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刘兰芳
[导读] 一些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习过程中感觉无从下手
        刘兰芳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365100
        摘要:一些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习过程中感觉无从下手,不能很好的自学知识或是解题。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改善现有学生学习状态,传授学习独立学习方法,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创建思维环境,使学生养成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本文主要立足高中数学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意识展开研究,皆为培养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前言:
        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作为教学指导者,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缓解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压力,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的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与启发,达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一、小组合作,自主意识培养
        高中数学学科具有知识量大的特点,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产生紧张心理。为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建学生自主学习体系,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数学学习意识。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应在学生分组时基于科学合理的分组原则,均衡分配组员,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应有学习能力中等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分组,实现“优带差”积极学习局面,形成统一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良好学习状态,达成对整体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目的。
        如,在《三角函数》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针对“三角函数是基本类型的、重要的函数,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具有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通过三角函数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建立一般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有效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探索三角函数间的一些恒等关系,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变化现象,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广泛应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主探究图像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恒等关系后,可以为中等和稍差学生进行讲解,实现小组共同进步,并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中,锻造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合作凝聚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有效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二、游戏情境,创建思维环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针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调起学生数学探究欲望,进而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学思维环境,使学生在其乐融融中进行数学学习,达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准备阶段,通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游戏融入,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其乐融融参与数学教学,理解数学问题,构建数学学科知识体系,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以高中学生喜欢的游戏闯关活动,自主进行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集合的概念、基本运算关系和运算、集合用语刻画事物的方法,写在卡片上,学生以自己的座位为游戏的基地,向自己的前后左右进行卡片传递,传递结束后,应保证自己的手中还有一张卡片,这时翻开卡片,迅速地与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比对,在比对的过程中找到集合概念、运算或用语的正确答案,学生通过这样的游戏模式,了解教学内容知识点,并在这一关的知识比对结束后,快速进行下一关的闯关。学生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模式教学活动参与中,兴趣盎然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有效在教师构建的思维环境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数学学习变得丰富而有趣,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展的需求。
三、提问模式,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阶段中学生出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以及成长需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提问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锻造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问题的设置,提出的问题应既符合学生逻辑发展需要,还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既不能太过于高难,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而放弃,也不应太过于简单,使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如,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时,教师应用提问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应是以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函数的教学基础内容为主,从浅入深环环相扣“哪位同学帮我们回顾一下初中学习了函数的哪些知识?”、“大家知道如何运用集合以及相对应的集合用语进行函数概念的刻画么?”、“通过这样的分析,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函数的性质呢?”、“经过分析理解,你知道通过幂函数的学习感受如何研究一个函数了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了解函数内容、解题思路、以及方法的基础上,你了解了函数的思想方法和广发应用了么?”。学生在这样问题引导下,以及教学教材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探究过程中的资料查找、交流讨论,自主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继而学习到生活中运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以及发现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学生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提问教学模式,按照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定的思考路径,进行有效的思考,不仅拓宽学生数学内容的知识面,还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思考视域,使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提升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自主思维能力,并将自己的思维能力锻造成新的高度。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还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思维能力引入到新的阶段,提高些生综合数学素养,以此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
总结:
        总之,实践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体现学生主导作用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指导者,应充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解决高中数学学习难题,培养学生数学主动思考以及探究能力,以此达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吴玫.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3):34.
[2]伍海涛.浅谈高中数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163-1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