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涛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领域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促进建筑工程“产业化”格局逐步健全搭建。而因传统“粗放式”混凝土现浇工艺已无法契合当前工程建筑领域的创新发展,加之“装配式”建筑具备的节能、节水、节材等工艺优势,能够明显加强施工建设实效性,降低建材、能源的使用率。使得“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各地工程建设市场得到了大规模推广、普及,以装配式工艺为核心技术的项目工程“遍地开花”,促使其施工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聚焦关注。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术重点
在该类工程建设流程中,多样预制构件能否正确安装至关重要,其常规安装顺序为“统一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检验、最后固定”等系列工序。
1.1预制墙板安装技术
1.1.1灌浆技术
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已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要求、约定对“灌浆料”开展配比、搅匀工作。秉持“少量多次”的拌和作业根本原则,在容器内增添适量的水,精准把控约3min的搅拌时间。随后再次加入标准比例的水,在保障灌浆料充分均匀拌合后,需施以静置,待其排气后才可继续执行灌浆任务;其次,在灌浆环节中,施工单位应对具体“灌浆量”科学掌控,预防“外溢”等不良问题出现,确保灌浆基本紧密性。在检验灌浆量是否正确时,可将其比较施工前设定的预期标准,当标准数额被真实用量明显超出时,则可代表灌浆充实性较为优质;最后,在操作灌浆技术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注重提前预留灌浆料的部分试料,留存余下灌浆接头,并对这类“试块”落实养护与质量检验工作,确定灌浆技术操作质量。
1.1.2 PC板安装
首先,PC板在运往施工现场前,应依托工区现况、建设标准对其实施固定工作,继而才可将其运输致作业区指定位置;其次,在PC板安装环节,需将其暂放于堆放架中,吊装任务可采用建筑结构顶层的预留吊环辅助完成。此外,为保障后期安装环节的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应将PC板紧密贴合于预制墙板,以此达到整体拼接的施工目标;最后,拼接技术操作完毕后,需对PC板安装位置实行检查、校准工作。将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设定为作业落脚点,确保浇筑具体高度、厚度与施工标准要求的契合性。
1.1.3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该工作正式开展前期,施工单位需在建筑物结构底部预先将水泥砂浆适量浇筑,而后才可推进后期混凝土相关的浇筑工作。并重点关注浇筑间隔时间,将其准确控制在混凝土首次初凝时间内,在混凝土材料振捣用时合理把控的前提下注重维持其均匀状态。当其表层发生“浮浆”问题时,应暂停振动。同时,对混凝土执行振捣任务时应着重观察附近工区环境,规避与钢筋、预埋件等构件的接触碰撞。在浇筑环节完工后,施工单位还需对混凝土、钢筋等浇筑所用建材的表层实施处理工作。
1.2节点防水措施
装配式工程项目的外墙防水施工,施工单位应突出“优先导水、防水辅助、防排结合”这一设防工作根本准则。利用科学设计、制定排水路径的举措方法,导出已渗透于接缝中的水,搭配添设排水系统,防止自然水不断渗入室内。针对性使用水流基础的“自然垂流”定律,对墙板接缝样式设置为“内高外地”企口型。强调减压空腔,预防水流受毛细效应大量倒吸于室内。除混凝土形式化的防水方式外,施工单位还可运用橡胶质地的止水带及密封胶,保证预制墙板整体密封防水系统的稳定运转,实现高质的防水施工。
1.3预制叠合板安装要点
在对叠合板施以吊装工作时,为确保其平稳程度。施工单位可操作模数式吊装梁,将叠合板缓慢移动于预定工区。在此间,应定时开展“停顿检查”,查证时下叠合板方向与建设要求的一致性。当二者偏差出现时,需及时调整。另外,为最大化避免磕碰,施工单位重视起吊、停顿,着力维持叠合板平稳,规避不当磕碰造成的主体损伤现象出现。而在叠合板安装中,应先搭设临时支架,合理把控支撑点实际间距;处于结构层环节施工时,施工单位需科学设计支架层数;在拆除支架工作中,则需依托混凝土当下强度,当其强度可超出设计目标时,才可在叠合板安装完毕后逐层撤除支护设施。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2.1总体质量控制措施
2.1.1组织措施
a.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管理者的质量管理体系,每个人员按照分工要求各司其职,保证各个施工环节顺利实施。
b.对项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学习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知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运用质量控制措施。
c.定期召开质量生产工作会议,让各个施工负责人分享施工心得,分析取得的工作和不足,促进学习,以便指导后续工作。
d.在各项工作开工前进行工程技术交底,并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2.1.2技术措施
a.强化设计施工图审核,在组织施工图审核时,识别重要的质量因素并对重要质量因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b.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控制构件的生产精度,避免预制构件安装偏差。
c.对重点的施工工序进行监控测量,保证有专人负责,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d.通过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加强监理单位监督,建设单位巡检,施工单位贯彻“三检制”。
2.1.3管理措施
a.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
b.加强对建筑材料、预制构件的检验,保证原材料、模板、钢筋以及预制构件的质量。
c.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从而保证起重机械设备质量。
2.1.4经济措施
a.采取与质量、安全挂钩的奖惩制度,对重要的施工工序实行严惩、重奖制度,利用经济手段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b.保证质量安全生产的资金按照计划能用在实处,保证工程结构的质量安全。
2.2质量问题的对策分析
2.2.1在吊装之前制定吊装方案和吊装控制措施,按照预制构件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对吊具工具进行进场检测,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的养护维修;在吊装过程中保证吊点与构件在同一垂直面上避免构件发生破环。
2.2.2预制构件的质量是工程结构质量的决定因素,预制生产前,对施工原材料、模板、张拉设备进行抽样检验。预制生产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确保尺寸符合设计及技术规程的要求;钢筋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振捣要均匀,构件在规定的环境下养护不少于7天。预制构件完成后,对预制构件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构件的外观尺寸。
2.2.3在绑扎节点连接处钢筋之前,首先熟悉钢筋布置图纸,合理安排钢筋绑扎工序,并且按照预先设定的安装顺序和步骤进行钢筋绑扎;其次加强现场钢筋绑扎管理工作,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在浇筑节点连接处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振捣混凝土的振动均匀,震动棒宜选择体积小,易插入的类型规格。
2.2.4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强度,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灌浆料的流动性,检验混凝土的和易性;其次浇筑板面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防止钢筋外露。
3结语
按照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从预制外墙安装、现浇混凝土、预制梁板安装、预制阳台板及楼梯安装四个施工阶段分别识别质量因素,将17个施工质量因素分析归类为构件吊装问题、构件预制尺寸问题、节点连接处的质量问题和强度问题四类质量问题;并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四个方面提出总体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质量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喜恩.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24-25.
[2]王年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河南建材,2017,(04):307-308.
[3]庄玉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分析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3):111-112.
[4]钟志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1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