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志
身份证号: 37132319901028****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当今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因为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是当今住宅建设中最频繁的,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合适的建筑技术,同时需要检查建筑细节。如果存在安全隐患,混凝土结构工程原有的强烈质量效应就无法发挥出来,容易造成房屋建筑的巨大工程危险、破坏甚至倒塌。面对这一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对整体施工质量的二次加工操作,加强了施工项目各环节的管理,保证了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研究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在逐步发展,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各种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熟。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种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在后浇带技术的应用中,建筑物的施工值得重视。施工前要有具体的平面图,建筑物按平面图修建,后浇带预留位置要有规划,建筑物按平面图修建。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加快,我国住宅建筑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如今高楼遍地的时代,建筑行业会成为热门选择,建筑行业下有很多小项目支撑,后浇带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我国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都是建筑物和裙房的结构和基础设计,其中裙房的荷载远低于主体建筑,所以两者的降水会有差距。因此,必须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操作,在房地产施工的梁、墙、楼板的相应位置留有临时的正规工作缝。主体基本完成后,大部分沉降会相对稳定,然后填充较高等级的混凝土,直到裂缝完全消失,建筑就有了完整的结构。这就是后浇带技术。
2.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意义
后浇带施工针对房屋主体结构,在相关部位设置次浇区,如楼板、墙体等。通常,浇筑区的宽度在800 ~ 1200毫米之间,这是根据浇筑区来分隔混凝土结构。在膨胀收缩方面,当楼板、墙体等结构接近稳定时,在适当的时间填充混凝土,以补偿一定量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浇带施工的有效利用将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工程的结构特点,充分整合结构特点,合理设置后浇带。基于此,不仅会促进建筑结构更加完善,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部温度对构件的影响。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计原则
住宅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而抗应力和释放是混凝土设计中的关键控制因素。对于高层建筑本身来说,虽然其裙房、基础和建筑属于一个整体,但建筑完成后,由于基础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影响建筑结构,造成沉降问题。针对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同时,在后浇带设计中,应严格检测基础和裙房结构,准确计算建筑结构的内应力。在确定基础沉降值时,应采用后浇带技术合理划分裙房和基础,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通过精心计算确定。
4.后浇带施工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
4.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在材料选择上,由于建筑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会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后浇混凝土最好采用掺有膨胀水泥、普通水泥和外加剂的无收缩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使其达到与前浇混凝土相同的水平。确定浇筑时间,通常需要观察混凝土收缩的完成时间,浇筑时间通常选择在混凝土沉降完成后,以达到最佳的浇筑效果。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的锈层和混凝土表面的凿毛。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控制,不宜过厚,否则钢网模板在外压作用下会向外鼓包,最终出现尺寸偏差。用钢网模板浇筑竖向施工缝,最好用钢纤维捣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需要分层浇筑和振捣。振动器应与钢筋网模板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振动器损坏模板造成水泥砂浆损失。如果使用 50振捣棒,其与钢筋网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40厘米。
如果使用 70振动棒,它们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厘米。
4.2竖向施工缝隙处理
上述浇筑完成后,要解决竖向缝隙问题,如处理钢丝板。要分开混凝土凝固条件,分开混凝土条件,区分凝固状态,分别求解。如果固化状态仍处于初始固化状态,则需要使用一定压力的水进行工艺清洗和杂物处理,直到清理结构中显示出骨料,然后才能停止上一工序。这时候就需要对网本身进行清理,保证其利用率的高效率。如果是凝固的,处于最终凝固状态,需要先拆净模具,然后清洗干净。擦洗时,可以用高压水清洗,一些难以清洗的部分也可以手动清洗。
4.3后浇带钢筋设置
后浇带中的钢筋是否断开或贯穿,应由后浇带所起的作用来决定,但各种规范的规定也是不同的。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是解决高层建筑结构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在这一段,两侧结构沉降差产生的钢筋应力应变相对较小,不会影响结构的沉降。因此,后浇带中的钢筋一般应穿入。伸缩式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长结构的收缩变形而设置的。伸缩式后浇带的作用是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不是温度应力,因此应提高其对温度应力的耐受性。因此,穿过后浇带的板和墙体的钢筋应断开并重叠,以利于两部分混凝土的自由收缩。这一点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被忽视和误导,导致后浇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般做法是按正常钢筋穿过后浇带,在该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天内,用气割法切割与后浇带垂直的主筋,在后浇带施工前用电弧焊将断筋焊接好。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焊接质量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4.4选择合理的位置和材料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中,需要选择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剪力墙施工,后浇带不设在中心位置。在主梁和模板上选择一个良好的定位,以防止过大的剪力和弯矩造成的施工压力。在选材方面,需要清理裂缝和积水,以保证后浇带构件表面有超过24h的润湿性。所用的建筑材料应为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如掺有水泥和膨胀添加剂的混凝土。如果后浇带的结构强度大于连接施工的结构强度,则需要在后浇带施工前提高一级混凝土,并仔细振捣配置混凝土。
4.5模板预置和支持
在预设模板的过程中,应以工程施工方法和图纸为基本依据,合理划分,确定混凝土浇筑施工层的支撑模板。混凝土浇筑时,应预设钢丝网模板,以提高钢丝网和钢丝厚度的均匀性。一方面,后浇带的设置必须在混凝土满足相应强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使后浇带的结构构件处于正应力状态,增强设计荷载性能。后浇带施工时,应根据后浇带的方向在两侧设置模板,以保证后浇带的凝结与规定的强度标准一致,然后超过后浇带预设的模板和支撑,以免对其他模板的周转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当使用土方工程加固侧模板时,
可以应用双层钢丝网和钢筋支架等展开相关作业。在梁和板支撑期间,采取钢管架和门架加以支撑。最后,当混凝土强度和施工技术标准相符合的情况下,就不需要超出支撑架。
结束语:总之,后浇带施工方法是房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能有效处理沉降和温差引起的裂缝,尽量保证房屋质量。施工企业应重视后浇带的维护和改造,密切关注裂缝现象。在使用后浇带施工方法时,应结合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等不同的施工条件和要求,科学采用后浇带的方法,掌握浇筑时间,以保证房屋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房屋的美观性,延长房屋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王泽,胡诚家,陈龙光,毛锦波.对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居舍,2019(26):38.??
[2]周玉平.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13(06).
[3]赵金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