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某中学新校区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7期   作者:任波
[导读] 本文通过对学生在校内行为活动的研究,总结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任波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在校内行为活动的研究,总结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借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向的校园规划设计,同时将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通过营造建筑空间及规划布局融入在校园环境之中。
        关键词:教育建筑 学生中心性 校园规划
        1.前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学校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营造,对教育建筑的使用者真正体现空间关怀和文化引导,同时在建筑中嵌入场所记忆、实现专业价值。
        2.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规划地块地形北高南低,内部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项目总用地面积用地面积约130亩,地上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本次用地规划设计全日制72 班中学一座。根据规划布局,本项目包含下列主要单体建筑:教学楼、综合教学办公楼、餐厅、看台、宿舍、以及体育场地等配套设施。主要功能包含教学、实验、图书阅览、办公、住宿、餐饮及体育锻炼等。
        3.规划原则及设计理念
        (1)回归山水特色、体现河洛文明
        校园建筑整体采用新中式风格,以当地灵性的山水为形,塑造充满山水诗意的建筑群;以璀璨的河洛文明为内涵,打造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和充满中国古典意境的庭院空间。
        (2)着重分析中学生的行为特征,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及简捷流畅的的交通体系,短时间内疏散大量人流,并妥善解决校园学生的步行距离问题。尊重周边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景为人用,注重步行系统及学生交流空间的设计。
        4总体规划布局
        (1)方案构思
        建筑是一种语言,而教育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与继承的重要载体,作用举足轻重,教育建筑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舒适的、趣味的、多样的交流空间,而这些也自然成为我们在本次设计中的基本理念与出发点。
        在设计中我们希望通过对各种不同功能用房的区分与整合,以及对造型细节的塑造与,推敲打造一个合理高效、多样有趣的具有相应建筑性格校园空间,创建一个与自然环境、城市景观协调的强烈文化氛围、层次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校园。不仅能满足教育教学的使用要求,还要能成为城市区域内的一个靓点!
        合理分区,有机联系
        校园整体采用中轴对称布置。综合教学办公楼坐落于整个校区的中心位置,南侧向外延伸为中心景观广场,并面向道路开设礼仪性主入口大门,北侧面向道路开始次出入口。中心区域东侧布局教学楼,西侧布置宿舍楼及餐厅。两组建筑呈现对称布置。宿舍楼西侧为体育活动场地及看台,与体育中心有机结合。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最大程度利用沿河景观,为师生提供优美的学习生活空间。
        整合功能,体现集约性,突出标识性
        该校区班数众多,土地紧张,利用专业教室及公共教室与普通教室对日照要求不同的特性,对其进行整合,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对土地的高效利用。由于学校建筑的公共服务特性,我们在赋予学校建筑教学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学校建筑在一定区域内的独特性与标识性。
        绿色校园,提高与城市的融合度
        校园内通过绿地绿化的设计,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生态环境,使之与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还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等与当今倡导的低碳绿色概念同步,真正实现绿色校园。
        (2)功能分区
        本次设计布局合理,满足交通流线和开口要求的基础上,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美化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学校面积分布、功能区域符合学校功能要求。本次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在场地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布置主出入口→中心景观广场→综合教学办公楼→北广场→次出入口。中心区域东侧布局教学楼,西侧布置宿舍楼及餐厅。两组建筑呈现对称布置。宿舍楼西侧为体育活动场地及看台,与体育中心有机结合。

