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为举
汶上县南站中心小学(山东省 济宁市 272508)
【摘要】对于一座高楼来说,地基是否牢固决定了其能否屹立不倒。而对于学生来说,小学知识就是他们以后学习的基础。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固定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好好抓住这个时机,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便讨论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标,并对实际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策略探讨
【正文】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学生能否读懂题目意思、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内容的阅读等等。如果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偏差,便会导致回答“驴唇不对马嘴”。如果学生的阅读速度较低,在考试时会出现没有足够的时间作答的情况,对学生的成绩会有很大影响。而且较低的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初高中阶段的学习:随着文章篇幅的不断加长,学生阅读会感到越来越吃力,从而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分析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1.1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主要是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大多数都是理论知识,学生并不能对多姿多彩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跳出”日常的生活圈,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有趣的习俗,认识到原来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同时,阅读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些书籍中还存在着哲理,可以有助于学生思维上的提升。
1.2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个性和思想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所接触的事物会对其产生影响。通过阅读一些正能量的书籍,学生会被那些具有美好品格的主人公感染,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例如从毛泽东、鲁迅这些伟人的作品中,学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爱国情怀,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从小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1.3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而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有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愿意去主动的吸收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2.1创新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有效的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在正式上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将它融入到教学中去。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的利用新兴的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五年级上册的课文《牛郎与织女》时,为了使学生更加高效的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教师可以提前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牛郎织女的影视片段,通过在正式开始讲课前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对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设置悬念,不为学生展示故事的结局,这样可以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更专注的去阅读课文,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过于依赖教师,那很难获得显著的效果。在目前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教学时,也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完成知识的讲解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亲自挖掘课文中深刻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十分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可能不经意间的批评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其阅读的信心大大受挫,这是十分不利的。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例如,当讲到《草船借箭》 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个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小问题类似于“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然后将这几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结束后给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在教学中更加具有主体地位,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也就能更加认真的进行阅读学习。
2.3增加学生有关阅读方面的练习
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汉字学习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出现错误的汉字进行很多遍的书写,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对于该汉字的写法会记得更加清楚,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水也同样适用。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后,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寻找更多阅读素材,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多次的练习也可以帮助学生阅读速度变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内容的阅读并准确的提炼出所需信息。
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由于这是《西游记》中的一篇,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找几篇西游记中有趣的故事章节,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在大屏幕上,每篇文章都要规定时间,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再次进行阅读练习,保证学生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将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进行实践训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高效的阅读策略,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结束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传递正确的阅读技巧外,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教学策略进行改善。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进行阅读,真正感受到阅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来说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
[1]孙宇亮.试论整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63-164.
[2]朱建新.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思考[J].学周刊,2021(05):123-124.
[3]王迎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甘肃教育,2020(0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