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飞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362601
摘要:随着新课改逐步推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师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初中化学这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时,教师尤其要注意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科学态度。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教学探索,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培养
前言:
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要停留在基础认知层面,让学生大概了解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初步具备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之后再进行更高阶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重点从实验素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初中化学知识。
一、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实验素养
中间段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化学知识,基本难度都不高,学生只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就能够完成,绝大多数化学题目的作答。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有很多化学教师并不注重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师针对这种教学现状进行改进,在每一节化学实验教学中,都融入了真实的实验场景,让学生摆脱过去“纸上谈兵”的课堂学习方式,用更有利于吸收化学知识的方法完成试验学习。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这一节实验的时候,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就是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简单为学生讲解一下基础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从文本角度去分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并且把实验过程全都背下来。进行做题达到熟能生巧的掌握程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采取的是真实的实验教学法,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制取二氧化碳的每一个步骤,全面完善实验课的教学。在学生操作实验仪器的时候,教师会发现,由于学生之前没有太多的实验操作经历,初次接触化学实验的时候,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理这些内容。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让学生具备严谨的实验意识,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并且将最大的操作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合作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更好的掌握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更多有关于化学实验的细节性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素养,而且综合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逻辑思维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数化学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很多传统型的教师往往开展的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完全不给学生留出任何自我发挥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利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也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
考虑到新课改的背景,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分析教材中的一些化学知识。从本质上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化学知识时,教师尤其需要注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培养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初中化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但是很多学生不理解化学元素符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也不太理解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是什么含义。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如果依然坚持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有可能让学生彻底陷入迷糊的状态,严重耽误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逻辑思维。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只需要在教师内部来回走动,学生遇到问题举手询问教师即可,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基本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重点讲述生活化学,培养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学习化学,最终的目的还是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化学知识的时候认为教材中涉及到的各种稀有金属或者稀有气体并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因此根本不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都认为化学学科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严重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在课堂讲解化学知识的时候,重点讲述生活化的化学内容,让学生从最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就树立起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严谨科学态度。
例如:教学“金属的性质与利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除了教学铁铜这一类,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之外,课堂上还涉及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学生听都没听过的金属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很容易忽略将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注意尽可能将每一种化学金属元素都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教学铁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时,教师可以多多举例,让学生感受铁元素的各种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在教学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化学金属元素时,教师也可以从生活化工业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中是否有出现这种化学元素?应用的过程中重点利用了这种化学元素的哪一种化学性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基本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确化学就是产生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的一门科学学科,综合培养核心素养。
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除教授化学知识外,也须提升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实验素养、逻辑思维素养、科学态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根据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注意结合这些方法,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个人的教学策略,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耿妍.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语文课内外,2021(7):281.
[2]张新胜.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速读(下旬),2020(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