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6期(下)   作者:陈晓慧
[导读]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陈晓慧
        西安金不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因此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成为工民建技术员关注的重点。随着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建筑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对混凝土结构而言,不仅材料质量和施工程序问题会导致结构开裂,而且温度、湿度、荷载等都会引起开裂。为此,文章结合施工前、中、后期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结构裂缝,制订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以满足结构裂缝管理的需要,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
        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背景下,我国建筑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建筑工程数量也急剧增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面临更高要求,然而受到建筑工程环节众多、工艺复杂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结构出现较多漏洞,裂缝问题发生频率较高,对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当前迫切需要对引发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源头上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以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建筑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展开探讨。
        1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成因
        1.1设计因素
        人员是结构设计工作的执行者,其能力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质量的高低。目前,设计人员的能力有强有弱。能力较强的人员,懂得全面思考问题。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员都缺乏业务素养。在缺少必要信息的前提下,盲目开展工作。由于没有合理控制,导致事情脱离掌控,想不产生裂缝都难。
        1.2混凝土选材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与选材有关,当材料性能质量不过关时,将会对整体建设质量造成影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现大量未鉴定、缺乏检测报告的材料。在施工建设中,如果应用上述材料,将会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各类建筑材料中,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均会受到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当材料配置不合理时,就会引发结构裂缝。建筑施工操作中,施工人员没有遵循标准要求配置材料,导致水灰比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与性能。在标准要求下,水分与水泥的比例应控制为1:4,为了确保混凝土流动性,可适当增加水泥的添加量,但总体添加量必须小于35%。水泥材料具备水化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水分,致使材料内部出现较多水泡,降低混凝土的抵抗能力。当受到重力影响后,材料内部的气泡量会持续增加,此时就会产生结构裂缝。
        1.3荷载较大
        在建筑结构中一旦出现荷载过大情况,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也会升高,并且荷载过大与建筑结构重量、质量存在十分紧密联系,若使用建筑材料重量较大和质量较差时,建筑结构抗裂性就会被削弱,再加上使用建筑材料与工程结构设计不相契合,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也会遭受不良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出现裂缝问题概率也会急剧升高,并导致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和质量下降。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2.1建筑材料的控制措施
        要想控制好裂缝,首要任务就是合理选材。设计人员要对材料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找到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融合点。水泥钢筋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设计人员要先准确计算建筑的承载力,再找到相对应的水泥,最后根据水泥标号选择适宜的钢筋。为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稳定性,需要适当加入增强材料。

当前最为常见的增强材料有无机纤维、金属纤维,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设计人员对膨胀剂要有一定了解。当下应用最大广泛的膨胀剂有复合型、硫铝酸盐型、明矾型。混凝土再硬化过程中,体积一定会发生变化。这时就有了膨胀剂的用武之地,通过补充收缩体积,从而让混凝土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另外,膨胀剂在抵消拉应力方面也有亮眼表现。当前,要想实现全面控制,还需要考量周全。在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清楚建筑整体强度,并注重关注浇筑环节,避免由于设计不科学,导致沉降不均匀。当沉降在可控范围内,各项应力变化就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重大影响。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需注意这些方面问题。在阳光照射、建筑拐角、结构跨度等区域进行特殊处理,除了要使用双向双层钢筋,还要满足相关规范。具体来说,角度设定间距要控制在120毫米以内。跨度大于4米的地方,要让负弯钢筋保持一定距离,并在外墙部位添加放射性钢筋。每一个墙角处所放置的放射性钢筋数量要大于八根,长度要超过2.1米。在多措并举下,提升方案的科学性,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
        2.2砌体结构缝隙控制与处理措施
        (1)控制砌体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材料性能与品质,材料入场前,必须对材料龄期、吸水率进行检测。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地基差异沉降,影响构件的使用效果。注重释放温度应力,增加芯柱、构造柱数量,加大水平拉结力。此外,合理选用配筋方式,以此控制温度应力,避免由于温度应力所致裂缝,加强裂缝的控制效果。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施工规范与管理制度,以此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结构裂缝的产生进行控制,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2)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技术:①水泥灌浆法。通过实践调研可知,通过水泥灌浆方式,可以有效补强和加固砌体裂缝。压力灌浆、重力灌浆为常见灌浆方式,裂缝修补处理后,可以明显提升墙体强度。②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墙体承载量、承载性能不佳时,应做好加固处理。在处理操作时,去除加固砖墙表面粉刷层,之后喷射砂浆,科学控制工程裂缝。③增加预应力撑杆。当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不足时,可以应用增加预应力撑杆方式,注重加固原有结构,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固性。
        2.3温度荷载裂缝有效控制
        针对较常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温度、荷载裂缝,也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科学防治。在温度裂缝控制方面,需要对规划和选择工作加以关注,尤其是开展混凝土结构施工,除了要进行较长凝固时间以外,还要对水泥进行科学选择,以降低水化热现象,当混凝土达到初始强度以后,就要对水分和温度固化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湿度,防止发生表面裂缝问题,同时联系实际施工要求,选择和运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过程细节把控工作,在防止裂缝问题发生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遇到问题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解决。此外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不规则结构情况,随着温度不断变化,结构不规则也会加剧裂缝问题发生,针对不同部位相关尺寸也要符合要求,在有效控制材料形变的基础上,减少温度伸缩带来的巨大差距,进而实现温度裂缝有效控制。在荷载裂缝方面,可以在建筑物顶层对保温层、隔热层进行设置,以防止墙体与屋里出现较大温度差异,进而引发裂缝问题,同时注重对模板周转率进行控制,确保模板拆除是在一定荷载力情况下,在这过程即便是出现裂缝也能及时发现,并严格遵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防止裂缝问题带来更为严重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很大,裂缝的存在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效果,而且会进一步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为了减少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有必要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编制综合处理方案。笔者认为,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不能只注重出现裂缝后的修补,还应注重对施工过程中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在裂缝处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综合考虑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及混凝土材料等因素的优缺点,在各个施工阶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叶巧铃.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城镇建设,2020(10):95.
        [2]付志远.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J].四川水泥,2020(10):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