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建
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河北省雄安新区 071700
摘要: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日趋完善的条件下,智能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城市规划体系作为架构,通过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匹配智能识别、智能感应、智能应用平台,满足智能城市建设各项需求,进而体现出智能城市建设中的“智能”属性。鉴于此,文章基于构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如何体现智能城市建设,进行需求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体系;智能城市;建设途径
1导言
构建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体系,离不开智能城市建设。通过提高智能城市的社会认知度、完善智能基础设施、搭建数据汇集平台、加大技术创新、形成数字产业等措施,打造满足市民需求的智能城市。
2智能城市的特征
智能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最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城市建设必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能城市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第二,智能城市是一个互联互通、信息交互的网状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能化运行。第三,智能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能城市的服务对象将面向城市主体,即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促使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3城市规划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目前城市规划体系中,智能城市建设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城市规划方式为主。此外,我国城市建设处于改造阶段,各大城市的规划建设整体已经完成,现有的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对以往陈旧的城市建设模式进行更改,以适应经济发展速度并解决人口增加、交通堵塞等城市规划落后带来的问题。
虽然最近几年智能城市建设理念备受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运用经验的支撑,导致其在城市规划中实际运用较少。即使有的城市将其纳入城市规划进行试点,也因缺乏相对明确的路径,不能发挥出智能城市理念的真正作用。从各大城市目前试点来看,在运用该理念进行城市规划时,许多城市照搬国外经验,追求智能城市改造速度,破坏了本有的城市特色,由于技术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智能城市建设的需求,不仅使智能城市建设效果甚微,还失去了城市特有的文化,导致城市管理陷于被动。
4.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能城市的建设途径
4.1完善城市的智能基础建设
为推动智能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城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内容主要为经济水平、人口数量、交通流量等,根据分析内容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应满足城市与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打造城市智能运营管理体系,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平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生活服务。选定适合位置配置智能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和城乡规划的合理性。
以土地资源利用为例,在保证农田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基于宜居角度进行城乡规划,在有限的空间内,智能识别、统计土地利用效率,可优化和调整国土空间资源,使城市土地资源有机更新,使生产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2搭建开放型信息服务平台
第一,现代城市规划体系需要从未来城市的宏观角度,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说,通过城市规划体系中的规划要素分析,列举出城市规划体系与智能城市建设可以进行相互作用的“建设要素”,然后结合智能城市的功能,为其数据库建设提供海量信息。这种信息的存量与生成量应该显示出相对明确的持续性,即需要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采集服务与数据上传服务。第二,在城市宏观建设层面,选择好数据要素之后,需要借助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通信关联”与“信息共享”的形式,建立起开放型信息服务平台,使各个智能城市之间的数据交流成为可能。比如雄安新区已构建了“1+4+26”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在26个专项规划中,新区制定了智能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构建了“一个中心、四平台”(云计算中心、CIM平台、视频平台、IOT平台、块数据平台),助力新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基底,把政务、安全、交通、医疗、物流等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立于这个数据基底之上,最终实现整个新区全要素数字化和孪生化。借助开放性数据平台和智能感知系统,使城市规划体系体现出智能城市建设对于数据的基本需求,为城市数据库的完善提供路径。在此路径下,各个领域的城市治理与城市服务问题,均可以实现基本的数据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智能管理平台,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与数据管理。
4.3加大技术创新,形成数字产业
智能城市理念实践运用的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的技术创新。目前,智能城市建设仍处于实践初期,国外在智能城市建设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可以引进的应用技术。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利用不同的技术与不同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城市。因此,要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在借鉴中成长,丰富本国的智能城市建设路径选择,逐步设计出具有本国特色的智能城市建设道路。城市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底层架构的基础研究,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的政策倾斜和研发资金支持,提供更多元的研发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和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需要何种技术,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并对技术加以改进,通过技术的迭代更新,为智能城市建设奠定技术基础,进而形成数字产业,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总之,基于智能城市理念开展城乡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使城市规划内容更贴近城市发展需求。在新的智能城市建设时期,一方面,需要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中,为其数据库建设提供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形成持续性的数据采集与上传路径;另一方面,借助城市规划体系与智能城市之间的关联互动,发挥智能城市的各项功能,反向为城市规划体系提供进一步优化的参考依据,进而实现数字城市和物理城市共同生长,擘画出新时代的智能城市蓝图。
参考文献:
[1]顾一弘,徐进,王永利.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J].上海信息化,2018(12):24-27.
[2]邹贤映.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J].居舍,2019(05):162.
[3]赵四东,欧阳东,钟源.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规划师,2013,29(02):5-10.
[4]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05):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