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圳湾体育中心设计、使用全过程体验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6期(下)   作者:康晓力
[导读] 从项目初期的设计、定位、大策略的确定,到建成后的实际空间体
        康晓力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5
        从项目初期的设计、定位、大策略的确定,到建成后的实际空间体验和使用体验,对深圳湾体育中心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重点解读了如何考虑投标策略、建筑策略、使用策略到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以及实际使用中的对应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体育中心 策略 效果
        深圳湾体育中心位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中段,占地约30.77公顷,是深圳市2011年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会场,赛时将承担开幕式、乒乓球决赛、游泳训练等比赛和训练功能。作为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要体育建筑群,体育中心设施主要包括可容纳观众2万座的体育场、1.3万座的体育馆、650座的游泳馆、运动员接待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此次联合投标没有采取常规的合作方式:即外方出方案、深化初步设计,中方做配合做施工图的方式,而是确定为从方案伊始就共同设计共同深化的合作模式。



这个项目从建筑策划的角度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地方,由深圳市规划局编制的竞赛标书中对深圳湾体育中心的定位有明确的描述和要求,就是希望其成为城市公园一部分,体现与城市的整体感和融合感,避免成为过于孤立的系统。希望其形成环境优美的公园化体育中心,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体育功能复合化,集中布置,全年运营

(2)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3)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优美的城市景观:从西面高强度、高密度开发逐渐向东面绿色生态过渡,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4)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衔接与互动近远期结合,

(5)弹性预留发展空间

(6)加强环保、节能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

(7)社区的体育设施,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实际策划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从建筑策划的角度上看,本次投标的标书的编写应该是经过专业建筑师严谨的思考和调研,从内容上到细致程度上都是奥运大纲以后非常少有的体育建筑标书。标书非常倡导公园化的体育中心,甚至“赤裸裸”的列举了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的图片和赞美,作为方向性的引导。这也是当时国内体育建筑设计师的主流思路:体育建筑去标志性,体育中心公园化。

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



3.建筑师的应对策略

因此设计团队在方案中对深圳湾体育中心最初的定位及设计方向上存在重大分歧,中方设计师认为应以规划部门参与编写的《招标文件》作为设计依据和设计定位依据,尤其是“项目概况”提到:“要改变以往以纪念空间塑造为主的设计取向”,以及将“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作为参考方案。基于上述讨论并经过多类型的方案比选后最终总结出了两个方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城市公园体系,可以是纯自然生态型的,建筑非常隐蔽地放在整个绿化体系之下;也可以人工化的将建筑设计得流动自由一些,但总体感觉仍然是比较自然的形态。第二种是把体育建筑完全独立于城市公园体系之外,是一种非常规整的、非常标志性的建筑。


根据先期约定,在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在吸纳了中方建筑师方案的部分设想后,还是按日方的思路推进。2007年11月26日,主办方专门成立了深圳湾体育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共有13名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知名专家参与评审。深圳湾体育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对投标的7个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和评审,最后选出了3家单位设计的3个优秀方案,分别是日本佐藤综合计画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的“春茧”方案、HOK体育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方案,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贝壳”方案。12月28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海之贝”,被确定为深圳湾体育中心的中标方案。



4.“春茧”与“海之贝”的争锋

2008年1月30日,市规划局向市政府提出,专家评审排序第一的4号设计方案“春茧”在创新性、公共空间组织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且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第一名作为中标方案。2月29日,通过深圳市常委会决定,于3月25日由南山区深圳湾体育中心建设指挥部下发《关于改变深圳湾体育中心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中标结果的通知》,日本佐藤综合计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提交的方案作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体育中心的实施方案。这也就是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的“海之贝”与“春茧”之争。

5.1.1.城市空间的体验

相对与分散的单体布局的处理方式,整合布局产生的整体宏伟的建筑形态,从城市空间的体验看,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视觉刺激点和兴奋点,也成为了南山区的地标和深圳市的地标。建筑沿南北界面展现的是一个超长、起伏、表皮丰富的建筑界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建筑沿东西界面则是一个简单的截面造型,有特色且有高低错落变化,给人以引人入胜的逐步体验的的吸引力。

5.1.2.室外虚空间的体验

室外虚空间是方案之初重点刻画的部分,也是规划部门支持方案胜出的重要理由之一。建筑设计角度可以为营造出多个触动人心的空间,规划设计角度可以把更多的市民引入这个建筑和城市的交汇空间。从后期的实际使用情况看,无论是日常还是有演出比赛的时候,精心营造的各种半室外徐空间确实大大增加了建筑的感染力和市民的参与度。

5.2.大学生运动会的使用体验

由于其创新的建筑造型和体育场的空间形式产生的戏剧化的空间效果吸引了开幕式导演的目光,最终将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场地由龙岗“水晶”体育场移至深圳湾体育中心,使得深圳湾体育中心由开始的一个默默无闻的“配角”成为了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角”,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也是建筑设计的策略的一个胜利。

5.3.日常利用的体验

5.3.1.地产公司提前介入带来的商业优势

由于华润地产公司的前期介入,为体育中心项目在平面布局上、先期招商上、整体经营考虑等方面提供的更多的支撑和保证,导致在后期运营和招商上带来了极为便利的优势和灵活性。同时,大学生运动会的巨大成功带来的知名度,也为招商和引人带来的良性的循环。

5.3.2.功能和空间整合带来的经营便利

在项目回访中,业主单位重点强调了首层功能用房联通整体考虑的优越性,使割裂的建筑功能整合到了一起,使用者有一种融会贯通、四通八达,连为一体的便捷感。

5.3.3.体育、文化的功能的融合

另一个感受就是,业主单位并没有简单的把一般业态引入体育中心,变成商业和体育的简单杂交,而是将文化、健身、早教、培训等高级业态融为一体,辅以餐饮、乐器售卖等辅助功能,使体育中心的各各商业单元可以互相借力,

5.3.4.市民健身休闲一条龙的活力

深圳湾体育中心在体育健身方面也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范本。



在2016年初的回访中,区别于其他体育中心的萧条和寂静的状态,这里充满了各种参与者和活动,也得到了当地居民、运行业主、规划部门、各级政府的一致好评。就像2012年回访后在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再教育中讲到的:“从事体育建筑设计很多年,参观了国内外的很多体育建筑,深圳湾体育中心是最具有活力的一个,没有之一”。从建筑策划的角度,在建筑的全周期测评中,深圳湾体育中心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而这个案例恰恰又是一个和前期策划不尽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的例子,一个恰恰又是外方建筑师不按常理出牌,力排众议的例子。



回到本项目,在当时甚至是现在的体育建筑设计界中,公园化和去标志性都是一个热门而代表先进理念的思路。作为本项目的的承办方,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和配合的规划团队也顺应了这个理念,并将此体育中心定位于服务周边的区级体育中心。然而,作为最后调整中标方案的决策者,深圳市政府显然着眼点更高,从城市精神和大运会精神的层面去判定和修改了策划的大思路。事实证明,这个策划上修正是正确的,体育中心取得了从城市空间角度和实际百姓利用层面上的巨大成功。也修正了我们对一味反对标志性,一味追求公园化设计的想法。



?《深圳湾体育中心设计纪实》  康晓力 付毅智 《建筑创作》2011年12期

?《深圳湾体育中心设计》 康晓力 《建筑学报》

(课程:建筑体验;学号:2016220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