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摘要:视觉盛行的背景下,有着听觉传统的中国文化,一直缺少理论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作为中国三大显学的徽州文化有着诗意栖居的土壤,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听觉叙事,通过“以耳代目”和“听声类形”将徽州建筑中的听觉叙事进行归类、整理,发掘视觉的图像和听觉的声音中的听觉叙事,使得叙事更具想象空间,文化研究能够越发的视听平衡。
关键词:听觉 声音 图像
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手机、电脑等使得人们高度依赖视觉读图来获取信息,视觉文化成了最主要的感官文化,“看”似在乎成了唯一的感觉渠道,但“声音”确是无时无刻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伍尔芙其论述听觉叙事时指出“耳朵可能比眼睛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对世界的认识,但感知的确是同一个现实。具有不同感觉的优越性在于,他们可以互相帮助。”①在视觉文化盛行以及普遍认知下,也应该注意文化中的听觉感知,相较于视觉感知简单直接,听觉更加微妙,隐含了多种感知方式。人类作为多元感知的动物,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构建自己的“诗意栖居”。有着“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的皖南山区,不仅被誉为“画里山村”的徽州古村落,其代表宏村、西递更是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自然之声
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蕴含了自然之声,有这么一句话“茂林修竹映村郭, 飞禽走兽相对鸣”来形容徽州,在群山环绕之地,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是人类之外另类的对话,是血肉之躯的情感交流,也是大自然中生命的呼喊。徽州的村落一般是溪水萦绕,春天的溪水是冰雪消融滴水和哗哗流水的合唱,春风拂枝沙沙响,春雷滚滚万物苏,这都是是徽州春的声音;冬天则寒风凛冽、北风呼啸,大雪之后万籁俱寂中更显踩雪的“窸窸窣窣”声。傅修延说“音景的接受与构成和图景有很多大不同。人的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可以在一刹那将图景摄入,而耳朵对声音的分辨却无法瞬间完成:声音不一定同时发出,也不一定出自同一声源,大脑需要对连续的声音组合进行复杂的拆分与解码,在经验基础上完成一系列想象、推测与判断。”②这时空中的水声、风声、雨声、雷声和动物等零零种种之声构成了徽州文化的听觉“音景”。
徽州建筑之声
1.徽州建筑的空间布局
徽州建筑的空间布局主要由建筑内部的居室空间和建筑外部的街巷空间所构成,以功能性来划分不同的空间场域,其相互间又紧密联系﹐通过高低错落的设计手法让徽州建筑空间井然有序且变化丰富,看起来动静结合,充分体现了徽州传统建筑特点。其中厅堂是徽州建筑内部主要空间之一,是徽州建筑空间的核心,以此为中心进行功能性的空间布局,且布局组合多变。徽州传统建筑的厅堂通常是雕梁画栋,建筑雕刻图像种类繁多,以吉祥图案、鸟兽、人物等为主题。由居室合围而成的庭院是徽州传统建筑典型的空间布局﹐能够体现徽州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程朱理学的思想观念意识。街巷是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典型特征。纵横交错的街巷供车马和人的通行,开阔的街巷则可形成集市。
2.徽州建筑的听觉表现
徽州古村落一般街巷较窄,山墙宽厚高大,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更是徽州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建筑内的天井,具有采光通风之用,也有四水归堂之意,徽州建筑体现了徽州人对于诗意栖居的的空间营造。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文化中的等级尊卑、男女长幼等道德观念,使得宅第、房舍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在保证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兼顾了艺术性。村落的大小分合和房舍的高低起伏,变化丰富的建筑元素节奏关系,构成视觉上乐律感。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广泛采用徽州三雕作为建筑装饰,形成了具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徽州三雕是石雕、砖雕、木雕的总称,一般根据其材料属性应用在其相应的空间中,石雕的耐侵蚀性,决定其多体现在徽州牌坊和石桥之上,以及房屋的柱基。
