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玲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二小 650051
摘要: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要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科学设计游戏并合理融入课堂教学,才会使学生通过参与游戏,高效掌握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未成熟,自控力也较差,容易分散注意力,并且天性贪玩,容易被外界感兴事物吸引。而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游戏化教学,正贴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可以使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数学知识,并且会灵活运用,有效提高学生效率。同时,还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喜欢学习数学。
一、科学设计合理导入游戏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科学设计游戏,并选择合理的时间导入游戏,不仅可以有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吸收新知识,打好数学基础,使游戏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反应能力、灵敏性的提高,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热情。
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授完学生理论知识后,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加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图片制作成课件,来辅助授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可以这样来提问:“同学们,小红有一个文具盒,小玉有两个文具盒,那小玉的文具盒数比小红多几个呢?”。学生会说“多一个”,之后教师再说:“也可以说成是小玉的文具盒数量是小红的一倍,因为小玉的文具盒中包含两个 ‘一’对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倍”的概念有初步的印象。之后,教师再导入另一个例子:“空中有四只蝴蝶,两只蜻蜓,那么蝴蝶是蜻蜓的几倍呢?”。这样就会使学生深刻领会“倍”的含义。接着,教师再问“2的倍数有哪些呢?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教师……”。当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巩固后,教师此时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导入这样一个游戏:“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拍手游戏。同学们按顺序报数,每逢2或2的倍数,对应的同学就要用拍手来代替,假如没有拍手,就要为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灵活、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
二、结合学生兴趣设计游戏
合理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还可以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和诱惑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游戏,才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真正吸引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都有清楚认知后,来导入模拟商场购物的游戏,使学生学有所用,从而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准备一些一角、一元、十元和五十元、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再开始教学。
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拿出人民币让学生看,并对学生说:“同学们,这是什么呢?”。学生看到就会立刻回答教师:“是人民币”。之后,教师再说:“是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是如何来兑换的。”。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先“一角”开始讲起,当学生清楚具体的人民币知识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喜欢模仿的天性来导入购物游戏,帮助学生更加扎实和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先将游戏的玩法向学生讲明:“同学们,我们现在来玩一个购物游戏,由一名同学来扮演收银员,五名同学来扮演顾客。‘收银员’和‘顾客’手中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当‘顾客’购买完物品后,收银员要核对所收取的人民币金额是否正确,‘顾客’要核对‘收银员’收取或找回零钱数目是否正确。同学们清楚了吗?”。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设置模拟的场景,并把一些学习用品当作商品,在‘商场’中售卖。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兴致高涨参与到游戏中,并通过真实的场景演练,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也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高,进而对数学充满兴趣。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好胜心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于高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好胜心角度出发,来设计游戏。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多媒体设备来共同完成。教师可以在教授完新知识后,将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抢答。既可以使学生追逐着思考相关的数学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还可以使学生以更高效率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对《100以内加法(二)》授课时,教师若直接在讲授完计算方法后,让学生直接作练习题,以这种方式强化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就会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进而不乐于去练习。而教师在教授完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进行抢答,并给获胜者物质奖励,就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并提高学习效率。这需要教师提前将100以内的加法题制作成不同的幻灯片,再开始教学。授课前,教师可以先通过比较简单的加法题来帮助学生复习,并引入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这样来出题:“某商店中,有21枚鸭蛋、15枚鸡蛋,问一共有多少枚呢?”。接着,教师再提醒学生“要用十进位的知识”,就可以使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清楚计算出数量。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游戏:“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每张幻灯片上面都有1道计算题,哪名同学可以快速计算出答案,并抢答成功,就可以得1分,游戏结束后,得分最多的即为获胜,还可以得到一个可爱的玩偶,你们喜欢吗?”。
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积极、专心投入到游戏中,从而更加高效掌握计算知识,为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掌握好导入游戏的时机,以及游戏的内容,要将游戏与数学知识充分融合在一起。并且,要丰富游戏的种类,设计更多类型的游戏,才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在游戏的作用下,充分集中到课堂上,进而使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廖里香.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J].人生与伴侣,2021(2):53.
[2]赵汝沛,盛振利.小学数学课堂游戏的科学开展策略[J].家教世界·V家长,2021(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