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把空竹融入到幼儿的户外活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吴凤雁
[导读] 抖空竹作为一项传统民俗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吴凤雁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柯灵幼教集团阳光园区   312000
摘要:
        抖空竹作为一项传统民俗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空竹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民间的欢迎,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运动。抖空竹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对其认识、了解的过程。抖空竹时需要双手握杆,依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种花样动作,因此可以锻炼上下肢关节,培养四肢协调性,促进身心健康。抖空竹不仅能提高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增强其意志力,同时也能相互切磋和探讨,共同进步,培养积极进取和竞争精神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国家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已将民俗体育项目列入体育课的选修内容,开展抖空竹运动一方面促进身心,另一方面可以传承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对低龄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好方式。
关键词:游戏   发展   成长
        在幼儿的成长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亲近阳光和空气,走近大自然:户外活动是以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学习抖空竹,既满足了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又增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空竹质地轻盈,容易操控,适合孩子们玩耍,符合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的风险把控,在幼儿阶段开展抖空竹活动,可以增加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当然在幼儿阶段开展任何户外活动都需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为了贴合孩童阶段尚未成熟的身心特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好间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尽量不做大幅度的抬抖动作教学,保证整个活动的合理安全开展。
        我们向老年空竹爱好者请教了许多关于空竹的基本技巧,结合网上的相关知识,练习到足以称为娴熟的地步为止,然后根据孩童特点购入适合小孩的塑料空竹,既轻便又美观,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些色彩斑斓的小玩具,迫不及待的想要把玩。
        接下来是正式开展空竹教学活动,我们首先给孩子们叮嘱了相关规则:必须站好队,朝一个方向把玩,这样有利于控制队形,避免抖空竹时发生不可控的碰撞现象,个别玩的时候要控制间距,动作幅度不能太大,玩好要将自己手中的空竹放回原处,杆子属于锐器,尽量避免让孩子们长时间持有,一旦孩子们调皮,会有意外发生。因此每次活动杆子都要有一名老师特地管理,全程关注。

抖空竹的动作要领即抖、捞、盘,“抖”分为上下抖动和横向抖动,“上下抖动”是右拉左送,要做到轻拉慢抖线不松,大臂带动小臂,手腕要灵活有力,要把空竹抖得平稳需要随时调整左右方向,尽量让两头高低差平衡;“横向抖动”则是抖的过程中空竹在身前左右移动,右手向右上方拉,左手跟随摆动,右手松线时左手向左下回来,此为一个动作周期。基本动作技巧的教学是基础,首先让孩子们熟悉空竹的基本特点,一般初学者把玩时总是不容易控制平衡,很容易导致空竹掉下,因此我们的教学步骤首先是让孩子们拿住操控杆子带动空竹贴着地面滚动,然后慢慢离开地面用绳交叉抖动空竹,再比较娴熟之后再让孩子们不交叉绳子抖动空竹。老师们在旁边进行示范工作,孩子们排好队伍津津有味地看着我们,我们一边示范一边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动作要领,让孩子们了解抖空竹是通过控制控制平衡和摩擦力进行的,必须有收放的反复动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练习,孩子们基本上可以进行脱离地面把玩了,玩的不亦乐乎。
        这项颇有趣味的户外活动教学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我们接下去会考虑安排开展更多的类似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全方面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闫文龙《抖空竹运动》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2
2.吕红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9
        
        
        
                                                  柯灵幼教集团阳光园区
                                                  吴凤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