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沈逸静
[导读] 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语言教学是综合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
        沈逸静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柯灵幼儿教育集团   312000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语言教学是综合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和他人产生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让幼儿在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然而,学前阶段由于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在理解他人说话个人表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围绕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语言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
        学前教育阶段判断一名幼儿是否获得了有效的学习体验,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一名幼儿是否具有成熟的语言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幼儿能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表达内容,是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进一步发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探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深刻把握幼儿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
        在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当思考幼儿独特的语言思维逻辑,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幼儿的语言表述和正常语言交流的差距相差甚远。比如幼儿在表达“吃饭”这个含义的时候,用的词语是“吃饭饭”,在表达“上厕所”这个含义的时候,用的词语是“拉臭臭”,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使用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合理的。这也是在提醒教师应当注意幼儿的这种独特表达体系,积极掌握幼儿的表达方式,在必要的时候,采用特殊的沟通方式与幼儿产生交流。
        例如:一般来说,幼儿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很难将教师的教导放在心上,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特殊的语言交流方式,用儿童趣味化的表达和幼儿沟通。比如一名小朋友在课外游戏的时候和其他同学产生了争执,心情不好,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个幼儿叫到一边,用儿童化的语言去安慰他:“漂亮的小朋友不能随便生气的呀,快点给老师笑一个好不好?”这样的语言交流策略对于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听懂教师的表达内容,培养语言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幼儿口语表达内容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幼儿虽然比较喜欢自我表达,但是表达的内容是非常含糊的,思维逻辑也不够清晰,用词也非常简单。比如幼儿在午餐时间吃了非常好吃的红烧肉,在描述自己的心情时,只知道用“开心”这种不太准确,也不具文学性的表达方法表述。这种背景下培养起来的语言能力,并不能够被称之为优质的语言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下,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帮助幼儿掌握更多语言表达内容。


        例如: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先给幼儿提出一个主题,比如本节课的讨论主题是“美食”,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现各种各样的美术图片先用图片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美食看起来是不是非常诱人啊?刚刚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在看见这些美食的时候,眼睛都发直了,马上就要流口水了,接下来老师想请各位聪明的小朋友谈一谈,自己看到这些美食的瞬间,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呢?”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幼儿可能会不加思考就回答“好吃”、“美味”、“流口水”等词语,当幼儿给出自己的初步简单答案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一位幼儿展现一些更加高阶的词汇,并且引导幼儿思考。经过这样的教学,幼儿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形容美食的词语,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下一次幼儿再描述美食的时候就可以用“饕餮盛宴”等更加高级的词汇来形容,有利于综合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三、积极建立一对一口语练习教学机制
        学前阶段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要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产生有效的交流,但是考虑到幼儿园的大环境中,所有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基本都在同一水平,鼓励幼儿之间产生互动并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建立一对一口语练习的教学机制,定期定时和幼儿进行亲切友好的语言交流,用成熟且充满艺术气息的语言来丰富幼儿的语句储备,综合培养语言思维能力。
        例如: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周五的下午设置为一对一口语练习课,教师和每名幼儿都进行20分钟左右的星期总结对话,在对话中,教师主要围绕幼儿这一个星期来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且询问幼儿“自己认为在这一个星期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进步?”对话开始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先行表达,谈一谈自己在过去一个星期学到的东西,交到的好朋友,玩过的有趣的游戏等等。幼儿说完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亮点,引导进行深度的对话,比如幼儿提到在过去一个星期中自己玩了一个名叫“大风吹”的游戏,觉得很好玩,教师就可以让幼儿描述一下大风吹是一个怎样的游戏?在组织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参加?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怎样的快乐?并且举例说明这个游戏到底有多好玩。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幼儿就可以由浅入深的表达自己对“大风吹”这个游戏的看法,并且为教师详细描述这个游戏的细节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交流过程是比较难得的,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也能够锻炼其充满逻辑的语言思维。
        长期坚持,幼儿会慢慢发觉,再向他人介绍一样事物的时候,要让别人听懂,就要保证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先介绍最简单的内容,然后逐步深入介绍复杂的内容。而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口语评价的时候,也应当注意积极运用具有艺术性的语言来评价幼儿在一对一口语练习中的表现,比如幼儿这一次的表述逻辑非常缜密,思路非常清晰,这些用语对于学前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幼儿会慢慢理解教师所说的含义,无形之中也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总结:
        人类具有的语言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因为经过合理的沟通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了幼儿时期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论述,本文重点分析了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以期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意义及策略[J].甘肃教育,2020(11):99.
[2]赵紫妍.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J].新一代,2021,25(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