在南侧道路设置主要出入口,人车流在主入口处即实现分流,车辆向东直接进入停车区,而大量的人流则可步行通过南侧入口广场进入校区。因为本项目学生主要是采取寄宿制,所以交通的组织主要是教学楼、宿舍楼和餐厅之间的流线关系。在此之间设置广场或风雨连廊,提供立体式多条通行路线。场地内设置有完整的消防道路,以满足事故发生时的疏散及救援。
        (3)绿化景观系统:
        学校的景观构成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校园中心广场景观,通过水系、绿地、树木等形成中轴对称的景观体系。其次是校园内的组团庭院景观,在庭院较小的空间内,通过草坪、灌木和小乔木的合理搭配栽植,形成了局部范围的立体景观,加上精致的修整,细节的场地处理,使这些庭院是学生实现互动交流与课外学习的重要空间之一,也是校园体现绿色与细节的重要媒体之一。最外围是围绕学校而设的校园景观带,通过栽植乔木等植物,引入水系,不仅能够起到美化视野的作用,同时能够隔离更多来自城市道路及周边环境的噪音与粉尘,维护校园内的安静与卫生。
        (4)新技术新材料
        随着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不断关注,校园生态建筑环境的构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注重绿建设计,应用海绵城市的理论,不仅通过绿地植物等景观系统来实现生态效应,更是结合多种先进技术,创造校园生态建筑环境。比如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广场透水砖、太阳能路灯等新材料新技术来打造生态型校园建筑环境。
        5.设计特色
        特点之一: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而设计。
        校内师生行为路线及时间规律,为早、中、晚时段内出现峰流式人群密集流动,并集中在宿舍与餐厅、餐厅与教学实验楼之间。本次设计将中心广场抬高,形成地上和半地下空间,生成两层别具特色的上下通行流线,用以解决密集拥挤现象。上层自道路抬高1.45米,作为教学使用平台,同时升高的视野使师生轻易的从楼宇之间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观。下层自道路降低2.4米,南部结合下沉庭院、景观天井、采光天窗、以及灵活多变的活动休憩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遮风挡雨、又充满趣味性的通行路线。
        在临近教学实验楼的一侧,设置各种开放性的兴趣角、活动室、交流空间;临近宿舍楼的一侧布置洗衣房、小型超市、浴室等便利学生生活的用房。所有功能用房围绕下沉庭院、景观天井、采光天窗布置,做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下层北部作为停车场,满足校内人员使用的同时,缓解体育中心的停车压力,彻底隔离学生通行路线与机动车路线,做到人车分流,保证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特点之二:为半开放式校园的城市职责而设计。
        中国的学校大都是封闭式的,而本次校园设计将图书馆、体育场、停车库在假期对于城市开放共用,为城市居民提供半开放式的服务,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  交通组织
        (1)出入口的设置
        在南侧道路设置主要出入口,人车流在主入口处即实现分流,车辆向东直接进入停车区,而大量的人流则可步行通过南侧入口广场进入校区。礼仪性出入口设于南侧,两侧建筑对称布局,层次丰富,高端大气;大门适当退让,在主入口形成缓冲广场 ,有效缓解接送孩子时的城市交通压力。次入口设在北侧,教学办公区形成南财向轴线。东侧设停车场,机动车入口处即向东驶入地面停车场,与教学区人流不发生交叉,保证校园安全。
        (2)道路系统
        校园主要机动车道宽6m,形成简单快捷的环形道路网,连接各个分区。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9m。校园内部的步行道路系统,除了通行消防及救护车等特殊车辆外,限制其他车辆出入,保证校园的安全与宁静。“一纵一横”的步行景观轴线连通各个分区,通过广场、道路、铺装等方式将人流进行快速有机的疏散,不仅可以短时间内快速的解决大量人流交通,还使各个功能分区拥有了最短、最便捷的直线交通联系,对解决校园学生步行距离问题非常有利。
        (3)停车系统
        本方案采用地上停车的布局模式。在用地东部预留地面停车场,机动车在出入口处即向东行驶,便捷地进入停车场,减少对校园步行系统的干扰,有利于实现人车分流。
        7.结语
        本次校园规划以学生在校内的活动为中心,铺开进行规划设计布局,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以后的设计中,还会对具体的细节设计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同心圆、童心园——南通市城中小学三里墩校区建筑设计[J]. 孙科峰.??华中建筑.?2019(10)
[2]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初探——以蓝田九年制学校为例[J]. 杨波.??建筑与文化.?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