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蕊
身份证号:45272419850702****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勘察地区的水文地质问题会对工程勘察和施工作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水文地质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将可能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因此,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勘察部门就需要强化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基于此,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其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危害分析;策略研究
引言
现阶段,很多项目工程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时,往往忽略了对水文地质的重视,所投入的资金与精力也不能保证对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全面的勘探,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给建筑工程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大对水文地质的勘查力度,明确其危害性,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地质环境恶化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
1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分析
1.1明确地下水位
地下水水位的波动是水文地质勘探的重点。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本地的水文特征,力争实现勘查数据的最大精度,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会对地质条件产生一系列影响,甚至会改变岩石结构,在天长日久的持续作用下,必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1]。
1.2提高施工质量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明确地质条件,掌控水文地质的施工重点与难点,对现场地质进行严格勘测,充分利用科学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水文地质影响,解决水文问题,进一步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通过不断完善勘测技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
2水文地质的危害性分析
2.1潜水位上升
如果水文地质中的潜水位不断上升,就会增加岩土中的地下水含量,直接影响地质的稳定性,增大施工难度,甚至会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潜水位的上升会提升土壤浮力,进而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受力稳定性,甚至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坍塌。与此同时,潜水位上升会导致原有地质状态发生失衡,土壤颗粒会在水分的作用下进一步饱和,直接导致地质各项技术参数不再符合建筑施工要求,也由此会造成施工过程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水文地质环境中潜水位上升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降雨充沛、工业废水与生活用水的不科学排放,都会导致岩土含水率增大[2]。
2.2地下水位下降
如果地下水位下降,那么将会对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结构、埋设管线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水文地质条件,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岩土含水率出现变化,由于土层的空隙较大,在重力作用影响下其体积必将被压缩,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和重力的不规则性,将直接导致压缩不成比例、毫无规律可言,所以这就会造成地上建筑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种不均匀的沉降会直接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倾斜,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建筑结构主体断裂和坍塌。
2.3地下水波动
地下水位在受外界或内在因素影响下,通常会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例如,降水量突然增大、人为用水需求量增大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地下水的饱有量出现波动,水位的频繁变动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水位波动冲刷的影响下,将无法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地基的稳定,特别是在砂质土层中,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将直接影响砂质土层的体积,这种体积变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会直接反映在建筑结构地基上,从而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3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优化策略
3.1对水文地质灾害进行事前预警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地质灾害,为了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勘察部门需加强对工程建设地区地下水位的监测,时刻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同时要尽可能避开地下水活动频繁的地区施工。这就需要勘察部门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勘察系统,通过采取必要的勘察措施,并结合相关处理软件,收集、整理和对比地质情况出现的变化,总结出工程建设地区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并对其稳定性做出科学判断。同时,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如果地质结构或地下水位水压发生变化,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3]。
3.2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在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水文地质分析的关键作用,并为制订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在进行勘察作业前,需制订完善的勘察方案。在具体的勘察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勘察人员在开展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预先明确勘察工作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要详细规划每一位勘察人员的工作内容,让每一位勘察人员都熟知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避免工作内容重叠、混乱。同时,对重点的勘察工作环节必须强化质量管控,管理人员要做好统一规划。第二,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相对复杂,勘察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各项作业工序的开展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切忌盲目判断和违规操作,以免影响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将小问题变成大危害[4]。
3.3优化勘察手段,严格勘察的技术指标
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发展,地质勘察工作中所应用的设备与技术也在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想进一步提升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地质勘察部门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如GPS技术、TEM勘察技术、高密电法勘察技术和RS技术等;勘察工作人员则需依据勘察工作的具体需求与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勘察技术,借助现代化勘察技术来提升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要规范勘察技术指标,通过对行业规范的深入理解与执行,提高勘察技术指标的标准化程度。
3.4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1)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者需要对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对工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并针对地下水位升降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将地下水位波动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2)地质勘察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为施工设计人员提供专业的勘察报告,以便于制订工程地基处理方案。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基基础施工前需要进行排水处理,如遇到软土地基,则需通过强夯、土层置换或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地基工程的稳定性。(3)地质勘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基础地质进行重点评价,及时发现基础地质存在的问题,若存在管涌或流沙等现象,要及时与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进行沟通,并为其采取处理措施提供必要的勘察数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施工之前,在地质勘测中详细研究水文地质,结合地质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这对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延长建筑结构使用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地下水位的波动会改变岩土结构,使其体积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建筑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甚至坍塌,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加大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重视水文地质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在实际勘测过程中不断丰富勘测经验、提高勘测技术,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将水文地质危害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05):202+204.
[2]罗源宣,张作家.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8(03):190-191.
[3]廖勇彬.工程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问题与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6):132-133.
[4]李慎锋.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