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泽洋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三分公司 北京市 100082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各行各业也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业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推动整体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实现安全管理模式优化成为当前重点探究的话题。本文主要就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展开研究,文章中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实现安全自主管理的前提,最后就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具有客流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难度也相对较高。若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措施做不到位的话,则势必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性,甚至会酿成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因此,相关人员鉴于对公众人身安全问题的考虑,需对当前安全管理系统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努力弥补其不足,以使得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影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点,其所涉及层面较广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最直观的层面出发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可将这些影响因素分成:环境因素、道路因素及人为因素几种。
1.1 人为因素
人在交通轨道运作中参与时往往具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特点,因此通过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丰富人的安全常识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助于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整体安全性获得提高。另外,人为因素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活动以及交通安全系统评价造成影响。因此,唯有不断提高相关人员操作熟练性、技术水平以及操作安全性,才有助于确保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展开。虽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机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终究占据着主导地位,且对机器设备运作起到掌控地位,同时机器设备维修也需由人来操作。因此,若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性,则必须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思想,培养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及综合能力的人,确保其结合具体情况对操作灵活调整,积极引进和吸收新的技术和信息,并对安全系统不断改进和优化,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1.2 道路因素
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道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层面之一,道路条件越有利于交通施工发生率降低,这就要求需加大对道路管理水平,在道路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对安全保障设备加强维护和设置。针对复杂的路段或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并对一些重要地域,如公交车站、学校等加强保护,并对道路做好安全引导工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输管理系统不断优化并改进,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有效运作。
1.3 环境因素
作为一种客观因素,环境因素可进一步划分成: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其中,内部因素即包括基础设施及基本空间等人为活动的场所或环境。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具有涉猎面广、复杂性强等特点,其除了会受内部环境的干扰外,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管理机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作用。因此,若要保证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整体工作水平及效率提升,则除了要对内部环境管控提高重视度外,还要对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考虑进来。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实现安全自主管理的前提
2.1 提高安全意识水平,拓宽安全管理思路
调查表明,大约95%的交通轨道运输安全事故均由于不得当的安全行为或松懈的安全意识所导致,而剩余大概5%的交通事故则由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所致。因此,从安全防护层面来看,需要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安全管理的前提是确保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安全态度及安全意识,现在都提倡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人为因素属于其重点管理对象,对此可通过定期举办一些案例分享会,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启发员工,必须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有效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来,对此一定不能心存侥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这样方可做到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2 注重HSE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综合水平、
HSE即包括环境、安全、健康在内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具有复杂、高速的特点,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这三点要素管理力度充分加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安全运输,降低风险发生性。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现状情况,并将其与HSE工作计划之间展开对比,寻找差距,并将HSE管理和员工充分结合,并以分组方式对员工展开考核和培训,定期对其展开岗位培训,只有通过考核后才方可正式上岗。
2.3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员工养成安全习惯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相关制度及规章作为一类起到约束效果的行为准则,对于操作人员而言这些制度、规章等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根本,员工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不能存在丝毫马虎。从管理制度出发,为员工深入普及安全意识,只有保证内部管理制度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确保自主管理目标有效达成。自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明白哪些问题属于非常严重的问题,绝对不能忽视,且在单位明显的地方明确张贴相关规程和指令,针对违反规定行为必须严惩,对于因违反规定所造成的后果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必须保证全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规章制度不仅是一种口号,更要落实于实践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也要坚决维护,不管是基层人员还是领导,一旦违反其中规定均需受到严惩。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建立
3.1 进行危害识别
危害问题不仅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也会造成生命健康安全,而设备维护异常、行为规范性差等问题均是导致产生危害的重要因素,因此也会给安全管理工作制造出极大的困扰。而通过对危害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则必须在日常业务中保持较高的危害防范意识,对安全设备、设施等定期做好维护工作,并对一些紧急措施提前做好相应应急工作,针对车流量、人流量等较高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同时,针对各类可能引起经济损失的危害性问题,提前进行风险评级,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对相应的方案制定出来,从而避免这些风险所产生的损失问题。在制定管理计划时,必须做好事前预防工作,这样方可保证将事故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对于不同情况的管理及控制工作,需对管理方法做好记录工作,并积极反思记录和评价管理方法所发挥的作用效果,从而及时提供改进意见。
3.2 对管理方案和目标进行设置
要结合具体情况对管理方案及目标进行设置,这就需要对每项因素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均考虑进来,并保证各部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特殊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制定目标时需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将所有风险问题均考虑进来,并对风险实施严格控制,保证各项风险问题均被降至最低水平。第二,积极应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等,并明确规定目标设立时所用到的数据。另外,在设置目标时,还需对其可操作性问题考虑进来,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目标,而不能脱离实际去制定一些较难完成的目标,这样所制定下来的目标不仅不能保证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出来,而且还容易出现职业怠倦现象,这样的目标自然也无法体现出其实际价值。第三,在对目标制定时,还需对相应的评价体系及目标完成时间等进一步明确下来,进而确保安全管理指导工作更好的展开。
3.3 对组织结构和职责充分明确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并且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要想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则必须对具体的职能明确划分,并对相应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下来,相关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任务。其中,最高管理者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并对各项目标执行情况予以严格监控,其他各部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均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履行。并明确责任划分,权限设置清晰,且一定不能有漏洞出现,同时对其中每个细节的设置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3.4 进行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过程中,需对所有需控制的环节均要进行严格管控,对可能存在风险问题的活动严格管控,同时还要制定出完善的评价机制,在制定评价机制及评价体系时,可适当参考相关职业标准及法律规定。
3.5 准备安全应急系统
交通安全应急系统能够对一些交通轨道安全问题实现快速处理,并通过紧急处理使得可能出现的损失将至最低水平。安全应急系统建立过程中,需重点考虑以下几点:恢复、回收、准备和预防,首先预防这一环节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设立安全应急系统时,需明确规定其中细节性问题,比如检查和采购施工安全设置,普及安全防御相关知识,合理配置和应用逃生工具等。
3.6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和预防
一旦安全问题出现后,则必需及时采取对应处理办法,以缓解这些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采取各种控制措施,对事态发展予以严格控制,从而对事故问题的发生范围及规模等严格控制,并将应急程序及时启动(2)紧急抢救伤员,并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根据相关程序及要求就事故问题向有关部门报到。(3)必要时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
另外,一旦出现紧急事故后,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现场展开调查,采取相应的预防及纠正措施。首先,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危害性及时消除掉,然后再考虑如何将事故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最后再考虑如何采取保护性措施。在进行风险评估工作之前,先要对可能引发的新的风险及时规避掉。处于一线的员工负责参与对风险处理施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如果相关文件一旦出现更改,则必须提前做好相应记录。并对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纠正和核查。
总结
综上,鉴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特殊性的考虑,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问题也成为当前需重点考虑的对象。虽然目前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依旧不少,因此为实现对交通安全施工发生进行有效控制,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对其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并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不断优化,使其整体风险降至最低。本文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问题的因素展开介绍基础上,又从进行危害识别、对管理方案和目标进行设置、对组织结构和职责充分明确、进行运行控制、准备安全应急系统、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和预防等多个层面就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展开了详细探讨,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青. 多层网络耦合视角下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动态演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
[2]朱勤学,王潮荣.浅谈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2):32-33.
[3]张骁驹.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鲁工圆,张杏蔓,潘明轩,薛锋.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综合运输,2019,41(07):121-126.
[5]李燕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危险因素辨识方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7):162-163.
[6]张建平,张凌翔,张宁,徐文.目标导向的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18,31(02):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