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福建省霞浦县东关小学 3551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儿童诗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目前统编语文教材儿童诗的比例有所上升,儿童诗教学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如何在儿童诗教学方面做到不断创新,切实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围绕儿童诗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给语文教师做好儿童诗教学工作带来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
前言:
儿童诗是专门给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诗歌,其基本特点就是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内涵丰富、童真有趣、浅显活泼等,其在培养儿童感知力、想象力,提升儿童文化素养以及陶冶儿童情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儿童诗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从儿童诗教学情况来看并不理想,教师的不当引导、成人思维、功利诉求等导致了儿童诗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于儿童诗教学进行一个的探讨,总结教学经验,探寻教学规律,从而提升儿童诗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优秀的儿童诗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但是现在许多儿童诗缺乏趣味性,因而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在进行儿童诗教学时,还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存在讲解过细的问题,限制了学生想象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慢慢研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儿童诗的美育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儿童诗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使儿童诗起到促进儿童自身发展和语文教学发展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提高儿童诗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诗阅读指导观念。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实文学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诗歌理论知识是提高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了解儿童诗的发展史,掌握儿童诗的内涵、特征、功能以及儿歌与儿童诗之间的区别等。其次,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儿童诗语言简洁、韵味十足且有丰富的画面感,能使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深刻体会意境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再次,还要激发自身的诗歌创作热情。
针对当下的优秀儿童诗歌资源缺乏的现象,语文教师可通过自身独特的优势,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审美需要,用心观察儿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自创优秀儿童诗歌,如此更能贴近儿童生活,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
(二)根据儿童及儿童诗的特征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儿童诗的特征来进行教学,根据儿童诗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方式,由此引发学生对学习儿童诗的兴趣。教师只有以儿童的眼光,站在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儿童诗,才能从阅读过程和课堂活动中感受到儿童诗的乐趣。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进行深入了解,以儿童的思维去解读儿童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赏析儿童诗中的审美意象,并能够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掌握儿童诗在语言、内容、意境这三个方面的文体特征,即儿童诗的语言优美,韵律感强;内容情感丰富,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意象生动。教师在解读儿童诗文本时,更要抓住儿童诗独有的特征,甄别文本的优劣,品鉴文章的主旨,带领学生赏析儿童诗独有的意境美。这样,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儿童诗的艺术美、语言美、内涵美所感染、打动,就会沉浸在儿童诗所表达出的艺术氛围中,含英咀华、挹芬揽翠。
(三)启迪学生思维,理解诗歌内容
儿童诗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太阳是大家的》《四季的脚步》等儿童诗歌的学习中,需要提出一些启迪学生思维的知识,太阳是大家的,太阳下山之后去了哪里,让学生结合一些生活常识进行思维拓展。四季的脚步学习中,向学生提问四季最具有代表性词汇有什么,通过学生自由的描述,更好地去理解四季风景的变换,感受自然的变化。
总结:
总而言之,儿童诗不仅仅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同时在小学生语文修养提升、审美情趣培养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对于儿童诗的重要价值进行全面把握,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儿童诗教学的研讨,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发挥好儿童诗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所提出的儿童诗教学策略,主要是自己教学经验的一些总结,这些建议虽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不过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并不能够照搬。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儿童诗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能够摒弃落后、僵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面不断创新,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顾玥.以童心为观照,让儿童诗教学充满童趣[J].语文课内外,2020(11):282.
[2]代利珍.核心素养下儿童诗教学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2):90-91.
[3]童爱玲.初探儿童诗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3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