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5期   作者:赵冬生
[导读] 城市是社会经济与文明的中心,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形态的基础框架

        赵冬生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城市是社会经济与文明的中心,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形态的基础框架,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交通矛盾已成为影响众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缓解交通矛盾,因此,我国轨道交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此本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模式,旨在为其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不仅疏解城市交通,更重要的是引领城市发展、拉开城市框架、支撑产业发展、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城市轨道的发展阶段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的起步阶段,以1965年建设、1969年通车的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23.6公里),天津70年代建成7.4公里地铁为代表;80~90年代末的初始阶段,以上海地铁1号线、广州地铁1号线、北京8号线为代表,10年建设54公里;90年代末至目前的快速发展阶段,起步于1999年国产化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形成比较稳定的高位发展;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轨道交通公司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都将依次经历“单一建设”“建设+运营”“建设+运营+资源经营”“线网发展+多元化经营”四个发展阶段。
        2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努力的方向
        尽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在近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现阶段在新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与管理制度不全,缺少研发基金和政策扶持,资金、人员不足;二是参建单位对新技术应用动力不足,研发应用率低;三是应用风险的分担机制不健全,应用推广协同性差。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创新,推动轨道交通工程高质量发展。
        2.1创新责任体系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建设管理主体,在整个工程建设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要落实好建设单位质量安全首要责任。一是做好“总策划、总推动”。坚持源头策划,牵头构建质量安全专项管理体系,积极推动体系落实,夯实质量安全管理基础。一要坚持预防预控,策划构建并主导推动实施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二要加强过程控制,策划构建并推动施工等单位实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三要强化应急处置,策划构建并牵头组织共同实施应急管理体系。四要统一调度指挥,策划构建并组织协调实施动车调试管理体系。五要推动标准落实,策划构建并主导推动实施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二是做到“总保障、总协调”。坚持加强保障措施,促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积极协调参建各方,促进建设环节有效衔接。一要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制及规章制度,建立保障合理工期造价论证制度。二要强化组织保障,依法设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委托开展第三方质量安全服务。三要完善经济保障,组织投保工程保险,转移工程风险。四要提升技术保障,牵头开展质量安全数字化、信息化及智慧化建设。五要加强工作协调,保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全过程、各参建单位间有效运转。三是承担“总负责,总主导”。坚持履行主体责任,负责工程建设过程质量管控工作,扎实主导工程验收,确保优质工程顺利移交。
        2.2开放型融合发展
        只有坚持开放型合作、互利共赢,积极融入市场经济,才能够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前期长沙轨道交通已在开放型合作方面迈开了坚实的一步:积极融入轨道交通产业链,助推本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发挥公司在产业链下游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实践和服务优势,为轨道交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试验、验证、试用提供开放平台。同时,应该看到:一方面,公司需进一步开放融合发展。如物业公司信誉等级不高、涉足业态窄(尚未进入商业物业),公司拥有的优质地铁物业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采用地铁正线引入特许经营、全资子公司混改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的探索还有待加快等;另一方面,目前轨道交通与之相应的金融、人才、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储备不足。需着眼长远发展,不断加大开放型合作力度,努力在更广领域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2.3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轨道交通作为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咨询、工程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管理、装备制造等板块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链,是彻彻底底的新动能。秉承“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理念,在建设好和运营好地铁的同时,发展地铁产业、打造地铁经济。目前,我国某市轨道交通集团已初步形成地铁设计、建材、盾构机生产、管片制造、电缆生产等轨道交通产业,近年来通过股权投资方式与盾构制造、管片制造、电缆生产、车辆维修等16家企业合作,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积极推动与央企、世界500强企业等展开合作,推进地铁造修、智能运维、车辆关键系统项目落地投产;依托重工厂区,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推进与海外超大直径盾构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设备租赁平台建设,筹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云平台。抢抓地铁建设黄金时期,加快布局地铁产业,按照“以施工装备为核心,以产业园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助力产业升级。
        2.4坚持改革转型
        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经理班子和各个管理层级的职权边界和定位,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使公司运行更加符合现代化企业标准,实现灵活高效的管理。完成“去平台、市场化”转型,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整合配置优质资源,在争取政府全方位政策支持下,不断增加市场化收入,保障轨道交通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增资”+“增收”等系列措施,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通过增收提升市场经营能力。轨道公司工作重心要从“建设地铁”转移到“经营地铁”。大力培育发展与轨道相关的产业,聚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服务商。一是引进战略投资人;二是增加股权收益;三是增加土地经营开发收益。加强片区土地一二级开发联动,扩大土地增值收益。大力发展轨道物业和地下空间开发,推行“轨道+物业+社区”TOD模式,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资源增值的带动效应。
        2.5创新体制机制
        区域各城市主体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企业、铁路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在项目规划建设、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快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新格局,开创轨道交通支撑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结束语
        未来,轨道交通集团应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服务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科学布局地铁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荣.轨道交通与大城市形态互动演化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01):12-13.
        [2]魏栋.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Ⅱ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8-19.
        [3]罗静峰.关于新形势下勘察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铁道工程学报,2018,35(1):106-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