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家校合作的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金贤能
[导读] 随着教育体系、小学模式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金贤能
        浙江省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小学模式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都得到学习和能力锻炼与提升已成为大势所趋。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科技和多媒体使得家校合作成为有效的培养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能够让学生更具有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展开家校联合培养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选用。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前言:
        家校合作是指教师在校园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的三位一体,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特点,也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小学数学而言,借助信息科技展开良好的家校合作教学,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合作方案
        (一)内容应当贴近生活
        要想顺利展开家校联合培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正确合理地设计合作方案。在设计家校合作方案时,教师需要格外注意,选择的内容应当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展开数学教学的重要依据是课本。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章节编排、例题示范等展开教学,有一定纲领引导;然而家长在生活中对学生展开培养和教育没有课本,其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师布置的合作方案和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合作培养内容时,要考虑到家长配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编排。
        小学数学内容相对贴近生活实际,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中能够与生活实践产生紧密联合的点,让家长在生活中利用现有条件或简单地创设条件,陪伴学生一起实践;教师切不可设置过于理论和复杂的内容,让家长没有可行性,阻碍家校顺利合作。例如,在学习“测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家长与学生一起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测量,让家长绘制一张表格,列出所测量的物体的具体信息,分别记录下家长和学生的测量结果。
        (二)难度应当适当调整
        教师需要明确,每一个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所能够完成的家校合作内容的难度也会产生差别;此外,不同家庭的实际状况也不同,有些家长可能在外务工、陪伴学生的时间较少,存在一定家校合作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合理分配每一部分知识点的家校合作内容的难度,让家长能够相对顺利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例如,学习“可能性”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索围绕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让家长准备一些事件,与学生展开问答,以这种方式巩固知识点。

考虑到不同家庭的状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三至五份问答事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家长选用,为家长提供便利。
        二、家校共同引导,形成良好习惯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让现代教育的目的从教会学生学习转移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上。教师在学校的主战场是课堂,主要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家长与学生之间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家长是最能够督促学生的角色。因此,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家长能够在参与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在与学生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督促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一、完成练习册作业;二、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分别寻找并记录生活中的五种轴对称和平移图形。对于第一项作业,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对于第二项作业则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陪伴,家长要与学生一起发现、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和平移形成的图形。有的家庭贴了窗花和中国结,满足轴对称图形的要求,有的家庭的地砖或瓷砖图案是由平移得到的,也能够被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作为引导学生发现的角色,在学生陷入瓶颈时给予学生一丝灵感,让学生能够茅塞顿开,抓住知识点的核心,顺利地完成这一部分作业。
        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定期收集、整理最近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归纳错误原因;家长则可以督促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后,整理、收集前一天作业中的错题,记录出错的原因,以一周时间为周期,每周末进行复看。
        三、合理利用科技,加强家校交流
        家校合作离不开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密切、友好的交流,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沟通与反馈。传统的家校交流主要通过家长会交流展开,在家长会中,教师提出最近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单独提出优异和较差的学生情况作为事例展开分析,没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解,家长一定程度上无法取得透彻、良好的了解;只有当学生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时,教师才会与家长一对一沟通。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逐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聊等方式逐渐凸现出良好的家校交流效果。教师可以与家长利用微信进行及时地沟通,交谈学生最近的课堂表现、成绩变化、家庭学习情况等;当涉及到知识点内容时,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流互助板块提问,其它家长和学生可以帮忙解答,教师也可以方便地引用教学平台中的课件、资料等对知识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及时消除困惑。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搭建沟通的桥梁,以便利、快捷、友好的交流方式助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贡献。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积极展开家校联合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交流能力、合作意识等有极大帮助,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当合理分配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习知识,在家庭生活中通过家长的监督和陪伴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思考的习惯,使个人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温肖洪.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家校合作构建研究[J].读与写,2020,17(9):196.
[2]成北海.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12):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