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窃电及线损监控中大数据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3月7期   作者:周晓亮
[导读]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
        周晓亮
        国网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电力系统正在大力进行深化改革,而且日趋完善。当下,电力领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企业生产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电力领域的智能化反窃电及线损监控中,能够有效保证电力领域相关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营。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反窃电;线损监控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中充分展示着客户的各类用电数据,诸如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等,有助于供电企业实施精准化管理。
        1当前国内用电相关数据信息收集系统现状
        1.1用户用电数据信息收集系统主体架构
        用户用电数据信息收集系统主体架构指的是一类全面综合系统化的用户用电数据信息收集系统,该系统具备显著的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通常来讲用户用电数据信息收集系统架构包含主要终端装置、数据信息通信传送通道及对应的收集装置,上述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某种程度的相互关联及承辅作用。该系统的重要功能是针对信息数据库体系实施集中化管控、针对网络数据信息实施即时调配及控制等。其中,作为信息传送主体的数据信息通信传送通道特别重要,该系统本质目标即为对全部系统实行数据信息传送,保证数据信息传送过程的安全及稳定。现阶段国内的用电客户用电数据信息收集体系的相关数据信息传送通道一般包括光纤网络传送、240兆赫兹无线网络传送及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公网等。数据信息相关收集装置是用电客户用电数据信息收集体系中的基础设施,借助收集装置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通过通信体系信息通道的传送把相关数据信息传输到主控制终端,进而,收集装置对最终用电数据信息结果有直接影响。收集装置通常包括收集体系终端、中央处理器、收集执行装置和智能化显示电表构成。完成对用电客户初始用电数据信息的收集后,能够精确地为结论研究提供保证。当前,国内用电客户相关用电数据信息收集体系的覆盖及有关使用模块联系较多,当中包含综合系统监控、数据信息使用及线路损坏分析研究等。
        1.2智能化供电网络系统发展状况
        当前,全世界各个国家供电网络项目工程建设均已相应地实现智能化控制。智能化供电网络系统建设现已变成现阶段甚至将来的电力系统发展进步主流趋势,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及全球一体化的逐渐完成,供电网络系统作为全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及现实价值。根据有关数据信息,欧洲联盟已经规定并且改善智能化供电网络的建设工程,把其纳进实际工作内容,初步估计可在2025年完全实现,该计划彻底完成以后可以实现92%的覆盖面积及使用效率。另外,德国、葡萄牙等国家现阶段已经完成了智能化供电网络的建设推广及客户用电数据信息远距离收集系统的使用,为相关国家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非常好的推进作用。
        2窃电方式分析
        窃电犯罪分子一般采用改变电能表计量回路二次接线的方式实施窃电。(1)失压:拆除计量回路电压引线,使计量表计有电流无电压,从而无法计量用电能量。(2)欠压:将引入表尾的电压引线虚接,使引入表计的电压值低于实际值时,造成表计的计量值低于实际值,少计用电能量。(3)电流互感器短接、开路、分流:将互感器短接,使计量表计无电流流过,造成表计不计量;将互感器电流回路引线拆除,使计量回路中无电流,造成表计不计量;在互感器二次侧并联一个分流引线,使部分电流从计量回路流过,造成表计少计量。(4)相序错接线:改变相序接线方式,使某一相或全部有功功率为负值,造成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

(5)改变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极性,产生反向功率,造成造成表计不计量;采取改变表计变速比、卡死表盘等手段造成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等。
        3反窃电技术措施
        3.1使用专用计量柜
        历史原因形成有的企业存在无专用计量柜、电流互感器与电能表之间二次连线裸露等现象,一些不法企业将电流互感器短接或断线进行窃电;有些企业生产车间计量装置上蒙着厚厚的灰尘,严重影响计量准确度等。措施:清理无专用计量柜的企业,督促客户实现计量装置的规范化安装,使窃电分子无计可施。
        3.2安装失压、断流、短路计时仪
        由于窃电犯罪分子窃电手段隐蔽,一些窃电方法靠肉眼不能轻易发现。措施:对所有高供高计及部分无专用计量柜的企业安装失压、断流、短路计时仪,将接入二次回路总阻抗自动测试锁定,当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出现短接分流时总阻抗值变化,仪器将触发计数器报警。同时,当某相电压、电流低于设置值时,计时器也能正确计时。
        3.3用负荷管理系统实施负荷动态监测
        负荷管理系统通过电能表485和脉冲接口采集数据,与电能表计量的正确与否关系密切。电能计量装置与负荷管理系统密切配合,能及时发现客户负荷曲线异常,用电检查人员可及时赶赴现场查明原因,把损失降到最低。负荷管理中心反映,某银行连日负荷曲线一直为零,现场查明为客户电压互感器高压熔丝熔断,而该客户工作人员迟迟未将情况向有关管理人员反映,造成少计电能量约5000kWh。
        3.4加装高压计量箱
        在变压器进线端加装高压计量箱,高压部分计量作为考核,低压计量作为计费,计量箱钥匙实行统一管理、责任到人。实践证明,两套计量装置对比的方法行之有效。一供电所线损率长期偏高,采用了两套计量装置比较的方法,线损率降至最低水平。
        3.5供电网络系统大数据技术能够加强用电数据信息的私密性
        为了加强用电客户相关参数信息的私密性,相关供电网络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必须要全方位理解用电客户用电数据信息保密任务具有的关键作用。并且,从根本上来讲,用电客户的实际用电量不但具有一定的时效变化特征,而且也具有着较强的指向性。所以,从该角度来讲,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加强用电客户用电量的私密性,也就显得非常关键。因此,相关供电企业能够行之有效地使用大数据相关分析研究技术及数据信息收集技术,提升用电客户用电量的收集任务及归纳工作,随后依据实际参数来生成具有显著针对性的用电客户响应系统。如此操作,用电客户及本身的用电量之间可以生成相互对应的密切联系,此类联系能够借助数据信息加密技术或监控技术得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供电网络系统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国内现阶段电力数据信息收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科学使用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加强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使用,提升供电网络工程有关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把大数据相关技术投入到电力数据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搭建合理的研究管理体系,能够对智能反窃电及线损监控带来显著的保障效果,进而构建现代化电力收集研究系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庆河.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8(6):272-273.
        [2]冯海超.透视美国大数据爆发全景[J].互联网周刊,2018(1):38-41.
        [3]高明,金澈清,王晓玲,等.数据世系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20,33(3):373-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