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玲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复圣中学 271400
摘要:在当下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就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来看,多数教师仍未完全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影响,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全新的方法,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助力其高效学习,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扎实,进而促进高中生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前言: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极为重要。由于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极为复杂抽象,逻辑性很强,致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无法融入课堂进行高效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应采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参与到学习与思考中,进而促进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全面提升,确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于运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的数学相较于初中难度更大,理论知识更加复杂难懂,且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这就导致高中生对学习数学非常抵触,觉得数学很难。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堂教学往往过于陈旧单一,单向授教让高中生没有学习兴趣,无法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知识理解掌握的不扎实,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开展教学。不但能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的呈现出来,转化的更易理解,充分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活跃性同时,还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例如,《立体几何初步》学习中,其中包含的内容较多且极为复杂抽象,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等,要想完全理解与掌握难度非常大。若是只单纯依靠数学教师机械的讲解,高中生往往难以理解其意,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因此,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上的内容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出来,并加以简化,让高中生更易理解,以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用多媒体展示给高中生,并让他们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主要结构特征;还可以将一些生活中自然现象形成的立体图形直观图展示给高中生;或将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和与体积运用电子课件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其能主动融入到高效学习中,还能将复杂抽象的几何知识变的更简单且易于理解,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进而促进高中生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创设适当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多数高中生对学习数学抱有消极的情绪,致使学习中未能有所突破。
而数学教师对此并未加以重视,课堂教学依旧以讲解灌输为主,高中生对于数学知识就会理解的较为笼统,难以完全掌握,学习质量自然无法提高,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止步不前。故而,数学教师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融合如生活、问题、游戏等元素创设情境,让课堂更具趣味性。不但能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进行高效学习与独立思考,起到培养学生思维的作用,还能让数学知识更易于理解,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三角函数的应用》学习中,教师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提出高效问题创设情境,如: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是在日出时随太阳升起,在日落时降旗,请根据年鉴或其他参考资料,统计过去一年当中不同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间。问题是某同学准备在五一长假时去看升旗,他应该几点到达天安门广场?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引发高中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推动其自主进行学习与独立思考,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还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让知识更易理解,以缓解学习压力,进而促进高中生学习质量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数学各项能力,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作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数学学科真正的教学宗旨。但就目前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现状而言,多数教师依旧注重于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往往忽略了实践应用,这就让高中生受到一定的局限与束缚,课堂上面对的只有听讲与练习。因此,对于枯燥的知识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参与度普遍不高。而数学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策略,课堂上应尽可能开展实践活动,鼓励高中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更多问题,以培养其思维与应用能力,让高中生能做到灵活熟练的应用课堂所学,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进而促进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构建高质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例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学习中,教师传授高中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展教学实践。如:居民小区要建一座八边形的休闲场所,主体平面图是由两个相同的矩形构成,面积为200m2,并计划在正中间建一座花坛,造价为4200元/m2,在其他地方铺花岗岩,造价为210元/m2,设总造价为S,矩形宽度为X,那么当X为何值时,S最小,求最小值。教师可以给出部分图形作为参考,要求高中生根据已知条件动手进行实践,标出休闲场所各个点,同时求最小值。这样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但能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主进行深入探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高效学习与独立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综合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总结:
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大难题,复杂抽象的知识致使其没有学习动力。故而,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情境,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将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其能自主融入到课堂高效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2021,18(7):160.
[2]屠艳玲.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4):126,128.