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原因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储晓正
[导读] 中国的道路工程施工里程十分可观,其施工规模往往比较大
        储晓正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中国的道路工程施工里程十分可观,其施工规模往往比较大,但是路面沉降问题始终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必然会造成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另外,路面沉降问题还会造成车辆通行速度降低的问题,使突发性交通风险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路面沉降过程中,道路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也会大幅度降低,道具表面凹凸不平等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难以进行控制,不利于道路工程的有效应用,只有尽快调整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而充分应用道路沉降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后,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原因;对策;研究
        1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原因
        1.1道路路基填料因素
        在重建或改造市政道路工程路面的过程中,路面的质量会受土质承受能力的影响。软土在我国分布较广泛,软土大量存在我国市政道路路基中,受软土较大的含水量和较差的稳定性影响,软土难以压实,无法达到预期成果,不能完全压实的情况较为常见,会使市政道路工程路面路基含水量增多而发生沉降。受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影响,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无法开展全面的地质勘察和测量,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的发生概率将大幅度提升。
        1.2市政路面因素
        市政道路下方存在大量地下管道,应注重市政道路路面受到的地下管道影响。对建成年限较长的市政道路工程,长时间的压力作用会使地下管道出现损坏,导致市政道路路面沉降,影响行人与车辆安全。市政地下管道施工完成后,回填环节的控制不当可能带来相应影响,如在回填厚度、回填压实工作等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存在不满足标准规定的回填压实和底部缝隙,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相应材料,不符合标准的回填将引发地下受力不均匀问题,引发市政道路路面沉降。
        1.3新老路基路面结合因素
        新老路基路面结合处易引发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直观的路面破坏可能在该因素影响下出现,如贯通结合处的横向裂缝。市政道路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错台,进而导致路面开裂,裂缝处进入雨水会降低结合面强度,导致路面损坏且使用功能下降。结合相关调研可知,存在沉降差异的新老路基会导致路基结合面产生滑移,路基出现差异变形,破坏路面结构,将引起结合料松散、面层破碎、横向裂缝等病害情况。受新老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影响,会使市政道路的服务性能、结构性能不断下降,路面平整度、结构承载力、状况指数下降至一定程度后,会影响行车安全、舒适度。
        2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对策
        2.1强化沉降监测工作
        为有效应对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沉降监测工作的强化较为关键,可采用专业仪器用于沉降监测,如二等水准测量采用S1水准仪,三等水准测量采用S3水准仪,前者可用于观测工作基桩和校核基准标高,后者可用于沉降观测,一般以0.1mm作为观测精度。应注重监测频率可强化沉降监测工作,对市政道路的填土期,每层填筑均应开展一次观测,如存在较长的填筑间隔时间,应保证观测至少每3d进行一次,施工监测时间需要以3d为最大观测间隔。对路基填筑环节,监测间隔应控制为1d,发现存在较大的场地条件变化或超过有关标准的变形,应适度提升监测频率,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须适度提升监测频率。以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填筑预压期为例,第一个月观测间隔为3d,第二、三个月观测间隔为7d,四个月之后观测间隔调整为15d,直至预压期结束。具体施工过程的沉降监测应结合相应预警值,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2.2监督并控制地下管道与回填工作
        对建设过程中的市政道路,应严格监督与控制市政道路路面下各类影响因素,保证相关施工和操作严格遵循国家规定标准,避免路面沉降问题。在铺设市政道路下的管道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地下管道质量,施工前应由专业人员分析地质地形,严格遵循行业规定和设计要求。地下管道回填环节,应采取人工回填的施工方式,避免机械操作不当引发的破坏问题,具体实践需要保证回填人员的操作达标,并控制每层回填厚度为20cm。应重视管道管材质量的针对性检测、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老旧地下管网的更换、管道接口的严格处理、管道周边土体腐蚀性的检查,注重管材的出厂和进场检验、分段施工的针对性开展、止水用橡胶圈的科学应用、化学物质排放针对性检测等。
        2.3强化结合处路基路面处理
        在新老路基结合处的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结合处开挖台阶、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两种方法。结合处开挖台阶指设置多个台阶于市政道路新老路基结合部,结合处开挖台阶可提供更多接触表面积,减少不均匀沉降,应遵循新老路基衔接的要求,需要开展分层逐步开挖,为保证路基稳定性,不可存在过陡的台阶坡度,一般需要应控制在1∶1.5以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指通过铺设各种由人工合成聚合物组成的产品,实现土体的强化、保护,如土工膜、土工织物等,常见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网、土工格室等,这类材料多具备隔离、排水等功能。以土工格栅为例,该材料适用于新老路基结合处的处理,可分为新老路基路面结合处、双向拉伸的土工格栅,具备造价低廉、质量轻、延伸率低、抗拉强度高、整体性能好、耐腐蚀、耐碱、耐酸、抗老化、物理及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势,在土体变形协调方面的表现较为优秀,在施工中的应用较为简单,属于实用性较高的道路用加筋材料。在新老路面结合处的处理过程中,常见处理方法包括设置过渡性路面、预设反向坡度、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等,玻璃纤维格栅的铺设最适用于市政道路新老路面结合处的处理。玻璃纤维格栅具备低延伸性、嵌锁和限制作用、与沥青混合料相容等特性,具备较高的物理耐久性、化学稳定性、高温稳定性。通过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可使市政道路新老路面结合处的结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使用玻璃纤维格栅强化基层,在不影响拉应力的前提下减小表面弯沉,可在基层强度不足时采用此种方法。在面层使用玻璃纤维格栅进行加强处理,可减小弯沉、层底拉应力、沥青面层厚度。为提升市政道路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可在沥青层表面设置玻璃纤维格栅,一般可减少50%的车辙。为预防反射裂缝,应设法实现基层底面弯拉应力的减小,并保证上下结构与玻璃纤维格栅完全黏结,充分发挥玻璃纤维格栅的加筋能力。
        2.4做好台后的填筑工作
        道路桥梁工程路面沉降施工技术可以分成多个步骤来分析,而台后的填筑施工无疑是其中最值得进行研究的内容,它能够避免道路桥梁工程路堤结构的沉降问题。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来看,常见的路堤沉降原因包括路基沉降、结构变形等,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施工技术人员可对填筑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筛选,根据本次施工的质量要求等,判断不同材料的适用程度,并结合材料的性价比等确定材料的采购方案,保证填筑施工的有效性,避免路堤沉降问题。其次,要加强填筑施工管理工作,对填筑施工的各个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对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调整,从而保证施工的最终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避免填筑不到位、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等问题,从而让路堤结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多方面因素均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本文涉及强化沉降监测工作、监督并控制地下管道与回填工作、强化结合处路基路面处理等内容,直观展示了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沉降应对策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路面的使用性能,科学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参考文献
        [1]石恩恩.市政道路工程中路面沉降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舍,2020(26):57-58.
        [2]于习化.市政道路淤泥固化土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