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关键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王宏伟
[导读] 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之中,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
        王宏伟
        北京中天元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0142
        摘要: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之中,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改变为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贯彻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方针,全面改善城镇的发展品质,这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产业转型、节能减排、环保低碳、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进一步阐述了预制装配化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关键;分析探讨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之中,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改变为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贯彻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方针,全面改善城镇的发展品质,这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产业转型、节能减排、环保低碳、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先进的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通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整合投资、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等产业链,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通过工业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来代替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二、国家有关推进预制装配化建筑的政策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中第(八)条提出推动建筑工业化,要求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
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积极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2014年1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简称《导则》)开始施行,《导则》中提出在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宜推进产业化发展技术,并从标准化设计、装修一体化、结构体系及预制构配件和施工技术方面专项设置了产业化技术指标,为绿色保障性住房建立完善的实施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切实有效的保障,有助于各地政府形成绿色保障性住房产业链,建立覆盖全寿命期的配套服务体系。
        三、我国预制装配化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发展预制装配建筑还处于试点阶段,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尚未健全,基于专业分工的生产布局没有形成,以及关键技术有待改进等因素,其成本、工期与传统现场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没有比较优势,致使行业和社会认同程度不高,预制装配建筑的发展面临困境。
        (1)产业基础薄弱,成本较高。尽管国内建筑工业化在不断加速,但还未形成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高、具有高技术引领性的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由于构配件生产厂家多数还处在筹建期,工厂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难以形成短期效益。

受运输半径和装配式建筑数量的限制,工厂任务不够饱满,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要高于传统现浇方式,因此短期内较难成为建筑生产的主要方式。
        (2)关键技术有待提高,连接方式存在创新空间。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该结构体系通过竖缝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和水平缝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带或圈梁实现结构的整体连接,竖向受力钢筋采用套筒灌浆、浆锚搭接等技术进行连接。最终通过构件与构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等关键部位的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
        四、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的对策建议
        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不仅需要政策的指导和支持,更需要全行业充分认识国民经济新常态对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根据建筑市场变化的趋势,从建筑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出发,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因地制宜、勇于实践。通过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改进创新关键技术,破解预制装配化建筑的发展瓶颈。
        (1)制定总体规划,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设。
        发展预制装配建筑,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标准体系。通过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在总结现阶段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发展预制装配建筑的总体规划和构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监督检验全过程,以及主体结构、装饰工程、设备安装、运营维护全系统的标准体系,用以规范和指导预制装配建筑的科研、设计、构件制造和施工安装活动,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创新关键技术,提升工程质量。从事预制装配建筑生产的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应从建筑多样性、构件标准化出发,加快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要注重通用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升预制装配建筑的品质。
        (3)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市场监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预制装配建筑生产的特点,完善相关的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管和竣工验收备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预制装配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构件生产环节,可采用生产许可证或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以落实质量监管确保构件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
        (4)整合行业资源,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建筑行业应按照城市规划和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布局。施工企业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和设备资源,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企业和施工单位也应根据预制装配建筑的发展趋势调整设备购置和安装作业力量。要防止产生“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
        五、总结语
        本文认为要落实预制装配化建筑工作,需要制定总体规划,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设;创新关键技术,提升工程质量;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市场监管;整合行业资源,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转变工程建造方式,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预制装配建筑;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奖励措施。希望这些对策建议,能够对我国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中宇,郑姣.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住宅产业,2015(09):1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