砖雕的耐腐蚀加上其易雕刻,所以徽州门楼多采用砖雕装饰,木雕则应用于室内木质结构和家具之上。无论是歌功颂德的牌坊,还是能够代表主人地位及身份的砖雕门楼,抑或是自我取悦的木雕,都是通过雕刻图像的内容来警示和教育自己的后代,部分徽州建筑图像作为一种声音空间,承担起小说的叙事功能,其中包含了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八宝博古,几何形体,文字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其中和徽州家风文化有关的就是人物题材类的图像,大致可分为名人铁事学故、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其它社会生活等题材,既有描绘帝王将相、贵族生活、文人墨客的风雅画面;又有孩童伏案读写、农民砍柴耕种、渔民撑船撒网等劳动人民生活图景,很多图像吸收了徽戏、徽派版画的题材内容,如《郭子仪拜寿》、《刘备招亲》、《八仙过海》、《百子图》等。这些图像承担了建筑主人塑造自身身份认同的功能,徽州三雕中的家风图像中蕴含了徽州家风文化的教化之声,此种感受类似前面所说的“以耳代目”。
撇开作为“音景”的自然之声,人类实践过程中的听觉文化才更具研究价值,中国人历来善听、会听且用心听,从中国汉字中可以窥其一二,傅修延这样解读“‘聽’字‘该字除左旁有‘耳’显示信号由耳朵接受之外,其右旁尚有‘目’有‘心’,一个单字内居然纳入了耳、目、心三种人体重要器官,说明造字者把‘听’ 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感知方式。不仅如此‘聽’ 与‘德’的右旁完全相同,这也不是没有缘故的——古代的‘德’不仅指‘道德’之‘德’,还有与天地万物相感应的内涵《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对楚子说的‘在德不在鼎’就有此意。”③从中也可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蕴含着听觉感知,其感知较视觉更加的精微和全面。
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空间,作为徽州人生活空间的徽州建筑是一种社会历史空间,其中蕴含多种听觉文化。如徽州建筑多用木砖石材料结构,古村落多为青石板路,车马及行人的踩踏声,热闹的街市的叫卖声,街坊邻里的寒暄,孩童的嬉戏声,体现了徽州建筑外部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音景;徽州建筑的高墙阻碍了外部声音的传入,保持了室内的安静,徽州民居建筑内人类实践的声音则是听觉文化的核心部分,其房屋设置充满秩序感和私密性。除了正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徽州戏台则是一个独特的听觉文化场域,听戏则是直接的听觉行为。戏曲的美妙唱腔充溢建筑空间,时刻发挥着声音教化功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即是这个道理。徽州民居、徽州戏台和徽州祠堂声音的私密和公开设计,反映了社会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秩序感。这种通过听觉来塑造社会文化空间的情况可以可以归类于“听声类形”。
结语:
通过“以耳代目”和“听声类形”来分析徽州建筑里的听觉文化,需要从看和听两方面来说明徽州文化中的听觉叙事。首先,搜集和徽州建筑有关的图像,1.明清版画中存在徽州建筑的图像,尤其是在明清戏曲小说中,存在大量徽州建筑和园林图像。2.徽州建筑装饰中存在了大量的雕刻图像,俗话说“有图必有意”,图像中充满了具有教化意义的听觉叙事。其次,徽州村落中的原著声,有村民的生活交流之声、私塾的朗朗读书之声还有戏台上的戏曲之声。对徽州建筑中听觉文化梳理,让我们能够从听觉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还原文化中的视听平衡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加)梅尔巴卡迪-基恩.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A].(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当代叙事理论研究[C].申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56.
[2]傅修延.听觉叙事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3第2期:225
[3]傅修延.为什么麦克卢汉说中国人是“听觉人”—中国文化的听觉传统及其对叙事的影响[J].文学评论,2016第1期:135.
202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徽州建筑的声学设计与听觉叙事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0D14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涛-(1983.12)男,汉族,安徽明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雕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