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彬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570226
摘要:换填垫层法主要用于浅层软土地基的换填处理,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不均匀沉降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换填垫层法的换填材料选择、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施工质量要求及质量检测进行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字:换填垫层;地基处理;软土地基
换填垫层法,就是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的较软弱土层,用质地稳定、压缩性低、强度高的材料进行人工回填,并逐层夯实压实形成密实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回填材料根据现场土层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可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矿渣、土工合成材料等。
换填垫层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的地基处理,换填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土的深度及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根据施工经验,换填厚度宜为0.5m~3.0m。换填垫层法设计理论简单,施工工艺便捷,工期短,质量可直观控制,地基检测方便快捷,换填材料来源丰富,在处理浅层软弱地基中应用广泛,是较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1、工程概况
拟建住宅楼位于三亚市南田农场,拟建住宅楼为6层,无地下室,尺寸为55m×10m,现场勘察时为荒地,场地平缓,周边有住宅区。场地地貌单元为丘陵,场地位于乐罗—三才东西向大断裂的南侧,区内无大断裂通过,主要地质构造为岩浆侵入。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拟建住宅楼特点,共布置6个勘探孔。在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由上而下共划分3个岩土层:①杂填土、第四纪冲积层②粉质粘土及第四纪花岗岩风化残积土③砂质粘性土。其岩性特征及工程性质如下:
①层杂填土(Qml):分布于整个场地,褐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和砂,混有砖瓦等建筑垃圾,局部有生活垃圾,结构松散,欠固结,欠压密,干~湿,新近堆填。层厚为1.60~2.10m。
②层粉质粘土(Q4al):分布于整个场地,冲积沉积。灰色,棕黄色,软塑~可塑,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有中粗砂,层厚为1.50~2.00m,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36.6%,天然孔隙比平均值为0.968,液性指数IL=0.47~0.86,压缩系数a1-2为0.41~0.78MPa-1,属于中~高压缩性土,均匀性差,工程性质差。
③层砂质粘性土(Q4el):分布于整个场地。褐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干强度中等,低韧性,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含有砂,属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揭露层厚14.70~16.30m,未揭穿。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2.8%,天然孔隙比平均值为0.874,压缩系数a1-2为0.30~0.48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标准贯入试验标准值为12.6击,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170 KPa,工程性质一般。
场地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层序 土层名称 厚度 重度 压缩模量 内聚力 内摩擦角 承载力
/m γ/kN·m-3 Es1-2/MPa c/kPa φ/(°) fak/kPa
① 杂填土 1.60~2.10 18.20 -- -- -- --
② 粉质粘土 1.50~2.00 17.58 4.06 21.5 10.1 110
③ 砂质粘性土 14.70~16.30 18.96 6.90 41.0 18.7 170
经24小时稳定水位观测,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②层粉质粘土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基本位于②层粉质粘土层顶,埋深为1.80~2.10m。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径流补给,经蒸发和地下径流排泄。粉质粘土含水层富水性、透水性差,属弱透水层。
3、地基处理方案
经勘察查明,场地中存在软弱土层②粉质粘土,属冲沟形成的冲积层,承载力较低,均匀性差,不适合用作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若将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全部挖除,以③砂质粘性土作为基础持力层,则基础埋深达到4.1m左右,在结构上需要增加基础梁和加大柱截面,造成工程造价增加,且基础埋深过大存在不安全因素。
综上,考虑选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将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全部挖除,用级配良好的砂石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回填至设计标高,再进行基础施工。该项目中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进行回填,主要出于几点考虑:⑴地基基础没有抗渗要求;⑵砂石储量丰富,就地取材,来源丰富;⑶性能稳定,压缩变形小,能轻易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4、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选取受力最大的基础底面进行验算,根据结构计算,基础底面的最大压力为167kPa,基础尺寸为3.0m×3.0m,换填砂石的重度取19.00kN·m-3,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2条验算下卧层承载力:
pz+pcz≤faz
pz=
式中:pz—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pcz—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faz—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b— 矩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取3.0m;
l—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取3.0m;
p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pc—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z— 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取2.0m;
θ— 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取30°。
将各参数值带入公式计算得:
pz=41.11kPa;pcz=56.22kPa;faz=216.87kPa
满足pz+pcz=97.33kPa≤faz=216.87kPa,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5、施工质量要求
换填垫层地基处理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按序进行,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把控,施工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施工手段。
⑴挖除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时,应该预留20cm以上的土层用人工清除,避免扰动下卧层。开挖深度较大,土量较多,开挖土方应清理运走,不能堆积的基坑边,避免造成边坡失稳。根据勘察报告,在开挖深度范围内存在地下水,在基坑底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采用明沟排水方式降低地下水位;
⑵该项目属于大面积换填,换填材料选择砂石,砂石宜选用粗砂、中砂、碎石、卵石,并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超过5%。可以采用重型碾压机械、平板振动器完成碾压工作,根据相关施工经验,先用碾压机械静压2遍,再用平板振动器振动碾压10遍,最后再进行静压2遍,这样换填砂石可以达到较好的压实度;
⑶应分层进行碾压,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边碾压边浇水,保持砂土湿润,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6、换填垫层质量检验
⑴分层质量检验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并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对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可选用环刀取样、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或轻型动力触探等方法进行检验,该项目采用环刀取样法进行垫层质量检验,取样点按技术要求选择在每层垫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数量为每个独立基础下2个点。根据检验结果,每层垫层的压实系数λc≥0.97,满足规范要求。
⑵竣工验收
换填垫层的承载力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该项目在完成换填垫层施工后选取3个点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数据如下:
根据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换填垫层后的地基承载力可达到180kPa,满足设计要求,且地基沉降也满足规范要求。
7、结束语
换填垫层是一种比较简便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施工过程简单,工期短,工程造价低,施工质量便于控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换填材料要根据现场土层情况及项目情况进行比选,要充分考虑换填材料的适用性、经济性及稳定性。在海南地区选用较多的换填材料是级配良好的砂石,砂石稳定性好,易压实,承载力高,沉降少,且来源丰富,在海南多个区域都有较好的换填效果。
进行换填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严把质量关,在完成施工后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参考文献]
[1]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
[2]覃森,李毅.砂石换填垫层技术在旧砖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5(02):139-142.
[3]倪红梅.换填垫层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山西建筑,2006(11):64-65.
[4]李志亮,纪成亮.天然级配砂卵石换填垫层施工控制参数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S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