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富顺县共和九年制学校 四川 自贡 643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提出后,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要让小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首先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将小学生当做课堂中的主体,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数学教学对小学生的应用能录和实践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段的限制,且小学生天性爱玩,面对数学这种枯燥的学科,学习起来就会很吃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持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师也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增加与小学生的有效互动,让小学生改变对教师的看法,促进师生关系,还要结合信息技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化,这样才能让小学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对教学创新提出的要求
1.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判断教学质量是否有效就会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所以,提升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成了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在制定时没有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虑在内,就很难保证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这种教学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同时还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和教师的心理预期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有针对性,通过对班级中小学生的实际能力设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能够按进度进行。
2.培养的方向要直观
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更是要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教师还要通过帮小学生组建基础知识体系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在课堂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发言权,学生只能听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小学生对公式或者教学结论死记硬背,这就会直接限制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很多小学生对教师越来越依赖。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的重要性,可以由于教学思想太过于落后,很难进行自我改革。有一部分教师已经在积极改革,但由于学生已经适应了“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要求其自主学习时就会手足无措。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小学生的培养方向直观化,让学生脱离传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制定完成的学习计划。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落实倒时差,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共同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实施策略
1.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教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和教学相结合,由于小学生对生活比较数学,这样就能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在让小学生认识数学对生活重要性的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教学中,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让小学生始终可以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有效的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搜集生活中与克和千克有关系的物品图片,如:一袋大米10千克、一包饼干300克、一包薯条135克、一袋苹果1000克等,教师可以将这些搜集到的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小学生能够加深对克与千克的认识,这对小学生以后学习两者之间的转化奠定了基础。这些实例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能有效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物品对生活中的其他物品进行估算,猜重量。在小学生对这种重量转化产生极大兴趣的同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教学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1]
2.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共同成长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随着教学的改革,教学方法也在推陈出新,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导入合作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既能帮助小学生巩固只指点,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在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讲解时,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最适用的。例如:教师可以问小学生一本书,原本上面有四个角,小组被人盖住了三个角,那还剩下了几个角呢?这种问题虽然看似很简单,但小学生年龄小,就需要时间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小组,让小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一名小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要仔细观察小学生的讨论过程。对其中表现较好的小学生要及时提出表扬,这样能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
3.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差异,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很平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正视这种现象。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是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这样班级中不同阶层的小学生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开展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根据班级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将能力相似的小学生安排到同一个小组。由于小组中的小学生能力相似,教师就可以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小组中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共同的提升。
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学会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中华,羊琴.小学数学教学前端“三辨”—基于促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2):63-66.
[2] 王书梅.创新教学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9(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