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松龄小学 255120
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往往都是最终的学习成绩,对于学习时的技能的掌握会有所忽略。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教师自身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相关的美育的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利用网络学习科学知识,加强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前言:
美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学生要实现全面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以要在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美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学校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基本原则开展“美育”教育教学活动,将“美育”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一、转变美育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中增强师生互动
在小学的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占据主要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活动中,教育教学如果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美育教学效果就无法得到体现。因此,教师要先从思想上增强重视,不能只有理论的教育,实际的实践活动也要同步进行,也要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进行于都教学中美育工作的改革和理念的更新,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和美育教育互相融合的时效性。
例如:以学习“蝙蝠和雷达”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进行正确的课堂教学和书写;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飞机夜间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激发内心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并乐于观察、乐于探究;学生能够和同学交流有关仿生的相关资料,提高自己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理解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受字词的优美,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和同伴进行讨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可以进行深入的拓展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有一定美育理念的融入,学习的过程也能变得更有情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将美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落到实处。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美育融入课堂
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来说,课堂中很少涉及到美育知识的融入,但是现代教学就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美育的理念要深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将知识渗透进去,学生从心底就想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审美情操的好学生。如果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的教学效果会差强人意。
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化为主动,提高美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以学习“鸟的天堂”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能够和同学进行讲解交流。教师在进行这次课的教学时,先给学生一个问题:鸟类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鸟类的小视频,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的形象和具体,当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小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完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课堂教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当学生在一种充满美育知识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理解的学习时,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的迁移,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解的素养。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教学理解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对课文内容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对于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够有深入的体会,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才能加强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教学要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的课堂教学理解更上一个台阶。
三、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贯彻美育理念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路径有很多,如果在渗透的时候无法和传统文化进行联系,就会使得最终的渗透效果大打折扣。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小学美育工作能够和课堂教学理解不断进行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里面有很多和美育相关的内容,只要每位教师能够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都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知识。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时候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向学生展示一些我国美育的典范,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让学生在学习先贤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美育修养。并且学生在课堂教学经典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强化美育观念的理解。
例如:以学习“观潮”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体会浪潮的壮美和神秘;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本文中出现的描写潮水的语句进行积累,熟读并背诵课文中的部分语句;学生学习本课之后激发内心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更加的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师在进行本次课的教学之前,询问学生:潮来时是怎样的景象?待学生进行充分的描述合想象之后,可以在多媒体的手段下利用智慧教室给学生展示我国历史上对于观潮的历史名句中的描述,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定的激动的情感,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
小学阶段是属于成长的关键期之一,是道德体系和情感情操开始形成和初步进行发展的阶段,因此,小学阶段的美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完好的审美素养,就会缺乏一定的情感,在学习语文知识理解的过程中就不能和作者共情。在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下,学生在学习课堂教学理解的过程将美育的理念进行融合就会变得更加流畅和自然,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小学美育渗透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梁春秀.分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大科技,2019(31):43-44.
[2]潘桂丽.试论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散文百家,2020(2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