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决策风险评估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5期   作者:莫海学
[导读]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棚改项目)是重大民生工程

        莫海学
        460025199406***710 海南海口 570300
        摘要: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棚改项目)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相较于一般工程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工作量庞大且环节众多,在土地规划、征地拆迁和居民安置环节风险因素居多,因此前期规划的准确制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决策的抽象性,无法做到精准的判断与评价,使得棚户区改造项目无形之中面临很多的风险。为了保证棚改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需对棚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并依据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针对性的实施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城市棚户区改造;前期决策风险;评估研究
引言
        老旧棚户区不仅影响城市风貌,还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空间资源、生态资源等,使居民生活舒适度大幅降低。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形成科学规划、功能全面的新型安置房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在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下,必须做好城乡棚户区空间引导和功能聚集,充分契合区域人文资源、生态资源保护需求,实现城乡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1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棚改项目风险致因分析在棚改项目
        前期决策阶段,全面准确的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可使项目的风险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有关棚改项目风险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发现现有的研究中对融资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两方面研究较多。在结合棚改项目自身特点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从政策风险、资金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和项目开发风险四个方面进行棚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1.2政策风险
        区别于一般建筑项目,棚改项目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关棚改项目的支持性政策,使得棚改项目取得巨大进步。由于棚改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此期间政策制度随着政治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无形之中增加了棚改项目的风险。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颁布的有关棚改项目的规章制度完善度越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各地政府对棚改项目的监管和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1.3程序不规范风险
        重命名项目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特别是在翻新旧房间时。改造新旧危险空间时,应确定有关旧空间是否为危险旧空间,是否已过了拆除期限,并在完成批准程序后方可拆除旧建筑,因为在拆除错误后,建筑监督可能会受到处罚。如果未经批准而取消改建房屋的工程,则已拆除的房屋被定为无危险,受影响地区受到处罚。
        1.4资金风险
        棚改项目的持续周期且所需资金量大,对未来利率变动难以准确判断,若是利率上升,则效益下降,反之则上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若是所需材料物价上涨幅度超出项目的预期范围,将会使项目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力也会导致资金风险的产生。棚改项目所处地区的发展水平对项目的融资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1.5设计变更和签证风险
        棚屋改造阶段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大的财政投入。模板施工阶段应防止设计变更和签证。因此,如果某个构造块确定,在基础设施被编辑时需要对地块的一部分进行改造,并且在运输后发现地块的一部分为污泥,则建筑行业可以建议购买硬土地来替代污泥。但是,这一备件项目不在原来的清单上,需要增加签证,导致基础费用增加,无疑会增加项目的总费用。


2棚户区改造的实施对策
        2.1国有土地征拆对策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是棚户区改造的初衷,因此房屋征拆安置是棚户区改造的核心内容,但怎么改善、改善到什么程度,要多听取居民意见,多与居民沟通,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结合国有土地棚户区改造政策,从群众需求出发,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2.2优化房屋征拆服务体系
        自2011年国务院颁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来,我国各地区房屋征拆工作较过往管理更加严格,在政府实施管理下,通过改建意愿征询、征收政策意见征询、预签约三步保障了居民的合法权益,让居民充分发表意见。但居民拒绝搬迁的成因复杂多样,因此建议在房屋征收各征询意见阶段,充分了解居民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等信息,将问题暴露在筹备阶段,提前针对具体问题做好应对方式;针对居民的实际问题,除传统的补偿安置政策解答服务外,建议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加上社区基层宣传,形成经济补偿、法律援助、社区调解三位一体的安置服务体系;如果棚户区改造为企业职工小区,建议加强企业的作用。
        2.3套型平面设计
        套型设计考虑实用性、安全性和灵活性需求,依照实际功能需求划分室内功能,保证动静分开、公私分开,提高居住舒适度。与此同时,套型设计兼顾朝向和景观,确保全部套型良好日照,同时住户能享受花园美景。根据套型设计需求,本次方案中共包括5种塔楼套型,包括三房、四房等多种房型。设计过程中房型立面选择现代简欧风格和新中式风格,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前者主要将瓦与墙体组合使用,形成鲜明的对比。运用体量的穿插和线条的勾勒,形成富有韵律感的建筑造型。阳台栏杆的虚与墙面的实相结合,达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坡屋面与平屋面相结合,高高低低,丰富多彩。而后者则侧重以简洁大气为主,立面以米黄色系为主,实现建筑立面的纯洁简朴感。屋顶大多采用缓屋顶、大屋檐,看上去沉稳内敛,四面缓斜坡屋顶,大量运用水平线元素,表现出空间的内外连续。
        3.1针对招标清单漏项风险
        对于投标清单,投标司可邀请两家中间公司准备投标。收到中介发送的标志后,将逐个检查工程数量,对于既列出又符合工程数量的条目,列表中的项目将用作底部项目。对于不同的项目,例如b .如果两个设计文档中的某个项目不存在或不一致,则更改区域必须与中介积极沟通,以确定可能存在的不一致,直到两个公司将相同的列表条目和设计数量显示为子项目,以避免忽略投标列表。
        3.2创新规划方式
        规划稳定是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建议从四个方面对接棚户区改造项目思路与规划管理思路,确保项目可操作性。(1)确定规划工作的责任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棚户区改造的“政府主导”的定位,建议由区县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落实棚户区改造区域的控规编制及报审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改造整体实施方案。(2)提出棚改项目概念性方案前,从区域社会、经济效益角度研究区域棚户区改造阶段,结合地区总体规划做好项目定位,特别是农村地区棚户区改造,必须综合考虑村域管理、居民需求、区域规划综合因素。
        3.3评价模型
        根据风险矩阵思想对棚户区改造前期决策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将风险水平用风险的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概率两方面来表示,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用R3、R2、R1表示,该等级划分主要用于对贝叶斯网络结构的参数学习当中。
结束语
        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程,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随之扩大,因此旧城区的开发与改造成为城市发展必经之路。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由相关部门积极主导、探索,从而有效解决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永凤.浅谈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8):239.
[2]吴桂兴,张婧.南宁市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分析与防范[J].市场论坛,2019(06):54-56.
[3]夏丽娜.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4]钱宇翔.论棚户区改造中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的完善[D].海南大学,2019.
[5]杨明昊.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