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红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国轻纺城小学 312030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加以锻炼。故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小学低年级阶段阅读教学开展之初,有意识的培养其语文阅读能力,从小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不断阅读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能力;提高
前言: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课程改革也对语文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期借助阅读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与知识的熏陶。故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视为重中之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其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确保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一、图与文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思维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故而,小学低年级的教材通常在排版与设计之初,就以学生的爱好和特点配备了大量丰富、形象、生动且可爱的图片,同时其中多数的图片都包含精彩的故事内容,这就为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课文内容上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引导小学生先仔细看图,再根据图片去猜测想象课文的内容,再引导小学生阅读课文,以此训练小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这样将图与文相结合,不但避免了语文教师枯燥生硬的讲解,还能极大程度将小学生对于课文阅读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主动参与到高效的阅读与学习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的记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以《蜘蛛开店》一课为例,在学习本篇课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图与文相结合的方法,将小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充分激发。先将本课的图片呈现给小学生,使其认真仔细进行观察,通过图片猜测想象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路讲述图片中的故事,再让其他学生踊跃发言,进行补充。这样能让小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变的更加热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起来,此时教师再带领小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这样能使其可以对照图片理解课文内容,将图片上的信息转化成文字,从而顺利的理解与掌握课文的具体内容,加深记忆。这样通过图与文的结合,让小学生对课文阅读产生的浓厚兴趣,同时强化其语文表达能力,为小学生能够读懂课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进而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思与读结合,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往往在阅读课文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阅读过后仍不能理解课文内容。追溯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勤于动脑,积极思考,这就使其只是进行了表面阅读,而没有真正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样读书对于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全然没有帮助。
故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用多样且新颖的方法对小学生积极加以引导,使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思考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在了解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下,运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法,对其加以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阅读中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以《一封信》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课文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将思与读相结合,以培养其在阅读中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如:“露西在信中告诉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初步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意。再让小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想一想:“露西写了几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原因是什么?”这样小学生就会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入与仔细的阅读,并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对课文的内涵与思想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对其中的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这样通过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能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确保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三、演与读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却活泼好动,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同时表演又深受此阶段学生的喜爱。而通过表演能够锻炼小学生在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有极大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以往传统枯燥单一的说教模式,通过运用表演丰富语文课堂的阅读形式,将课文中的文字变化成形象的动态画面。这样能将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在表演中对课文中的人物及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其中内涵及情感的领悟,将语文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进而促使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能够不断提升,让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具有效性。
以《青蛙卖泥塘》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教授本篇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将课文中的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将小学生按角色人数分成几组,并让各组内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再表演出来。为了将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演绎出来,小学生之间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在后续的表演中,把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正确的演绎出来。同时在讨论中实现了互相学习的目的,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进而促进小学生对课文中包蕴藏的内涵与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这样通过表演形式开展教学,能将阅读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将演与读结合,以促进小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锻炼,进而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总结:
阅读既是较为枯燥的事情,也同时也是极为有趣的事情,这就要看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和引导。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出发,以多种阅读形式将枯燥的阅读变成极具趣味性的事情,让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发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志华.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21(5):23-24.
[2]张洁.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训方法[J].考试周刊,2021(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