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长效化建设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6期   作者:范耀扬 陈世豪 指导教师:张英倩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创新创业越来越引领着时代发展的脚步
        范耀扬    陈世豪 指导教师:张英倩
        山东协和学院 计算机学院 学生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创新创业越来越引领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最近几年来,全国的高校不断地支持和鼓励着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加大创业的认知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现在许多高校的的招生人数在不断上涨,所以大学生也随之大力增加,逐渐健全创业培训体质,是当代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之一。教育部曾经决定,大力实施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向我国当前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许多深层次原因,其中结合产学研成果,企业文化的认同,没有统一和主导的培养理念,法律法规政策稳定性较弱为主要原因。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长效化建设策略分三个阶段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长效化建设
        前言:大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值得学生们充分认识和认可的,对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深入研,实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的渠道改革,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合作办学七个方面着手,提出适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的运行渠道和改革措施。在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时代里,就业压力特别重,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高校构建出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按照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一、专业认知阶段
每年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加入营销策划协会,让其在空余时间内由高年级的学生负责指导参加各类专业活动。新生自由组合,以四人为一组组成一个专业学习团队,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指导下进行校企合作,并进行销售活动、调研活动、广告宣传活动、营销策划等基础性的工作。
        二、核心能力培养阶段
结合高职院校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特点,形成“四阶循环教学法”。本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进入大二阶段开始实施,其目的是通过真实工作任务和设计课程教学项目,采用项目驱动、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进行。具体操作如下:⑴项目导向的校企合作阶段。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应明确课程实施项目主题及大致的工作任务,并与其单位签订合作意向表。授课教师根据合作单位的要求,结合课程授课内容,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制作明确的工作任务及实施步骤。⑵任务驱动的教学阶段。教师根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模块,利用典型的工作任务开展理论教学。⑶工学交替阶段。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实行的是指导教师制,具体是指利用校内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合作企业的现有资源,开展工学交替教学。⑷方案撰写阶段。在一期的项目实施完成之后,教师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案例报告,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
        三、职业实践阶段
对于处于大三阶段的学生,主要采用的是岗前就业方向课程指导和培训。由学校及教研室共同为学生寻找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这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长效化建设策略
教育部决定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向性表明,要把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纳入到一个需要进行长期训练的计划之中,而这种训练必须纳入高校的创新培养模式之中,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在长效化建设的基础之上,这是对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的新任务与新方向。目前,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了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素质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宗旨。从技能型教育到素质型教育这一转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要想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那就必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长效运行。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可以从学生培养、指导教师的团队建设、规范性的组织模式、学生社团的平台作用等方面进行创新。
        1.完善科技创新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根据调查,学生对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各项赛事的具体信息不明确,不知道怎样有效地参与竞赛;二是对科技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参与竞赛对自己的帮助不大。
         2.在学生的培训管理上采取多层次培训方式
在每项课外科技活动组织的初始阶段即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培训,形式采取讲座、课堂教育、面对面经验交流等,提供给学生一个全面的竞赛架构和思考方向。例如清华友好科技竞赛,我们面向全体参赛同学,由多次获奖的博士生与大家分享参赛经验。中途采取分类培训和指导老师一对一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例如在创业计划大赛的培训中根据创业计划书面撰写、竞赛答辩、技术综合类等不同的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同时各参赛团队联系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化指导。
         3.组建以教师团队为单位的竞赛指导力量,发挥系科教师的团队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要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有相应的一系列可行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一个教师个人的指导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指导力量是产生累加效应的。我院不仅成立以院长为组长领导的竞赛组委会,而且根据不同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由相应的系科以专业为单位,组建由所有相关教师的竞赛指导委员会,并由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确定指导委员会的考核管理方法。从制度和人力两个方面推动教师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
        4.发挥学生社团的天然的优势开展课外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社团组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靠依托。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目标明确、人数多、联系广、凝聚力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完整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强调团队协作性,学生社团恰能提供共同协作的平台。结合学生社团本身的特点与专业应对方向,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在宣传、组织、培训等方面都可以起到有效地辅助作用。
        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长效化建设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10):33-34.DOI:10.3969/j.issn.2095-3712.2017.10.014.
[2]施俊,陆伟刚.地方高校高端人才队伍长效建设机制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71-73.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6.04.019.
[3]韦佳.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及其长效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DOI:10.7666/d.d077568.
[4]赵鹏.电子商务市场品牌建设策略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3,(32):76-77.DOI:10.3969/j.issn.1673-5889.2013.32.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