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网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3月7期   作者:许璟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用电量不断增长,但在输电线路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许璟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2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用电量不断增长,但在输电线路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相应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一系列问题,使施工人员无法全面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从而影响系统的管理结构。输电线路建设能否有效地进行高质量管理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建设项目,既要保证其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又要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使后续项目整体发展顺利。
        关键词:农网电力;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
        1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概述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地技术、防雷措施和施工气象的选择。在雷雨天气,如果不采取防雷措施,导线很可能受到雷击,造成导线损坏,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后容易发生跳闸事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生产,最终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电力建设单位应做好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防雷措施。目前最常用的防雷方式是通过架设避雷线来分散电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流经铁塔的电流,使导线免受雷电的冲击,从而提高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性能。在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应注意接地工作的重要性。接地工程和防雷措施能有效降低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后的负面影响,有效降低雷击引起跳闸故障的概率,为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天气对输电线路工程的发展影响很大,雷雨天气或高温天气对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极为不利,工作人员在这种天气下的施工风险指数很高。一个理想的气象条件可以使输电线路施工事半功倍,提高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对气象条件的调查,有关人员要收集综合资料,如施工现场的气象观测,对气候条件的详细调查和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和特殊地形,选择最佳的日期和地点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
        2.1基础技术问题
        目前,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台阶式基础、嵌岩基础和组合式基础。这三种施工方法各有特点。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应在不同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的环境中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如果施工在流沙较多的地区进行,施工人员将不使用台阶式基础。这是因为阶梯式基础需要深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浇筑。流沙的流动性会使台阶式基础长期埋深,而台阶式基础的重量比其他两种施工方法高,埋在流沙中更易发生沉降,从而降低地基施工质量。
        2.2铁塔技术问题
        输电线路的建设是在高空进行的。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的布置位置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消除输电线路的一些安全隐患。如果输电线路靠近地面敷设,人们过去行走时很容易碰到导线,这可能导致输电线路混乱,甚至发生漏电。如果有人再碰泄漏的输电线路,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空中架设输电线路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为了使输电线路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差,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采用铁塔,它能支撑输电线路导线和避雷线系统,保证输电线路能同时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它还能防止输电线路的混乱,同时,铁塔的使用也能起到很好的防雷效果。输电线路施工的进度和成本将受到杆塔类型的影响。现有的直线塔和张力塔按塔的受力情况进行划分。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根据施工现场条件选择最佳的铁塔。同时,塔材的选择和后期的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2.3架线技术问题
        导线架设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工程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电力建设单位应制定最合理的策略,使工程建设在保证线路安全稳定的同时,达到经济节约,减少能源损失的目的。同时,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架线张力和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选择张力适中的架线方式非常重要,既能保证导线在空中的稳定性,又不易造成导线坠落的问题,既能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又能节约企业资金。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杆塔和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3.1加强基础技术建设
        基础工程作为塔楼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塔架更加安全稳定。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应采用不同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法。例如,在风化岩地段选择施工场地时,应采用嵌岩基础作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基坑掏空,而作为传统技术的台阶式基础,则应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开挖。需要大量的财力、材料和时间,所以采用阶梯式基础已经逐渐变得稀少;如果施工场地的土壤软弱,基坑开挖将很难进行。此时,应采用联合基础施工,但需要更多的材料,施工操作比其他施工方法更复杂。因此,在输电线路建设的基础工程阶段,还应注意施工工艺的选择,因地制宜,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3.2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根据输电线路的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用杆塔作为施工材料。对于施工环境较好的地区,可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钢筋混凝土电杆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对于施工环境较差的地区,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目前,塔台组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群立法,另一种是分解群立法。由于结构上的差异,钢筋混凝土塔架必须先在地面组装,再进行整体组装。利用杆塔技术时,需要分析其稳定性,主要利用架面风压、垂直压力,架面风压值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中,PN代表跨越架全架面风压,K代表风载体型系数,v代表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风速,FC代表架面杆件的投影面积。
        利用杆塔工程施工技术时,会有压力集中作用到架顶上,这一产生的压力值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2)中,WJ代表跨越架的垂直荷载,代表跨越架子的垂直档距。
        3.3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准备工作、线路架设、接线等,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是线路架设。(1)回报技术。首先,准备一个大直径耐磨滑轮,其直径必须与槽直径匹配。并保证导电部分不超过5%,以减少导线和钢芯铝线的磨损。当损坏面积超过5%时,应切断线路,然后重新连接,以确保架线工程施工的安全。(2)施工过程中严禁在电气线路附近或上方用铁丝绑扎跨越架。跨度大于8m时,可做成拱形,防止中跨沉降。跨度较大时,可用尼龙网或尼龙网覆盖。(3)紧线施工技术。如采用紧线法,应提前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为防止铁塔位移,在安装过程中要临时拧紧铁塔对侧导线,并将接地角度控制在45°以内。
        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极为重要,管理程度直接影响施工效果。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管理还存在着技术支持不足、占用耕地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农村电网输电线路杆塔及接线的技术控制,优化输电线路设计,建立高效专业的施工管理队伍,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方法能为农村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村电网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鹏.农网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与发展,2019,1(06):83.
        [2]曹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14):100.
        [3]丁超,陆翌,胡萨萨,等.面向农村偏远电网的输电线路交改直技术方案研究[J].浙江电力,2019,38(06):59-63.
        [4]穆勇,易资兴.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艺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8,293(01):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