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根亮
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 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沥青混凝土公路建设在公路工程事业中亦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各行各业对交通的需求。在沥青混凝土公路建设的大量投入使用中,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标准,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广大公路工程单位积极提升其路面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方案,从而让沥青混凝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成本较低,运用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路面的受力状态,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应用
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公路路面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强度以及是否存在裂缝问题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道路施工安全与整体施工质量。路面的施工控制就是根据实际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所使用的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进而对路面结构进行整体验算,最终得出误差值,然后根据验算结果计算出路面结构的变形与压力等多方面施工控制因素,采用针对性措施减少各种因素对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传统水泥路面方面,稳定性好,耐压耐磨性好。因此成为公路建设的主流材料。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噪音,轮胎容易过度磨损,路面容易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不会出现永久裂缝,而且在路面相对平坦的情况下产生的噪音要小得多。因此,改性沥青已成为公路工程的新宠,成功地应用于公路工程。为了确保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施工必须按照标准施工和标准施工程序严格进行。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结构最为重要。混合料的各种材料必须在准备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之前进行测试。要以改性沥青的特殊性,按照各种指标和质量控制进行试验,以确保改性沥青的质量。同时,应该科学地引进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创新想法,采取新措施,满足未来公路建设的需要,为交通运输行业寻求更好的方法。
3、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准备工作
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准备环节材料准备工作最为重要,其次是施工图纸会审和机械设备检测,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质量会对施工的最终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首先分析施工材料的准备环节,针对沥青材料、精细集料、材料拌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沥青材料作为基础材料,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在准备材料时,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基本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类型的公路对沥青材料有着不同的要求,其次分析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图纸的合理性是提高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正式施工前,针对施工图纸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布设、规划,可以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及时和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完善施工图纸,为后续施工工程质量奠定基础。最后机械设备检测工作,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且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保证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要求。
4、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
4.1热拌式施工
热拌式沥青混凝土施工主要是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摊开铺设,根据公路等级、路宽确定机械设备数量。在初步捣实沥青混凝土拌合料后,要进行初次碾压工作,碾压形成厚度不能超过10cm,在完成初次碾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重复碾压、最终碾压,初步碾压的温度要控制在标准要求基础上。在此基础上要对路面平整程度进行检查。针对不平整或者凹陷的部位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初步碾压调整完成后,采用振动型或者重型压路机完成施工,保证路面密实度达到要求。在最终碾压阶段采用60~80KN 的压路机运行两遍以上,让路面更加平实,没有压路机痕迹。
4.2洒布式施工
采用洒布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表面处理; 第二种为灌入处理。在第一阶段,采用多层次铺设的方式,形成一个不超过3cm的薄型路面。首先让基础层的材料全部裸露,保证基础层干燥强度的基础上,铺洒沥青混凝土。其次采用机械洒铺车完成铺洒工作,必须要将施工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铺洒矿料,保证铺洒均匀,避免堆积和留白。最后进行碾压,从两侧向中心进行碾压,一般重复4~5次。和表面处理不同,灌入处理应用在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中,形成一个厚度在4~8cm。施工流程和表面处理较为相似,基础层进行清理,灌入沥青混凝土,铺洒矿料完成碾压,如此反复。一般会循环施工3次,以此保证施工厚度和施工强度。
5、分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5.1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在铺筑之前,应该对基层质量进行检查,对联结层及面层进行连续性施工。面层在开始铺筑之前,应该将粘层沥青进行铺洒,已经完成铺洒的沥青粘层表面或是已经完成清扫的沥青粘层表面不允许进行车辆的行使。混合料在摊铺之前,应该在接触面上刷一层热沥青结合胶料,涂刷过程中必须确保不会对周边未进行涂刷的区域造成一定的污染。
5.2混合料压实
将混合料刮平及摊铺工作完成之后,应该对中线位置进行全面检查,若出现不规则地方必须利用人工进行及时调整。压实工作分别需要进行初压工作、复压工作及终压工作。碾压作业必须在温度控制中进行,每一个阶段内的温度存在一定差异,在终压工作完成之后温度一般会大于70℃,复压完成之后温度一般会超过90℃,初压工作完成之后温度一般会超过120℃。碾压过程中,方向为纵向进行,摊铺材料过程中,一般都是由低朝着高处进行均匀并且缓慢摊铺[1]。
5.3对水损施工进行优化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之内的水分一般是经过缝隙进入其中,甚至会进入集料当中。这种被水损坏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预防方式,应该从集料施工过程开始着手,对于被剥落损坏的部分应该减小,若初始的粗集料因为不利因素被压碎,本身结构就会非常粗糙,表面集料应该在处理之后变得更加洁净。很多液体抗剥落剂的表面活性非常大,对沥青表面张力的减少有着关键作用,能够让沥青表面及集料表面存在相反的电荷,让集料表面的湿润度更大,同时将沥青及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进行有效增强[2]。
5.4对缝隙进行施工
公路路面施工进行中,一般会因为接缝两端与构造物之间未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使得接缝问题出现,针对这种问题,必须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及修补。接缝问题在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就是要将接头进行切除,切缝过程中,需要利用切割机将残缺部分沥青混合料割掉[3]。
5.5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施工检测
公路施工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测评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将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合格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促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工作满足严谨性标准,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路面的平整度,还会对公路耐用度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工艺研究,对促进公路工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现场施工细节,针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严格规范,从而让公路施工取得良好的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9(11):118.
[2]聂堃,傅鹏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70-71.
[3]王志宏.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