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马丽
[导读]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部分,也是幼儿人生起步的初级阶段
        马丽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第六幼儿园   5503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部分,也是幼儿人生起步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他们接受的教育,将会为他们更好地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人生的初步教育阶段,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养幼儿的重要责任。因为幼儿处在懵懂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行为习惯非常多,有些行为习惯在家中已经养成了,那么在幼儿园里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帮助其改正不良习惯或者是保持良好习惯,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本文主要分析探索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教育;策略分析
引言
        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学前教育工作需要及时的变革升级,要将家园共育作为整个未来改革创新工作的基础,有效的将学前教育变革等渗透到家园共育教学中,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坚持合作、平等、尊重的准则,有效的引导家长深入到家园教育中,让家长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科学的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正确的引导家长开展教育。
一、家园共育中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够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当人们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彼此,增强信任,从而构建某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当幼儿被送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幼儿园就和家庭建立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紧密。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切的师生关系,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互相配合,共同担负起培养幼儿的重任。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协调好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能够从理论层次上陈述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家长才能放心把孩子交给教师,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有了专业知识的指导,就能够帮助孩子或者家长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家长心中的疑问,让家长明白幼儿园教育的道理。家园共育就是为了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只要把握住这个宗旨,和家长积极配合,就能够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二、家园共育中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
        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从牙牙学语到跟人交流对话,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刻下了父母的烙印。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之无愧。但是,有的家长缺乏教育的理念,不能够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总是以自己的行为方式要求孩子,这样就会形成有什么样的父母,必定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行为习惯方面有诸多的缺陷,那么孩子入了幼儿园,就会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如果让家长知道幼儿园的教育内容,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的不足之处,就会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师一起共同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家园共育教学中,转变家长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幼儿园就要邀请家长到学校,以讲座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教育理念。通过讲座,家长理解了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教育幼儿的原因,而不是家长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从根本上更正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变家长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在讲座现场,家长可以和教师互动,解答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家长出谋划策,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三、及时的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沟通模式,强化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感
        信任也是进一步开展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如果幼儿的家长不能信任幼儿园、对老师缺乏足够的信任,最终也会导致教学缺乏有效的配合。那么,如何才能够加深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来看,及时的和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沟通交流的方式也较为丰富多样,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可以采取家访等进行沟通交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老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如微信、QQ、电话等及时的和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全面及时的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状况,而且家长也可以实现和老师的双向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学校中的表现,便利了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的优化后续的教育等。落实到后续的教学中来看,老师可以在开学第一周,及时的和每个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相互加上微信,了解每位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及时的做好档案的构建。在第二周,老师可以及时的创设班级群等,便于后续的及时沟通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组织家长开展讨论会,让家长说一说自己孩子的变化,以及对校园教育的意见等。老师可以针对在校园中表现不好的幼儿,定期的和这些幼儿的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是否遭遇了什么问题,老师和家长及时的交流,讨论最终的解决方案,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可以将一些隐患问题扼制于初期,避免后期过度发展成为严重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改革大背景和环境之下,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幼儿的家长参与到幼儿教学中,多向家长普及一些基础有效的育儿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这也是当前家园共育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邢小清.对幼儿园保育管理模式的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2)
[2]李怡蓉.优化家园互动促进家园共育[J].教育革新,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