;建立以数据共享、密切配合为原则,不断加强信息互通、统筹调度的协同工作机制;细化项目收费标准的同时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完善相关法律标准制度,提升项目参与各方对BIM技术的采纳度。
结束语
在国内,BIM技术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已推广了多年,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案例已有一定累计,BIM技术一时间成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市政工程领域的应用更是风生水起,相关BIM技术的国家标准已陆续发布实施了2本,后续还将有计划的定期发布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张铁飞.基于BIM的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4):79-80.
[2]戴风.BIM技术在市政改建工程管理上的创新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187-190+24.
[3]李静.积极推进BIM设计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31):122.
[4]林娟娟.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BIM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9):255-256.
[5]孔凡达.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