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雷
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农场学校 164021
摘要: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不再感觉数学知识枯燥,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应用微课展开教学,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进一步钻研数学知识。并且,合理运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也会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运用策略
前言: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复杂,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应用微课,将数学知识的系统进行归纳和提炼,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加扎实和系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知识点,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一、创建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中数学知识中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也会提高许多,众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会产生枯燥感,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会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情境导入环节中,引入微课,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不再乏味,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有效被激发。
比如,在对《投影》一课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闻名世界的日晷显示时刻影像制作成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开始,来导入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如,皮影戏、阳光照耀下事物的影像等。然后,再让学生积极分享生活经验,讲一讲他们所了解的由于阳光照射,产生的影像。之后,再引入投影的概念。此时,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数学知识中,教师就可以创建教学情境,边为学生播放微课,边讲述情境内容:“古代并没有钟表,但古人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利用太阳来的照射来判断时刻。比如视频中播放的这个类似石盘的物体——日晷,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宫中,而且闻名世界。由‘晷面’、‘晷针’两部分组成,原理就是依靠太阳光照射在‘晷针’上产生的投影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早晚。”。这样就会为数学课增添许多有趣的色彩,有效改变数学知识的枯燥感,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此时,教师再对投影知识进行具体剖析,就会使学生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并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与太阳光线、投影面等有关的知识,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教师巧妙应用微课来创建情境,不仅可以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不再低迷,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体验到快乐,进而增加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了,才会推动他们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注重灵活来运用微课,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二、高效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而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砥柱和根基。初中数学更侧重于实用性。所以,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都有所联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巧妙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将以往的数学知识点与数学新知识有效链接,制作成微课,用于课前预习阶段。在未导入正式的数学知识前,让学生先加以熟悉,起到高效预习的效果。
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比如,在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将乘方的运算、正负号变化原理、及运算顺序的知识制作成5至10分钟左右的微课,并利用数学题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和巩固。如,对乘方和正负号知识,教师可以设置成:“-3的3次方,表示为(-3)3=-33=-9;(-3)2=32=9”;对于乘除正负号的问题,可以通过(-5)(-5)=(55)=25,而(+2)(-6)=-(26)=-12(除法法则相同)。混合运算法则不变。”。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后,教师再导入混合运算题,如:“(-)+;(-4)-(-5)+(-4)”,学生运算的思路就会十分清晰,速度和准确率也会明显提高。之后,教师再对具体的运算展开详细的讲解,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评判和指导,就会使学生扎实掌握这部分计算知识,并有效加深学习印象,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高效的预习,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初中数学知识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和复杂,知识体系也比较庞大,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必然会形成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独立整理和总结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有不足,归纳出的知识点难免会出现不透彻或错误的现象。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简明扼要的汇集到一起,使学生更快捷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并形成正确的学习和思考思路,进而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在对《圆的面积》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圆的半径知识、直径知识及表示方法、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再导入计算题:“一个圆形中包含内圆和外圆两个圆形,内圆的半径是15厘米,外圆的半径是20厘米。问这个圆的整体面积是多少?它的周长是多少?”。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对圆的半径、直径知识有清晰的掌握,并且明确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去分组讨论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当学生有初步的见解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微课。并且,在学生观看后,让一些学生到讲台前来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就会使学生在微课的启发和引导下,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并突破难点,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的精髓归纳到微课中,既可以使教学重点和难点更加突出,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来掌握和学习。而且,还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有效降低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自然也就会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并有效促进数学成绩提高。
总结: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过程中,科学应用微课,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预习和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加系统和扎实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更好学习数学新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治国.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师,2021(6):51-52.
[2]钱琦.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